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093篇 |
免费 | 5353篇 |
国内免费 | 40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21篇 |
儿科学 | 818篇 |
妇产科学 | 1067篇 |
基础医学 | 7761篇 |
口腔科学 | 983篇 |
临床医学 | 7838篇 |
内科学 | 9556篇 |
皮肤病学 | 701篇 |
神经病学 | 3623篇 |
特种医学 | 235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6186篇 |
综合类 | 8145篇 |
现状与发展 | 19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4088篇 |
眼科学 | 1685篇 |
药学 | 6379篇 |
63篇 | |
中国医学 | 3070篇 |
肿瘤学 | 55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0篇 |
2023年 | 947篇 |
2022年 | 2374篇 |
2021年 | 3115篇 |
2020年 | 2305篇 |
2019年 | 2146篇 |
2018年 | 2243篇 |
2017年 | 1886篇 |
2016年 | 1889篇 |
2015年 | 2695篇 |
2014年 | 3330篇 |
2013年 | 2829篇 |
2012年 | 4442篇 |
2011年 | 4896篇 |
2010年 | 2967篇 |
2009年 | 2258篇 |
2008年 | 3120篇 |
2007年 | 3156篇 |
2006年 | 3153篇 |
2005年 | 3129篇 |
2004年 | 2134篇 |
2003年 | 2065篇 |
2002年 | 1782篇 |
2001年 | 1251篇 |
2000年 | 1318篇 |
1999年 | 1412篇 |
1998年 | 952篇 |
1997年 | 900篇 |
1996年 | 689篇 |
1995年 | 629篇 |
1994年 | 523篇 |
1993年 | 340篇 |
1992年 | 418篇 |
1991年 | 373篇 |
1990年 | 334篇 |
1989年 | 294篇 |
1988年 | 299篇 |
1987年 | 244篇 |
1986年 | 239篇 |
1985年 | 187篇 |
1984年 | 133篇 |
1983年 | 99篇 |
1982年 | 57篇 |
1981年 | 57篇 |
1980年 | 48篇 |
1979年 | 98篇 |
1978年 | 46篇 |
1977年 | 32篇 |
1975年 | 44篇 |
1974年 | 5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探索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点。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招募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住院部11~18岁的66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及75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的患者(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组),通过张贴广告至社会及学校招募70名健康儿童青少年(健康对照组)。采用贝克抑郁量表对病例组进行抑郁严重程度评分;使用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3组对象的家庭一般情况及家庭功能的七个维度进行调查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与抑郁症不伴自杀未遂组贝克抑郁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00(28.00,42.00)比34.0(27.00,41.00),Z=1.310,P=0.190]。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伴自杀未遂组情感反应因子[18.00(15.00,19.50)分比15.00(13.00,17.00),Z=-4.741,P<0.01]、沟通因子[25.00(22.50,28.00)分比21.00(19.00,23.00)分,Z=-5.310,P<0.01]、角色因子[31.00(28.00,34.00)分28.00(26.00,30.00)分,Z=-4.434,P<0.01]、情感介入因子[16.00(14.00,19.00)分比13.00(12.00,15.00)分,Z=-4.426,P<0.01]、行为控制因子[22.00(20.00,23.00)分比20.00(18.00,22.00)分,Z=-3.451,P=0.002]、问题解决因子[15.00(12.00,17.00)分比13.00(12.00,14.50)分,Z=-3.404,P=0.002]、总体功能[32.00(27.00,35.00)分比25.00(23.00,28.00),Z=-5.337,P<0.001]。情感反应评分高(OR=1.150,95%CI:1.036~1.278,P=0.009)、家庭不和睦(OR=5.912,95%CI:2.319~15.090,P<0.01)、健康状况很差(OR=6.360,95%CI:1.964~20.594,P=0.002)、母亲本科及以上学历(OR=5.392,95%CI:1.539~18.900,P=0.008)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结论抑郁伴自杀未遂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较差,且家庭功能差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出现自杀未遂行为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62.
环状 RNA(circ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闭合环状非编码 RNA,可作为微小RNA 吸附海绵、RNA 结合蛋白、转录调控因子等多种形式调控靶基因表达,在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衰老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ircRNA 在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高丰度表达,并通过多种机制广泛参与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进程。最新研究表明,circRNA 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衰老相关疾病中扮演关键角色。现就 circRNA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探索了解北京市怀柔区社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登记在\"北京市怀柔区精神卫生管理系统\"的社区免费服药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00例进行Morisky自我报告服药依从性问卷(MAQ-8)调查,依据调查情况分为依从性差(MAQ-8得分<6分)组与依从性好(MAQ-8得分6~8分)组.收集所有对象的一般特征(性别、年龄、工作情况、居住环境、婚姻状态、居住方式、躯体疾病、家族史、药敏史、疾病类型、家庭收入、受教育年限、住院次数等)以及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采用访谈法对1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个案访谈,通过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服药依从性的9个主题;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依从性差组与依从性好组患者一般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共筛查600例,采集有效信息435例,其中325例(74.7%)服药依从性好,110例(25.3%)服药依从性差;未按医嘱服药的原因中,选择率最高者为忘记服用(60.0%,66/110),其次为无监护人管理督促(43.6%,48/110)和自知力缺乏(35.5%,39/1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在平原区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劣于山区的患者(OR=2.41,95%CI:1.14~5.10,P<0.05);家庭月收入<3000元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家庭月收入≥5000元的患者(OR=0.36,95%CI:0.19~0.70,P<0.01);受教育程度低是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OR=13.81,95%CI:2.82~67.7,P<0.01).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的居家免费服药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居住环境、家庭月收入、受教育年限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按医嘱服药的原因主要为各种原因忘记服用,其次为无监护人管理督促而未服药和自知力缺乏. 相似文献
964.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已成为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线治疗,其异位栓塞等并发症也多次被报道。本篇报道了1例胃底静脉曲张急诊出血病例,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后出现罕见的脑动脉空气栓塞。 相似文献
965.
目的分析高原环境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且结果无异常的45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根据患者居住地区海拔高度,分为对照组(海拔>1 500~<2 500 m,120例)、高海拔组(海拔2 500~<3 500 m,170例)、超高海拔组(海拔3 500~<5 500 m,160例),分析进镜时间、退镜时间、结肠清洁率、盲肠达镜率、镜检过程中腹痛腹胀症状等指标与海拔的关系。结果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平均进镜时间为9.23 min、17.69 min和24.51 min,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8.20 min,超高海拔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15.11 min(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平均退镜时间为7.17 min、7.28 min和7.93 min,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高海拔组相比对照组延长了0.76 min(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的肠道清洁优良率分别为41.7%(50/120)、17.6%(30/170)和12.5%(20/16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海拔组比对照组肠道清洁程度下降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增加1.96倍,超高海拔组比对照组肠道清洁程度下降一个等级的可能性增加8.76倍(P<0.001)。对照组、高海拔组和超高海拔组盲肠达镜率分别为91.7%(110/120)、85.9%(146/170)和81.2%(130/160),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海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8,95%CI:0.17~0.82,P=0.015)。随着患者居住地海拔升高,结肠镜检查中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逐渐加重,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结肠镜检查质量低,检查前选择性干预可提高高原地区结肠镜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966.
循证医学模式的引入使得恶性肿瘤中医治疗的有效性有了新的阐述途径,同时也对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患者的自身感受,医师望闻问切四诊等得到的主观信息是主观疗效评价的重要组成方面,一直以来都是中医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由单一的症状是否好转的评价发展至多重症状是否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是否提高等的评价方式,主观疗效评价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规范,文章就目前主观疗效评价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67.
中医肠腑病多为肠道传化失常而出现的一系列肠腑病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情感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凸显,使得情志因素成为现代肠腑病发生与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情志失常则会引起肝气或郁结或亢逆,致肝木横克脾土水湿不运而发肠腑病。因此,本文结合现代肠腑病的发病特点,通过论述肝与大肠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分析从肝论治肠腑病的理论与临床依据,从调情志、舒肝气的角度论治肠腑病,为扩展临床治疗肠腑病的处方用药与针灸选穴思路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及维恩图预测美洲大蠊提取液促进糖尿病肛漏创面愈合的顺、反式lncRNA及Pathway。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肛漏患者术后创面12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6例术后创面组(A组)和6例术后创面应用美洲大蠊提取液创面组(B组)中lncRNAs和mRNAs表达,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构建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图,并通过Cis-及Trans-预测与创面愈合相关lncRNA。结果 实验组差异表达的lncRNAs2242个(上调649个,下调1593个),mRNAs有13186个(上调5162个,下调8024个)。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lncRNA-cis主要富集在表皮细胞分化、上皮细胞分化、细胞代谢过程的调节等;差异表达的lncRNA-trans主要富集在细胞代谢过程、蛋白质结合、细胞内部分等。通过KEGG通路分析,筛选出与本研究相关的3条通路:IBD、MAPK signaling pathway、AMPK signaling pathway;lncRNA靶标基因预测中最终筛选出3个lncRNA(ENST00000443364、ENST00000576797、ENST00000620167),进行PCR验证,lncRNAENST00000443364、ENST00000576797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可能通过lncRNAENST00000443364、ENST00000576797顺式及反式调控靶标基因,影响表皮细胞分化、上皮细胞分化、细胞代谢过程的调节等功能以及影响IBD、MAPK signaling pathway、AMPK signaling pathway促进糖尿病肛漏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69.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P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有效化合物成分和潜在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中药大辞典》中获取藿朴夏苓汤的药性与归经,然后运用TCMSP、BATMAN-TCM、TCMID数据库,检索该复方各味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并将经过Uniprot数据库检索的靶基因官方名称及检索出的相应中药成分、中药名称输入Cyoscape3.7.1软件,使“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可视化。其次,运用STRING平台和BioGPS平台获取药物关键靶点和基因表达的器官组织,构建“关键靶点-器官组织”网络图。然后,将藿朴夏苓汤关键基因和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靶基因取交集,获取“药物-疾病”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作用机制和主要有效化合物成分。最后对主要化合物成分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涉及10味中药、53个有效药物成分,210个靶基因;网络拓扑分析结果显示,有79个相互密切作用的关键基因,根据BioGPS基因定位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在肺、心、肝、心肌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CD34+细胞等器官组织内高表达;按照P < 0.05的标准,GO富集到细胞对细菌起源分子的反应、白细胞与细胞粘附的正调控、炎症反应的正调控等938个条目,KEGG富集到甲型流感、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等与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相关的130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利卡灵A以及卡维丁等有效成分,具有和推荐药类似或更好的与ACE2受体、2019-nCoV spike glycoprotein结合的能力。结论 藿朴夏苓汤的有效化合物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利卡灵A以及卡维丁等能通过多脏器组织与ACE2结合,作用于RELA、CALM1、IL6、IL4、IL2、PRKCB、PRKCA、IL1B、CDK4、CCL2、CXCL10、EGFR等关键靶点参与的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