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474篇 |
免费 | 8263篇 |
国内免费 | 36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25篇 |
儿科学 | 1186篇 |
妇产科学 | 572篇 |
基础医学 | 4023篇 |
口腔科学 | 1546篇 |
临床医学 | 9207篇 |
内科学 | 6809篇 |
皮肤病学 | 914篇 |
神经病学 | 1840篇 |
特种医学 | 2914篇 |
外科学 | 5958篇 |
综合类 | 17608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预防医学 | 9402篇 |
眼科学 | 810篇 |
药学 | 7146篇 |
96篇 | |
中国医学 | 7144篇 |
肿瘤学 | 34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3篇 |
2023年 | 1403篇 |
2022年 | 2426篇 |
2021年 | 2904篇 |
2020年 | 2648篇 |
2019年 | 1501篇 |
2018年 | 1783篇 |
2017年 | 2219篇 |
2016年 | 1824篇 |
2015年 | 2994篇 |
2014年 | 3790篇 |
2013年 | 4888篇 |
2012年 | 5934篇 |
2011年 | 6208篇 |
2010年 | 5802篇 |
2009年 | 5281篇 |
2008年 | 5024篇 |
2007年 | 4798篇 |
2006年 | 4203篇 |
2005年 | 3268篇 |
2004年 | 2295篇 |
2003年 | 1843篇 |
2002年 | 1460篇 |
2001年 | 1415篇 |
2000年 | 968篇 |
1999年 | 473篇 |
1998年 | 314篇 |
1997年 | 313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268篇 |
1994年 | 220篇 |
1993年 | 199篇 |
1992年 | 125篇 |
1991年 | 104篇 |
1990年 | 101篇 |
1989年 | 115篇 |
1988年 | 106篇 |
1987年 | 86篇 |
1986年 | 81篇 |
1985年 | 84篇 |
1984年 | 60篇 |
1983年 | 63篇 |
1982年 | 48篇 |
1981年 | 51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19篇 |
1977年 | 30篇 |
1976年 | 28篇 |
1954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检测抵抗素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抵抗素蛋白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和比较其表达是否有
差异。结果抵抗素蛋白在异位内膜的表达率及强度均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
的表达率及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阳性表达定位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细胞质。结论抵抗素蛋白在子宫内
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社区≥15岁的1407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空腹血糖等。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7%,男31.63%,女29.86%;其中≥35岁占35.4%,≥60岁为42.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病率10.95%,男11.10%,女10.81%,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8岁人群体质指数(BMI)≥24的占31.3%,BMI≥28的为15.7%,男性多于女性。超重、肥胖和血糖增高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体重超重率等较明显高于国内调查数据水平,且高血压基本知识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994.
995.
用两种脊柱固定器固定脊柱骨折脱位的蠕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流变学角度对临床应用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二种固定器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提供流变学参数.模拟腰段骨折脱位分别以钢板、椎弓根钉固定,分别进行应力松驰和蠕变实验.得出了二组标本蠕变数据,还得出了二组标本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归一化蠕变函数数据和曲线,建立了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方程和归一化蠕变函数方程.椎弓根钉组7 200 s蠕变量大于钢板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直接PCI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以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行直接PCI治疗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6例,根据PCI操作途径分为桡动脉组(50例)和股动脉组(4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结果,分析手术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预后。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相似(92.0%vs91.3%,P>0.05),桡动脉组有两例患者交叉到股动脉组手术成功,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和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桡动脉组透视时间显著延长(P<0.05),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两组无显著差异,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显著降低(2.0%vs10.8%,P<0.05)。结论经桡动脉直接PCI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术后桡动脉管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139例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5组,正常组(20例)、高血压组(26例)、血脂异常组(44例)、糖尿病组(22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27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8~72h行右侧桡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记录右侧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血流速度。结果桡动脉近段、中段、远段的管径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术后远段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糖尿病组、合并组术前远段管径较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小,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72h内桡动脉远段穿刺点处管腔轻度狭窄。结论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因血管较细,更易出现远段穿刺部位轻度狭窄。 相似文献
998.
艾灸百会穴对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患者失眠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穴在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患者失眠症中的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5年4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院大学城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失眠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百会穴,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夜间睡眠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个疗程后睡眠障碍改善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升高(P=0.007)。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症状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得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百会穴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患者失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失眠患者的睡眠状态,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级、2012级护理专业各30名应届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2级为观察组,2011级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应用成绩考核与调查问卷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训考核成绩(83.53±10.44)分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78.17±10.12)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认为翻转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P<0.05),且临床教师对观察组护生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提高了护生实训考核成绩,同时有利于培养人际沟通、健康教育和评判性思维等能力,促进了护生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00.
乳腺癌患者诊断早期负性情绪与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诊断早期(确诊后半年内)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创伤后成长心理变化的趋势,并探讨其相互关系,为循证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境和焦虑症状问卷-D30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对27例乳腺癌患者于诊断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3个时间点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在1个月、3个月时收集了27例患者的信息,而在6个月时收集了19例患者信息,丢失了8例。本组患者心境和焦虑症状总分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总分为(53.03±7.51)分、(57.04±9.09)分、(55.84±9.49)分,3个时间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为(58.74±12.56)分、(58.92±12.35)分、(59.68±7.87)分,3个时间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线性分析结果显示:负性情绪的抑郁性快感缺失维度对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有正向预测作用[时间点(2-1)系数=1.53,P<0.01;时间点(3-1)系数=1.23,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半年内明显存在痛苦、抑郁和焦虑情绪,创伤后成长不明显。一定程度抑郁性快感缺失对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