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08篇
  免费   5313篇
  国内免费   4651篇
耳鼻咽喉   556篇
儿科学   511篇
妇产科学   528篇
基础医学   6527篇
口腔科学   828篇
临床医学   7854篇
内科学   8102篇
皮肤病学   456篇
神经病学   2993篇
特种医学   21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5434篇
综合类   10203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3847篇
眼科学   1420篇
药学   6271篇
  65篇
中国医学   3610篇
肿瘤学   4957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922篇
  2022年   2381篇
  2021年   2829篇
  2020年   2205篇
  2019年   1930篇
  2018年   2026篇
  2017年   1787篇
  2016年   1741篇
  2015年   2709篇
  2014年   3135篇
  2013年   2654篇
  2012年   4050篇
  2011年   4376篇
  2010年   2803篇
  2009年   2111篇
  2008年   2790篇
  2007年   2877篇
  2006年   2916篇
  2005年   2714篇
  2004年   2066篇
  2003年   2286篇
  2002年   2009篇
  2001年   1748篇
  2000年   1502篇
  1999年   1404篇
  1998年   1020篇
  1997年   929篇
  1996年   673篇
  1995年   690篇
  1994年   599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400篇
  1991年   337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192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泽泻中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速逆流色谱、中压制备色谱和半制备色谱法对泽泻中各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1H和13C NMR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各单体对LPS(1 μg·mL-1)诱导Caco-2细胞中NO生成的抑制作用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 从泽泻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包括8个原三萜类成分:alisol A 23 acetate (1),alisol G (2),16-oxo-11-anhydroalisol A (3),16-oxo-11-anhydroalisol A 24 acetate (4),alisoma A (5),alisoma B (6),alismanol J (7),alismanol B (8);1个降三萜类成分:17-nor-protostane (9);9个倍半萜类成分:orientalol L (10),orientalol M (11),orientalol N (12),orientalol O (13),orientalol P (14),alismanoid A (15),heyneanones D (16),leptocladol B (17),chabrolidione B (18);1个木脂素类成分:pnoresinol (19)。原三萜类成分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8的IC50分别为2.1、0.9、7.3、10.0、11.0、16.0、13.5和10.5 μmol·mL-1,降三萜及倍半萜活性较弱,化合物10、11、13、15、16和17的IC50分别为24.0、26.2、30.6、15.7、17.2和15.2 μmol·mL-1结论 化合物16、17、18和19为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首次报道了倍半萜类成分对LPS诱导Caco-2细胞中NO生成的抑制作用,其中alisol A 23 acetate和alisol G的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92.
In the management of ankle joint fractures, re- duction and fixation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lateral maUeolus should have anatomical reduction and fixation should be reliable. Fibular integrity is essential in stabilizing the ankle joint. Routine section of the fibula may result in separation of the inferior tibiofibular joint, ankle instability and talus displacement. Eventually this leads to traumatic arthritis. So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fibular resection, even partial removal of the fibula for transplant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carefully.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陈以平经验方——益气补肾利湿泄浊方治疗GN的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的病例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0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治疗组口服别嘌醇片联合陈师的经验方——益气补肾利湿泄浊方;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U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UA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SCr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益气补肾利湿泄浊方可显著降低UA、SCr,改善肾功能,此作用优于单用别嘌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人参果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人参果总皂苷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株的增殖的影响;电镜观察人参果总皂苷对肿瘤细胞形态学的影响;Western blot免疫印记法检测人参果总皂苷对Hela细胞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0.125、0.25、0.50、1.00、2.00、4.00μg/ml人参果总皂苷对Hela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0.5μg/ml人参果总皂苷作用于Hela细胞后,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核碎裂及凋亡小体情况,具有一定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cyclin和CDK4的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结论:人参果总皂苷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诱导其凋亡使细胞停滞于G2/M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垂体后叶素(Pit)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Pit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EGCG(40 mg/kg、20 mg/kg、10 mg/kg)对Ⅱ导联心电图(ECG)ST段、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血清心肌酶学及心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EGCG(40 mg/kg、20 mg/kg)能降低Pit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ECGST段的抬高,对抗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减少心肌细胞磷酸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提高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结论:EGCG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实验探索益气养阴中药改善恶病质状态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肠腺癌26(colon26)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对恶病质小鼠的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生存时间、提高生命延长率、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瘦素水平的影响。结果:给药前后小鼠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中剂量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而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瘤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治疗中剂量组具有比其他各治疗组更高的生命延长率。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能控制荷瘤小鼠体重,调节癌性恶病质小鼠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测定南阳道地药材唐半夏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方法:采用DB-17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用63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所测定样品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但其含量并未超标。结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GC)测定唐半夏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分离技能高,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在有机氯农药分析领域中,GC法仍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观察患者血清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UC-MSC移植治疗后2周,各项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4周,除ALT和AST有所改善外(P均〈0.05),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后8周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均〈0.05),12周有显著性改善(P均〈0.01)。治疗后4周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12周后患者总体生存率为93%,1例患者在UC-MSC静脉移植后8周因为肝性昏迷而死亡。患者均未发生与细胞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UC-MSC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内可以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乳酸钠林格液预扩容对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人流术者80例,随机分为乳酸钠林格液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40例。麻醉前R组以20 mL/(kg.h)的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液500 mL,A组建立静脉通路但不输液。2组麻醉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且麻醉管理相似。观察2组麻醉后1,3,5,10 min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结果麻醉后1,3,5 min各时点C组的平均动脉压与R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0.05),麻醉后10 min 2组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C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多于R组(P均〈0.05)。结论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用乳酸钠林格液预扩容能保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颌骨畸形继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自 1 997年 1 0月~2 0 0 2年 9月共 46例颌骨畸形伴OSAHS少年儿童 ,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证实。年龄从 4~ 1 8岁 ,平均年龄 1 1 4岁 ,其中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畸形 32例 ;小下颌畸形患者 9例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2例 ;Crouzon综合征 3例。患者术前常规拍照、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全景片。每位患者根据畸形情况 ,采取单侧或双侧牵引成骨治疗 ,根据侧位片预测 ,一般牵引到略微反覆盖为准。牵引幅度为 5~ 35mm ,平均牵引幅度 1 8 34mm。比较患者术前后颅颌面形态、呼吸道测量分析、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颌骨畸形明显改善 ,头影测量分析提示上呼吸道狭窄得以显著缓解 ,最小后气道径 ( x±s)由 (5 48± 2 76)mm增加到 (9 97± 2 0 5)mm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index,AHI, x±s)从术前 (66 31± 1 7 1 5)次 /s降低到 (3 1 6± 1 70 )次 /s,以上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牵引成骨治疗颌骨畸形继发OSAHS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