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14篇
  免费   12164篇
  国内免费   7786篇
耳鼻咽喉   924篇
儿科学   1815篇
妇产科学   1842篇
基础医学   14327篇
口腔科学   2545篇
临床医学   17293篇
内科学   18866篇
皮肤病学   1393篇
神经病学   6404篇
特种医学   42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11130篇
综合类   23746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一般理论   17篇
预防医学   10532篇
眼科学   3325篇
药学   14448篇
  163篇
中国医学   8414篇
肿瘤学   10416篇
  2024年   1868篇
  2023年   2558篇
  2022年   4835篇
  2021年   6192篇
  2020年   5133篇
  2019年   4217篇
  2018年   4136篇
  2017年   4035篇
  2016年   3634篇
  2015年   5590篇
  2014年   6956篇
  2013年   6946篇
  2012年   10157篇
  2011年   10749篇
  2010年   7608篇
  2009年   6247篇
  2008年   7617篇
  2007年   7383篇
  2006年   6787篇
  2005年   6340篇
  2004年   4536篇
  2003年   4135篇
  2002年   3655篇
  2001年   2872篇
  2000年   2828篇
  1999年   2630篇
  1998年   1638篇
  1997年   1607篇
  1996年   1246篇
  1995年   1207篇
  1994年   986篇
  1993年   592篇
  1992年   728篇
  1991年   680篇
  1990年   575篇
  1989年   521篇
  1988年   409篇
  1987年   430篇
  1986年   334篇
  1985年   265篇
  1984年   181篇
  1983年   137篇
  1982年   91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69篇
  1978年   43篇
  1973年   46篇
  1972年   39篇
  1970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依据在不同 WGT 下进行中、重强度劳动时人体的出汗反应以及 WGT与出汗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比较适合于我军在热环境下劳动时使用的补水量参考值,以增强人体耐热能力,预防中暑的发生。114名健康战士在平均 WGT26.2~31.1℃下受试。实验过程分别测定了 WGT、出汗量、心率、肛温等。结果提示:(1)WGT 与出汗量、蒸发汗量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WGT 的变化能相应地反映热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及其汗液蒸发情况;(2)不同 WGT 下推算中、重强度劳动时的适宜饮水量公式分别为:(?)(L/h)=(0.09762WGT(℃)-2.01938)×80%、(?)(L/h)=(0.10342WGT(℃)-2.00330)×80%;(3)中、重强度下劳动,WGT26.0~32.0℃时的饮水量参考值为0.415~0.962L/h。  相似文献   
992.
磁共振多技术成像对心肌存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磁共振多技术成像对判断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冬眠心肌模型猪6只,于术前、术后2周及5周行MR多技术成像(包括:形态扫描、电影扫描、心肌灌注及心肌活性扫描),判断心肌缺血区及坏死区大小,与病理对照评价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术后2周模型猪左室平均4.2±0.8个节段心肌缺血、平均0.5±0.8个节段心肌变性坏死;术后5周模型猪左室平均3.4±0.9个节段心肌缺血、平均0.3±0.4个节段心肌变性坏死;术后5周的病理提示左室平均3.3±0.5个节段缺血,0.2±0.4个节段坏死。结论:术后5周时左室心肌缺血及变性坏死的范围较2周时缩小,MR多技术成像对判断心肌存活性敏感,但轻度高估了心肌缺血及变性坏死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3.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60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Chen GH  Yang Y  Lu MQ  Cai CJ  He XS  Zhu XF  Xu C  Li H  Huang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7):413-416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受体选择。方法 对 1993年 9月~ 2 0 0 2年 9月施行的 6 0例次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不同时期肝癌肝移植的疗效和大、小肝癌的术后存活率。结果  1993年 9月~ 2 0 0 0年 7月共实施肝癌肝移植 2 3例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73 9%、6 0 9%、4 3 5 %和 2 9 0 %。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9月共实施肝癌肝移植 37例 ,1个月、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 89 2 %、75 8%和 6 1 2 %。术前肝功能ClildA或B级受体的 1月存活率为 89 5 % ,较ClildC级的 72 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大肝癌 4 1例 ,半数存活期为 18 0个月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82 9%、6 3 1%、4 6 7%和 37 4 %。小肝癌 19例 ,存活期平均为 2 9 6个月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84 2 %、76 6 %、6 5 6 %和6 5 6 % ,大、小肝癌累积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大、小肝癌的复发率分别为 2 7 7%和 15 8% ,获得长期存活的患者大部分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对于明确合并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小肝癌应提倡及时进行肝移植治疗 ,适当选择部分大肝癌作为移植受体仍有一定的合理性 ,血管侵犯或肝外  相似文献   
994.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经皮激光消融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Lu ZH  Shen F  Yuan GX  Shi LH  Zhong M  Yang JH  Guo J  Wu M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9):566-569
目的 介绍肝癌门静脉癌栓激光消融治疗的方法,并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4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30支门静脉癌栓进行经皮肝穿刺激光消融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癌栓支门静脉多普勒彩色血流图谱的变化及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腹水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30支门静脉癌栓支均无血流信号,术后1d有28支门静脉再次观察到彩色血流信号;术后7d30支门静脉癌栓支均观察到了多普勒彩色血流信号;术后30d有12支可观察到连续但不稳定的彩色血流信号,16支可观察到连续且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术后90d有18支可观察到连续且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腹水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激光消融治疗有望成为一种疗效可靠、技术安全的门静脉癌栓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Liu DQ  Lu Y  Wang M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2):741-745
目的通过检测部分免疫介质的释放水平,探讨在应用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干闭合骨折患者59例,男55例,女4例,平均年龄32.1岁,按伤情分为轻伤组(n=43)和中度伤组(n=16),采取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轻伤组扩髓23例、非扩髓23例,中度伤组扩髓7例、非扩髓6例,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1、24、48 h通过ELISA法检测患者血中TNF、IL-6、IL-8、IL-10的水平,通过蛋白分析测定CRP的水平;同时选取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轻、中度创伤患者术后各炎症指标均较术前有所上升;IL-6、IL-8、IL-10在术后1 h呈上升趋势,术后24 h达到高峰,术后48 h 三种因子水平均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TNF、CRP术后1 h仍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在术后24 h均出现明显上升,到术后48 h再次回落;轻伤与中度伤组不同时段的免疫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伤情患者扩髓后各免疫指标均高于非扩髓者,但除中度伤组中IL-10在术后24 h有差异显著性意义(P=0.047)外,其它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2例患者术后出现SIRS,观察发现与非SIRS患者相比各项免疫指标并无显著差别.结论对于轻、中度创伤患者,髓内针会造成机体免疫介质再次大量释放,但经机体免疫调节后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同方式髓内针固定对术后早期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以IL-10为代表的免疫抑制因子很可能随着伤情的加重在应用髓内针,尤其是扩髓型髓内针时出现短期内大量释放,从而加重机体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96.
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复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Yang HL  Niu GQ  Liang DC  Wang GL  Meng B  Chen L  Lu J  Zhou Y  Mao HQ  Zhao LJ  Liu XY  Gu XH  Ni CF  Tang TS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299-1302
目的探讨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施行椎体复位的58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患者(90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90个椎体分为单球囊组(28个椎体)和双球囊组(62个椎体),两组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扩张后灌注骨水泥,分别采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和双球囊双侧同时扩张的方法。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术前术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726%(229~100%);Cobb角由术前179°(31°~316°)矫正至术后96°(06°~282°),平均矫正87°(03°~272°),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分别为776%(553%~100%)和643%(229%~100%),术后平均矫正Cobb角分别为99°(03°~272°)和86°(06°~19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同样能使压缩骨折的椎体获到较好复位。  相似文献   
997.
颈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Y  Xiao SH  Lu N  Zhang XS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333-1337
目的探索Bryan颈椎间盘假体应用于亚洲人的手术操作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对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0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术后3个月进行Odom评级,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1周、3个月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术后3个月进行置换间隙CT或MRI扫描,进一步确定假体位置和置换部位是否存在早期的异位骨化现象。结果本组患者全部经过至少3个月(平均36个月)的随访,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8(7~12)上升至术后平均158(13~17)。8例患者术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475°(38~58°);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38°(23~44°),和313°(25~41°)。未发现偏移或假体下沉。CT或MRI扫描显示7个节段的假体上、下金属壳位于临近下、上终板骨的中央,1个节段假体偏离<2mm,1个节段假体偏离>2mm、<4mm。未见假体周围的异位骨化现象。结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术后稳定性,保持了颈椎正常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8.
Fu G  Wang GB  Lu XM  Yang 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67-1371
目的探讨脂质体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将24只裸鼠建立人胃癌细胞系HS-746T皮下移植瘤模型,用不同的转染液处理后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正义链组,100、200和400nmol/L反义链组(ASODN组)。于注射相应试剂后2,4,8,12,16,20d观测裸鼠移植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和肿瘤缩小率,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生存素的表达,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各组肿瘤组织中生存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后20d空白组、脂质体组和正义链组裸鼠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异,而ASODN组移植瘤的体积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肿瘤缩小率则增大,抑瘤率均大于对照组,400nmol/LASODN组抑瘤率最大为93%。光镜下见ASODN组移植瘤凋亡细胞数增多,生存素表达减弱,6例(6/12)肿瘤组织有坏死液化灶。各ASODN组均能够下调移植瘤细胞生存素mRNA含量,抑制生存素蛋白表达,注射20d后400nmol/L ASODN组蛋白表达为空白对照组的36.8%。结论生存素基因反义寡核苷酸能够通过诱导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下调生存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9.
胆道术中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道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及其对 1 4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 3年来胆道手术中获取的胆汁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  32 5例胆汁标本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占 84 .3% ) ,其中大肠艾希氏菌 4 7例 (占 2 0 .4 % ) ,肠杆菌属 38例(占 1 6 .5 % )最多见。对革兰氏阴性菌较为敏感的有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环丙沙星。菌必治和复达欣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敏感。结论 胆道外科感染主要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严重感染时须用广谱抗生素 ,结合外科引流原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自强意识水平及父母教养方式,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发展护理本科生自强意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强意识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220名全日制本科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生的自强意识得分为100.78±11.23。护生的自强意识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和保护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自强意识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偏爱被试等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不同自强意识水平护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护生的自强意识处于中等水平,父母教养方式趋于过干涉过保护。学校应结合护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和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对护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心理指导,以提高护生的自强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