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218篇 |
免费 | 34757篇 |
国内免费 | 2608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50篇 |
儿科学 | 4942篇 |
妇产科学 | 4215篇 |
基础医学 | 41150篇 |
口腔科学 | 6165篇 |
临床医学 | 52971篇 |
内科学 | 50846篇 |
皮肤病学 | 4147篇 |
神经病学 | 18188篇 |
特种医学 | 138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4篇 |
外科学 | 33116篇 |
综合类 | 69965篇 |
现状与发展 | 86篇 |
一般理论 | 31篇 |
预防医学 | 27590篇 |
眼科学 | 10685篇 |
药学 | 40716篇 |
437篇 | |
中国医学 | 24418篇 |
肿瘤学 | 294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80篇 |
2023年 | 5465篇 |
2022年 | 14411篇 |
2021年 | 18335篇 |
2020年 | 14412篇 |
2019年 | 11795篇 |
2018年 | 12176篇 |
2017年 | 11681篇 |
2016年 | 10790篇 |
2015年 | 16843篇 |
2014年 | 20967篇 |
2013年 | 19079篇 |
2012年 | 28363篇 |
2011年 | 31887篇 |
2010年 | 21520篇 |
2009年 | 17522篇 |
2008年 | 21395篇 |
2007年 | 21142篇 |
2006年 | 20153篇 |
2005年 | 19233篇 |
2004年 | 12704篇 |
2003年 | 12233篇 |
2002年 | 10012篇 |
2001年 | 8535篇 |
2000年 | 8326篇 |
1999年 | 8404篇 |
1998年 | 5344篇 |
1997年 | 5144篇 |
1996年 | 4008篇 |
1995年 | 3754篇 |
1994年 | 3163篇 |
1993年 | 2056篇 |
1992年 | 2428篇 |
1991年 | 2136篇 |
1990年 | 1796篇 |
1989年 | 1569篇 |
1988年 | 1306篇 |
1987年 | 1202篇 |
1986年 | 969篇 |
1985年 | 690篇 |
1984年 | 375篇 |
1983年 | 279篇 |
1982年 | 151篇 |
1981年 | 177篇 |
1980年 | 126篇 |
1979年 | 155篇 |
1978年 | 77篇 |
1977年 | 61篇 |
1974年 | 42篇 |
1973年 | 3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RCA)与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03年12月诊治的渗出型AMD患者70例75只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观察有无RCA形成以及与PED 发生的关系。 结果 75只渗出型AMD患眼中,34只眼有RCA形成,占45.3% ;41只眼未见RCA ,占54.7%。有RCA形成同时存在PED者30只,占88.2%;不伴有PED者4只眼,占11.8%。无RCA 形成但存在PED者33只眼,占80.5%;不伴有PED者8只眼,占19.5%。有无RCA形成的患眼PE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χ2=0.83,P=0.5290)。无RCA形成的33只PED患眼中,发生PED裂孔者17只眼,占51.5%;有RCA形成的30只PED患眼中,发生PED裂孔者26只眼,占8 6.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8.9612,P=0.0030)。 结论 RCA形成在渗出 型AMD患眼中并不少见;RCA多与PED并存,但两者之间无直接的因果关系;PED裂孔发生与RCA形成密切相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95-298) 相似文献
992.
993.
顽固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诊手术2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高达60mmHg应用脱水缩瞳封闭等方法治疗眼压波动在6mmHg者谓之)。方法:对2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中,18眼应用前房穿刺临时降低眼压,10眼巩膜瓣完成后于巩膜瓣下角巩缘切开缓慢入出房水临时降低眼压后皆按常规完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并发症主要为3眼前房出血;术后并发症为4眼前房消失脉络膜脱离。以上并发症经临床药物、脉络膜放液前房注入Henlon等治愈。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恢复至21mmHg以下。术后1周检查眼底,7眼有视网膜片状出血,经治疗3月后出血吸收呈斑块状改变。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无效时,为保护患者有用视力,手术介入是积极有效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通过药物和其它治疗可以治愈,故急诊手术应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4.
995.
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发展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转变职工思想观念、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调动职工积极性,为医院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本经验,多次荣获省、地“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恩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所选病例分成A组(60例)、B组(27例)和C组(30例)。给予A组患者恩密达每次1袋(3g),每日3次,左氧氟沙星每次0.2g,每日2次;给予B组患者恩密达每次一袋(3g),每日3次;给予C组患者左氧氟沙星,每次0.2g,每日2次。3组疗程均为3天。结果:A组显效5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98.30%;B组显效1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81.48%;C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达86.66%。结论: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疗效高,安全,且不影响抗生素吸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接受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至2 0 0 3年 11月的 2 7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死亡 16例 (5 9% ) ,其中 11例 (41% )死于发病后 0 .5 a内 ,3例 (11% )死于发病后 1a内 ,2例 (7% )死于发病后 3a内。死亡的 16例患者中 ,播散型患者 7例 ,局限型患者 9例。结论 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应有足够的认识 ,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皮肤试验抑制指数(Skin Test Inhibition Index,STII)是评价抗组胺药疗效的一个药效学指标,本试验以阿伐斯汀为例应用STII方法评价抗组胺药阿伐斯汀的起效时间。方法选择27例花粉症病人,分为阿伐斯汀组(24例)和安慰剂组(3例),并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30、90min后观察受试者的过敏原皮试反应,计算STII值,并将STII达到10的时间定为起效时间。结果安慰剂组前后过敏原皮试风团无显著差异,而阿伐斯汀组30、90min后,STII值分别为22.2、237.7。故可初步认为阿伐斯汀的起效时间小于30min。结论 STII可做为评价抗组胺药起效时间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9.
1000.
Hiroyuki Shimizu i Utama Napa Onnimala Chen Li Zhang Li-Bi Ma Yu-Jie Yaowapa Pongsuwanna Tatsuo Miyamura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2004,46(2):231-235
BACKGROUND: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large outbreak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mainly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EV71) associated with severe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WPR). To monitor the realtime trend of EV71 transmission throughout the WPR,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EV71 infection. METHODS: Viruses wer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HFMD or those with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The EV71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by microneutralization assay. The VP4 and/or VP1 regions of recent EV71 isolates were sequenced and subjected to phylogenetic analysis using reference EV71 strains. RESULTS: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V71 isolates from the WPR revealed two major genogroups, B and C, based on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alignment of the VP1 or VP4 region. These two major genogroup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ubgenogroups, B1, B2, B3, and B4 and C1, C2, C3 and C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analyses of recent and previous EV71 isolates in the WPR indicated that two major genogroups of EV71 are co-circulating in Australia, Malaysia, Singapore, Taiwan and Japan. Recent EV71 isolates in Mainland China constitute a new distinct genetic cluster, subgenogroup C4. Two major lineages of EV71 are the major causative agents of the present HFMD epidemics in the WPR and both are considered to be neurovirul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