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60篇 |
免费 | 900篇 |
国内免费 | 4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94篇 |
妇产科学 | 78篇 |
基础医学 | 514篇 |
口腔科学 | 122篇 |
临床医学 | 1026篇 |
内科学 | 677篇 |
皮肤病学 | 99篇 |
神经病学 | 212篇 |
特种医学 | 408篇 |
外科学 | 774篇 |
综合类 | 2702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1054篇 |
眼科学 | 87篇 |
药学 | 1136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828篇 |
肿瘤学 | 3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306篇 |
2021年 | 322篇 |
2020年 | 332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238篇 |
2016年 | 178篇 |
2015年 | 366篇 |
2014年 | 441篇 |
2013年 | 580篇 |
2012年 | 808篇 |
2011年 | 915篇 |
2010年 | 835篇 |
2009年 | 722篇 |
2008年 | 690篇 |
2007年 | 620篇 |
2006年 | 575篇 |
2005年 | 467篇 |
2004年 | 333篇 |
2003年 | 252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71年 | 3篇 |
1959年 | 26篇 |
1958年 | 31篇 |
1957年 | 26篇 |
1956年 | 24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28篇 |
1951年 | 3篇 |
1949年 | 16篇 |
1948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重症腔静脉恶性肿瘤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9例次腔静脉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患者8次在体外循环或右心房插管灌注下手术切除下腔静脉肿瘤或/和延及右心房/室内肿瘤;1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术后局部复发行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上腔静脉肿瘤延及左右无名静脉行上腔静脉重建。人工血管置换3例,下腔静脉补片2例。术前CT或MRI检查均已除外远处转移。结果除1例术后2个月死于肝衰竭,其余8例患者术后症状均缓解并顺利出院,平均随访时间为18(5~45)个月,其中3例术后随访14~24个月,无复发;1例术后5个月死于肝衰竭;4例术后分别于4、5、11及32个月后原位复发并全身多处转移,其中1例是罕见的下腔静脉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个月后复发并右肾上腺转移癌,9个月后再次切除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室内肿瘤,术后2个月再次复发死于心衰。另3例复发者未再次手术,其中1例术后7个月行化疗后症状缓解;1例上腔静脉肿瘤患者11个月后发现脑转移,15个月后死亡;1例45个月后失访。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多学科的合作,复杂腔静脉恶性肿瘤如未发现其它部位转移积极手术治疗,仍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2.
普里灵疝装置在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麻下普里灵疝装置(PHS)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应用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患者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间隙置入普里灵疝装置(PHS)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观察麻醉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全部采用局麻,单侧手术时间35~50 min,平均45 min,术后切口疼痛较明显的3人,均为中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4 d。术后平均随访6~10个月无复发,无明显异物感,阴囊血肿2例。结论应用普里灵疝装置(PHS)修补腹股沟疝手术针对耻骨肌孔进行修补,具有手术修补范围大、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与传统手术相比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3.
54.
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阴囊皮瓣修复阴茎大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由不同原因引起阴茎缺损的17例患者,采用阴囊皮瓣进行修复。在阴囊根部两侧阴囊前动脉之间的无血管区剥离一腔隙,将延长后的阴茎海绵体经腔隙转移至阴囊皮瓣的下方,以包绕海绵体创面,皮瓣缝合后瘢痕在阴茎腹侧。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1~9年,未出现皮瓣坏死现象,阴茎的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阴囊皮瓣的血运丰富、组织柔软、弹性好、伸缩性强,而且此手术切口隐蔽,是修复阴茎缺损较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胰腺癌肿瘤组织及外周血有核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其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索适用于临床观察多药耐药性变化的有效手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FQ-PCR技术、MSP方法分别检测胰腺癌肿瘤组织及其对应外周血标本中的mdr1的表达和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程度,并通过Pearson统计学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P-gp的表达与mdr1mRNA表达明显相关,并与mdr1基因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程度显著相关。外周血中mdr1及其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甲基化的表达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mdr1转录区域结合位点的甲基化与胰腺癌的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检测外周血mdr1及其甲基化的表达可动态监察胰腺癌病人化疗前后多药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决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57.
无胸膜损伤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胸腔积液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并发胸腔积液的成因。方法:对28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MPCNL治疗,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91例,肾结石16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肾多发性结石27例;均为单侧结石。结石大小1.2~4.5cm,平均2.3cm。术中在超声引导下于第12肋下腋中线至肩胛线之间穿刺,明确避开胸膜后建立经皮肾通道取石。用含0.1%中华墨汁的生理盐水作为灌洗液。术后行胸部X线及B超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并发胸腔积液较多者在B超定位后行胸腔穿刺抽液并抽取外周血进行镜检,寻找有无碳颗粒,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胸膜损伤及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术后B超检查发现16例并发胸腔积液,CT检查发现5例并发少量胸腔积液。其中13例抽出术侧胸腔积液,离心后提取沉淀物镜检可见碳颗粒,而抽取外周血镜检未见碳颗粒。胸腔积液组结石大小、数目、术中冲洗液灌洗时间、灌洗压力和用量明显高于无胸腔积液组(P〈0.05),其中灌洗时间、术中灌洗压和灌洗液用量是胸腔积液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胸膜损伤MPCNL并发胸腔积液,可能因术中灌洗液量大、灌洗时间长和灌洗压力高导致术中灌洗液外渗至腹膜后间隙和(或)腹腔,再通过膈肌进入胸腔形成。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单人裸眼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学习曲线.方法 将作者不同阶段制作该模型的600例手术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各阶段的供体时间、冷灌注时间、无肝期、手术成功率、1周存活率、长期存活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第Ⅰ阶段各手术操作时间均较后三阶段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成功率从第Ⅰ阶段的26.7%逐渐上升至第Ⅳ阶段的接近100.0%,1周存活率以及长期存活率均稳步提高.手术并发症主要为早期的血管并发症以及晚期的胆道并发症.第Ⅱ、Ⅲ、Ⅳ阶段的手术死亡率较第Ⅰ阶段大幅下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步下降,建立模型的技术逐渐稳定.结论 初学者经过系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学习,可逐渐掌握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59.
明胶/聚己内酯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明胶/聚己内酯(Gt/PCL)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对家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16只家兔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其中8只行同体对照实验,分别以Gt/PCL纳米纤维膜覆盖(Gt/PCL组)、PCL纤维膜覆盖(PCL组);余下8只家兔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对照组),各组创面数均为8个.记录创面愈合时间;于伤后3、7、10 d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创面及创周组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 Gt/PCL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2±1.3)d、PCL组(20.3±1.1)d、对照组为(22.0±0.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PCL组伤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与其余2组比较,Gt/PCL组真皮层肉芽组织增生少,上皮细胞移行速度明显增快,胶原排列规则. 结论 Gt/PCL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能明显促进家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效果比较确切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0.
面部软组织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快速获得面部软组织三维信息的测量分析系统。方法:本研究选取28名个别正常牙A者,分别用激光扫描三维自动测量系统和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量,将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①在56项点距测量项目中,差值绝对值小于1mm的有26项,1~2mm的14项,2~3mm的9项,大于3mm的7项。②鼻部和口唇部点距差值比较小,全部小于2mm,其中鼻部10项中有8项差值小于1mm,口唇部10项中有7项小于1mm。③配对t检验:56项测量项目中两种方法有统计学差异的有12项。其中,鼻部只有1项测量项目有统计学差异,而口唇部的所有项目都不能认为两种测量方法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图像来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是一种良好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