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077篇 |
免费 | 33126篇 |
国内免费 | 1730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86篇 |
儿科学 | 4958篇 |
妇产科学 | 1738篇 |
基础医学 | 18648篇 |
口腔科学 | 6430篇 |
临床医学 | 36128篇 |
内科学 | 24989篇 |
皮肤病学 | 3478篇 |
神经病学 | 6442篇 |
特种医学 | 12665篇 |
外科学 | 25434篇 |
综合类 | 87910篇 |
现状与发展 | 71篇 |
预防医学 | 37034篇 |
眼科学 | 3351篇 |
药学 | 37790篇 |
520篇 | |
中国医学 | 34358篇 |
肿瘤学 | 133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4篇 |
2024年 | 4642篇 |
2023年 | 5260篇 |
2022年 | 10886篇 |
2021年 | 13040篇 |
2020年 | 11416篇 |
2019年 | 6462篇 |
2018年 | 6568篇 |
2017年 | 8829篇 |
2016年 | 6822篇 |
2015年 | 12197篇 |
2014年 | 15436篇 |
2013年 | 19926篇 |
2012年 | 28310篇 |
2011年 | 29905篇 |
2010年 | 26976篇 |
2009年 | 24313篇 |
2008年 | 24846篇 |
2007年 | 23643篇 |
2006年 | 20759篇 |
2005年 | 16136篇 |
2004年 | 11244篇 |
2003年 | 9073篇 |
2002年 | 6848篇 |
2001年 | 6412篇 |
2000年 | 4594篇 |
1999年 | 1666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285篇 |
1996年 | 282篇 |
1995年 | 209篇 |
1994年 | 230篇 |
1993年 | 123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25篇 |
1964年 | 9篇 |
1959年 | 25篇 |
1958年 | 28篇 |
1957年 | 27篇 |
1956年 | 17篇 |
1955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在体外循环中血压控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在体外循环中控制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病人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动脉压升至10.7kPa时给予尼卡地平或硝酸甘油。将病人随机分为尼卡地平和硝酸甘油组,每组20例。观察两药起效时间,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65~9.31kPa时所需剂量,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以及停机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将MAP从10.7kPa降至6.65~9.31kPa时,应用尼卡地平0.5mg,所需时间为(3.8±1.3)min,维持MAP在6.65~9.31kPa时所需剂量为(1.2±0.4)μg·kg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总结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3届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口腔固定修复学临床前期实习教学的经验,针对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3.
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骺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为带血供的髂骨骺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臀部标本以及 2侧儿童标本上 ,观测臀上动脉深上支的行程、分支及滋养支 ;选用 5 0块髋骨 ,观察髂骨嵴前外侧部的滋养孔。结果 :儿童臀上动脉深上支的分支、分布与成人相似 ,位于臀中肌深面和臀小肌上缘 (相当臀前线 ) ,循髂骨嵴弓形向前 ,达髂前上嵴 ,沿途分出平均 (4 .2± 1.1)支外径 0 .5~ 1.1mm的髂嵴支 ,分布髂嵴骨膜 ,并发细小分支进入滋养孔。从髂前上棘至结节区 ,在距髂嵴缘下方 2cm范围内 ,平均有(2 2 .4± 6.7)个滋养孔。结论 :以臀上动脉深上支及其分支为蒂 ,在髂嵴前部可切取带骺骨瓣 ,以修复长管骨骨骺缺损。 相似文献
114.
长沙市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玉嫒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22-423
目的:调查长沙市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探讨家庭和学校环境、应付方式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对长沙市的55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学校满意度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①580名初中生中,网络成瘾者38人(男生30人,女生8人),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6.55%。②网络成瘾与未成瘾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满意度、应付方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网络成瘾学生的焦虑、抑郁总分均显著高于未成瘾学生(P<0.05)。结论:感觉不到家庭的关怀、对学校生活不满意,焦虑、抑郁严重,遇到应激事件时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的初中生容易发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对人体在行走时身体发生扭曲、跌倒等情况下股骨可能发生在弯矩和压力复合荷载作用下的受力问题进行研究,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设计和手术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人体股骨的实际尺寸,采用plate42单元建立平面模型,将股骨头传递的关节力的作用点向外偏移为0mm、5mm、10mm、15mm,模拟股骨头受弯矩作用的情况下股骨应力分布。结果得出了在弯压复合荷载下股骨的变形、应力云图、股骨颈和股骨干上端的截面应力。结论股骨颈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股骨颈外侧承受较大的拉应力,股骨颈内侧承受较大的压应力,股骨干在垂直方向上外侧为拉应力,内侧为压应力。随着弯矩的增加股骨的应力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6.
基于互严格凹函数测度的医学图像配准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配准的运算速度和增大配准的稳定区域,提出用严格凹函数取代互信息中的香农熵函数的方法,形成了互严格凹函数测度(NMi,i=1,2,…,6)。互信息只是互严格凹函数测度的一个特例。并提出一种新的判断配准好坏的标准——稳定区域和稳定区域宽度。通过试验比较得NM2、NM4、NM5互严格凹函数测度比互信息好,比Ⅰ0.2和R0.2测度更好,即这三个测度的配准时间比互信息少,比Ⅰ0.2和R0.2测度更少;三个测度配准的平均稳定区域宽度比互信息宽,比Ⅰ0.2和R0.2测度更宽。最后用NM2测度进行多模态医学图像的非刚体配准试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7.
118.
目的:对比研究胰岛素加磺脲类药联合(INS/SU)或单用胰岛素(INS)二种疗法治疗继发性SU失效的疗效,并通过体外试验探讨INS加SU治疗的机理。方法:54例继发SU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二组,分别给INS加SU及INS治疗共3个月,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与优降糖孵育后INS受体结合位点。结果:(1)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Ic)得到较好控制。(2)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改变。(3)INS组较INS加SU组体重增加显著、血INS水平明显升高。(4)优降糖孵育后的脂肪细胞INS结合位点增多,与INS特异结合率提高。结论:(1)INS加SU与INS均可有效地治疗继发性SU失效的病人。(2)INS加SU联合治疗与单用INS治疗比较,其引起的血INS水平升高、体重增加程度均较低。(3)SU通过影响靶细胞INS受体等胰外作用.而增强INS的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家兔胸部火器伤后各组织中TNF-α的表达,探讨其伤后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64只家兔随机均分8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用5.56mm小口径步枪距离6m射击兔右下胸第八肋间锁骨中线外1cm处造成前后胸贯通伤,经指袢排气及消毒缝闭胸壁伤口等简单救治,致伤7组家兔分为伤后0.5,1,6,24和72h,7d,30d取材组,每只均取伤肺距伤道2mm处、1cm处,邻叶中部、与伤道对应的对侧肺处、左室壁、肝肾、脑、垂体、肾上腺取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TNF-α表达。结果 伤后0.5h各组织中TNF-α表达即升高(P<0.01),6h已达高峰,持续数天,7d后降低,30d后与伤前无明显差别。不同时间组同一组织TNF-α表达定位基本相同,而表达强度有所不同。结论 家兔胸部火器伤后各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升高并与损伤时间密切相关,同一组织TNF-α表达定位基本相同,TNF-α在各组织中表达强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伤情。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寻求理想的建立小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的方法。方法:研制了恒温恒压电烫仪,分别以80度,0.5kg,2cm为统一的致伤温度,致伤压力,致伤直径,同时严格控制其他各个因素,以致伤时间为唯一可变因素,通过改变致伤时间,在小鼠背部建立不同深度的烫伤模型,并于烫伤后即时,4h,12,24h和48h取材病检。结果:建立浅II度,深II度及III度烫伤创面模型的致伤时间分别为5s,8s和12s;汤伤创面深度随病程逐渐加深,直至伤后24h才稳定,伤后48h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伤后24h,结论:烫伤创面深度应以伤后24h创面深度稳定后的深度为诊断标准,本方法操作简单,所建模型稳定,重复性好,不失为一种建立小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