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287篇
  免费   39907篇
  国内免费   22810篇
耳鼻咽喉   3938篇
儿科学   6633篇
妇产科学   2372篇
基础医学   23999篇
口腔科学   7069篇
临床医学   48735篇
内科学   33075篇
皮肤病学   4749篇
神经病学   7555篇
特种医学   15564篇
外科学   33838篇
综合类   114737篇
现状与发展   93篇
预防医学   48232篇
眼科学   4837篇
药学   50774篇
  667篇
中国医学   42784篇
肿瘤学   17353篇
  2024年   2120篇
  2023年   5261篇
  2022年   12945篇
  2021年   16335篇
  2020年   14610篇
  2019年   7681篇
  2018年   8048篇
  2017年   11396篇
  2016年   8452篇
  2015年   15944篇
  2014年   20479篇
  2013年   26152篇
  2012年   37776篇
  2011年   40358篇
  2010年   36507篇
  2009年   31934篇
  2008年   32846篇
  2007年   31552篇
  2006年   27675篇
  2005年   21698篇
  2004年   15282篇
  2003年   12270篇
  2002年   9294篇
  2001年   8451篇
  2000年   6337篇
  1999年   2257篇
  1998年   505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65年   16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目的总结钻颅碎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利用配对方法与保守治疗病人进行对比。碎吸组反复穿刺血肿,调整血压。对照组采取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内科治疗。结果碎吸组病死率15.6%,对照组病死率27%,两组相比P<0.05,CT观察发现,碎吸治疗可加速血肿的吸收。半年后随访结果表明,碎吸治疗可降低致残率。结论钻颅碎吸术可作为治疗部分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2.
完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完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可行性手术过程中的可能风险。方法 选取 6 0支杂种成年狗 ,雌雄不拘 ,按手术前后顺序分为A、B、C三组 ,每组 2 0例 ,行完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记录每例手术时间、术中出现的意外损伤 ,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 :A组 (5 6± 1 2 )h ,B组 (3 4± 0 8)h ,C组 (2 1± 0 3)h ;手术失败三组分别为 3、0、0例 ;三组实验动物意外损伤发生率 ,A组明显高于B、C组 (P <0 0 5和 0 0 1) ,分别为 2 4、8、1处。结论 经过一定时间技能训练 ,行完全胸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常温及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天性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温组及低温组各20例,分别于术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7、14 d抽取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TNF、IL-2、C3、C4值。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检查指标无显著差异。(1)两组术后1~4 d的IL-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至术后7 d恢复正常。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4 d,低温组IL-2显著低于常温组。(2)体外循环结束时以及术后1、4、7 d,常温组TNF水平显著低于低温组。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均高于术前,常温组至术后7 d、低温组术后14 d恢复正常。(3)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7 d,常温组C3水平高于低温组,术后4 d两组无差别;常温组及低温组于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4 d均低于术前,至术后7 d常温组恢复正常,低温组至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4)两组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1、4 d C4水平均低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1 d,常温组C4水平高于低温组。结论常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细胞因子及补体的影响显著轻于低温组,因而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优于低温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基因芯片快速HLA-DR52组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基因芯片对HLA-DR52组快速分型。方法 根据中国汉族人群常见的HLA-DRB位点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独特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分型探针,制成寡核苷酸芯片。通过组间特异引物扩增基因组DNA,扩增中用荧光标记,扩增标记后的产物与芯片的探针杂交,通过杂交产生的荧光信号确定样品的基因亚型。83份样本分别用基因分型芯片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对HLA-DR52组分型。结果PCR-SSP分型DR52组57个位点中,经芯片分型有2个无DR52组位点,3个PCR-SSP分型为DR52组纯合子,芯片为DR52组杂合子,1个PCR-SSP分型为非DR52组纯合子,芯片分型为含有1个DR52组位点的杂合子。结论 基因芯片能对HLA-DR52组快速、准确的分型,比PCR-SSP能更多的检出DR52组位点,特别是能将纯合子进一步分型,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胆囊坏死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报告 2例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胆囊坏死的病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这一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原因 ,以及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结果 :近 8年来我院共做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6 80例次 ,并发胆囊坏死 2例 (0 3% )。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超选择插管不到位是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胆囊坏死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在今后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尤其对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更应慎重 ,使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6.
复式脉冲低能量ESWL治疗肾结石76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式脉冲HB-V型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复式脉冲HB-ESWL-VG型低能量碎石机治疗直径<2.0 cm的各类肾结石769例,治疗工作电压3~9 kV,平均冲击次数2 300次.结果肾盏结石总粉碎率为97.4%,其中上中盏结石复打率为13.1%,术后3个月排净率为89.4%,下盏结石复打率为17.3%,排净率为81.5%;肾盂结石粉碎率为98.3%,复打率为6.1%,术后3个月排净率为93.0%.结论复式脉冲低能量ESWL治疗肾结石具有治疗成功率高、复打率低、无严重并发症、副作用少之优点.  相似文献   
107.
患者女,30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黑便,1次/日,乏力感,略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呕血。外院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 ,血色素正常。胃镜示反流性胃炎、息肉,自行缓解。4天前无诱因再现黑便就诊。上腹不适,乏力,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 ,血Hb 87g/L,无发热、返酸、嗳气。初诊:消化道出血,返流性胃炎、息肉,失血性贫血(中度)。彩超检查:左上腹腔内见实性低回声肿物,大小约6·5 cm×8·3 cm,形态不图1左上腹分叶状稍低回声实性肿块规整,CDFI:肿块周边及内部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走行纡曲,分布杂乱,其中多为动脉样血流信号。腹腔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子宫黏膜下肌瘤行膨宫泵和等离子电切术的配合要点。方法 对30例子宫黏膜下肌摘患者使用膨宫泵和等离子电切手术。结果 30例手术顺利.均1次完成切除,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住院5d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设备准备,术中正确摆放体位、熟练应用专科器械是护理配合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新药层出不穷。以抗生素为例,20世纪50年代临床用的抗生素只有青、链、红、氯四大素,现在常用临床的抗生素以有100多种,临床医生长期来忙与医疗任务,如何掌握新药信息,做到合理选药,合理用药,使药物的药理作用转化为治疗效应,已成为临床医生日益关心的问题。1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1.1常规固定方案长期以来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资料,正式或非正式采用抗生素治疗方案。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由于对致病菌针对性不强,以致延误治疗。1.2抗生素在选择中存在问题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0.
The locations of the three disulfide bonds of eclosion hormone (EH) isolated from Manduca sexta were assigned by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rmolysin fragments and by comparison of a key heterodimeric fragment to regiospecifically synthesized parallel and antiparallel isomers. We elucidated the complete structure of Manduca EH as a 62-residue peptide which has three disulfide bonds between Cys14-Cys38, Cys18-Cys34, and Cys21-Cys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