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63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256篇
内科学   216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58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46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99篇
  5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36篇
  1955年   27篇
  1954年   20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女性患恶性肿瘤的患者中,乳腺癌的病死率高居第1位。中医药在治疗乳腺癌的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提高综合疗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缓解不良反应,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及逆转多药耐药等达到抗乳腺癌作用。中药有效成分阻滞乳腺癌细胞的周期效果极其明显,通过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进程,诱导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已经成为抗乳腺癌药物的一个新方法。经Gap-phase期,即DNA合成后期(G2期)过渡到Mitotic期,即有丝分裂期(M期)的检查点,G2/M检查点是乳腺癌细胞存活或死亡的关键决定点。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多种调节途径,影响乳腺癌细胞发生G2/M期阻滞,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达到抗乳腺癌作用。因此文章对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归纳,较系统地阐述G2/M期相关调控分子的研究进展,同时梳理了生物碱、多糖、萜类、黄酮类、皂苷类及其他中药有效成分诱导人乳腺癌细胞G2/M期阻滞的方式及途径等的研究。通过对不同中药的有效成分诱导乳腺癌细胞G2/M期阻滞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中药有效成分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进展,探讨中药有效成分通过诱导乳腺癌细胞G2/M期阻滞抑制乳腺癌增殖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抗乳腺癌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近年来某军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外照射剂量水平和分布,查找薄弱环节,提高防护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方法,对2009-2012年某军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4年人均年剂量为0.59 mSv,与往年相比有很大降低;不同工种的剂量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介入治疗、核医学、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介入治疗是集体年剂量的主要贡献者,虽然其人均年剂量有下降趋势,但年剂量超过5 mSv的人数随监测人数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结论某军区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但仍有部分放射工作者剂量偏高,还需加大监督力度,增强防护意识,改善防护条件。  相似文献   
63.
本文基于执业医师考试管理较为成熟,其管理依据为《执业医师法》体系较为完善的原因.两者同属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比研究、探讨当前执业药师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64.
郎红  吴松权 《中草药》2015,46(20):3071-3078
目的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FPS)是调控黄芪甲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为该基因外源表达选择合适的宿主,进而为提高黄芪甲苷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长白山膜荚黄芪为植物材料,克隆了FPS基因的编码序列。运用EMBOSS及Codon W等在线软件分析了FPS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并将其与玉米、青蒿等7种植物FPS基因及大肠杆菌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进行比较。结果膜荚黄芪FPS基因偏好于以A或T碱基结尾的密码子,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基因组共有22个密码子存在差异。结论进一步提高膜荚黄芪F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需对其密码子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MR序列及常规序列在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7名志愿者行MR常规序列及UTE序列腰椎成像,分析UTE序列显示的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TE序列成像中,椎体软骨终板显示为非钙化性软骨终板及钙化性软骨终板。L1~S1各节段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分型、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与MR常规序列比较,UTE序列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腰椎间盘软骨终板分层及其损伤,且软骨终板损伤与腰椎退变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根据肾囊肿的部位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以提高单纯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8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全身情况、囊肿位置及囊肿大小等特点与成功治疗肾囊肿的相关性。结果接受经皮穿刺引流并反复注射无水乙醇或联合生物蛋白胶的患者225例,接受经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生物蛋白胶治疗的患者158例,接受输尿管镜下内切开引流术者15例。其中有效率99.5%,治愈率94.0%,无其他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化学性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应根据肾囊肿部位、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维生素D滴剂治疗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缺乏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10至2019-09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的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缺乏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组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维生素D滴剂,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每天发作次数评分、每天发作时间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6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每天发作次数评分、每天发作时间评分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5-(OH)维生素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平均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59.43±10.08)nmol/L]与对照组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30.19±9.60)n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OH)维生素D含量缺乏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维生素D滴剂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肥胖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2011年在我院行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59例,并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和肥胖组(BMI≥28)。比较三组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结果: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3%、90.9%和89.7%,其他指标如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率、止痛药使用率、术后发热率等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CNL治疗肥胖患者肾结石可取得同治疗正常体重患者类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设计中X轴方向不同铅门大小的剂量学差异,探讨鼻咽癌VMAT设计中最优的铅门固定大小。方法:在Eclipse 11.0计划系统中采用5种铅门固定方法分别对10例鼻咽癌患者设计放疗计划,比较5种计划得到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以及机器跳数。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5种固定铅门技术得到的靶区D95、Dmean和HI等剂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铅门在X2方向全关(FJ1)计划组的CI好于其他计划组(t=-2.97~-1.06, P<0.05);FJ1计划组得到的脊髓Dmax、左右侧腮腺、喉以及口咽的V30和Dmean等剂量学参数均优于其他计划组(t=-5.83~1.14, P<0.05),而对于脑干、耳蜗和颞叶等器官,5种固定铅门技术无明显差异(t=-0.99~2.99, P>0.05);FJ1计划组的机器跳数高于其他计划组(t=8.15~8.86, P<0.05)。结论:5种铅门固定技术均能满足临床要求,而FJ1计划组能够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照射剂量,但同时增加了机器跳数,增加了照射时间;而铅门在X2方向从半开到全关(FJ2)计划组相比于FJ1计划组对于器官的保护较差,但提高了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