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34篇
  免费   18178篇
  国内免费   12203篇
耳鼻咽喉   1852篇
儿科学   2110篇
妇产科学   2587篇
基础医学   23364篇
口腔科学   3421篇
临床医学   24966篇
内科学   28637篇
皮肤病学   2490篇
神经病学   10040篇
特种医学   70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19776篇
综合类   30554篇
现状与发展   43篇
一般理论   24篇
预防医学   12975篇
眼科学   4980篇
药学   20702篇
  196篇
中国医学   11417篇
肿瘤学   16183篇
  2024年   759篇
  2023年   3093篇
  2022年   8087篇
  2021年   10203篇
  2020年   7665篇
  2019年   6660篇
  2018年   6971篇
  2017年   6399篇
  2016年   6080篇
  2015年   9216篇
  2014年   11190篇
  2013年   10432篇
  2012年   15174篇
  2011年   16349篇
  2010年   10456篇
  2009年   8025篇
  2008年   10641篇
  2007年   10094篇
  2006年   9684篇
  2005年   9398篇
  2004年   6074篇
  2003年   5483篇
  2002年   4587篇
  2001年   3771篇
  2000年   3932篇
  1999年   4034篇
  1998年   2387篇
  1997年   2429篇
  1996年   1854篇
  1995年   1806篇
  1994年   1573篇
  1993年   953篇
  1992年   1321篇
  1991年   1168篇
  1990年   944篇
  1989年   891篇
  1988年   793篇
  1987年   657篇
  1986年   487篇
  1985年   424篇
  1984年   204篇
  1983年   173篇
  1982年   103篇
  1981年   140篇
  1980年   87篇
  1979年   114篇
  1978年   60篇
  1977年   55篇
  1976年   42篇
  1974年   6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前列腺癌去雄激素治疗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去雄激素治疗前列腺癌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2006年1月112例去雄激素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者中,97例完成了不良反应的调查。随访3-36月,去雄激素治疗后潮热、性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发生率分别为46%、75%、4%;患者潮热、精神疲乏、四肢乏力、纳差症状明显加重(P<0.05);性功能明显减退(P<0.05)。12例潮热症状严重者使用抗抑郁药博乐欣(25mg,tid)1-2周症状减轻。7例有骨转移性疼痛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应用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每45d一次,骨痛症状缓解。结论去雄激素对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博乐欣可减轻患者潮热症状,唑来膦酸可预防和治疗去雄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并发症。  相似文献   
92.
开放手术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溶核失败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开放手术观察分析椎间盘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原因。方法 收集溶核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 术中见45例硬膜外脂肪完全消失,43例髓核未见溶解,2例髓核溶解呈糊状但未被吸收,21例伴有侧隐窝狭窄,15例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20例黄韧带增厚,2例椎管骨性狭窄,14例突出物钙化。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间隙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粘连、椎管狭窄、突出物钙化等,不是溶核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3.
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性截瘫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前路减压内固定优越性以及Z-plate系统的优点。方法 采用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25例。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7个月。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1~3级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植骨融合。结论 前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4.
Abstract Several statistical models that have been suggested in the periodontal literature for describing longitudinal attachment level changes, such as the gradual loss, single-burst, multiple-burst, and random walk models as well as other model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re compared by their power to predict future attachment loss. The data used in this analysis is from 1061 sites of 8 subjec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eriodontal disease, monitored monthly for about a year. This study found that none of the suggested models could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 the naive mean predictor, which predicts the future attachment level from the past mea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no single model, such as the burst, gradual, or random walk, together with measurement error can fully explain the variation in the dat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course of one year, the attachment level change may not follow the same model. Consequently, a model that fits well to past data cannot be accurately extended to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5.
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 ,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用抗人CD3、CD4、CD8、IFN γ及IL 4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CD8+细胞数Th1、Th2、Tc1、Tc2细胞数以及CD4+/CD8+、Th1/Th2、Tc1/Tc2比值。结果 贫血组患者 ,外周血CD3 +细胞和CD8+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1) ,CD4+/CD8+比例倒置 (P <0 .0 5 ) ;Tc2细胞明显增加 (P <0 .0 5 ) ,Tc1/Tc2比值降低(P <0 .0 5 ) ,治疗后血象恢复的患者各增高的亚群细胞均有所恢复 ,接近正常。结论 在获得性纯红再障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 ,其中主要是CD8+细胞 ,而在CD8+细胞中 ,是Tc2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治疗有效的患者 ,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 ,提示以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获得性纯红再障的治疗。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运用通瘀注射液在非直视下经输卵管盆腔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EMs)的治疗作用 ,探讨活血化瘀法对EEMs的作用机理及此给药法的优势。方法 将临床治疗的EEMs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瘀注射液组 )和对照组 (丹那唑组 ) ,疗程各为 3个月。用药前后测定下列指标 :临床症状与体征、内分泌激素、血液流变学、癌抗原 12 5 (CA12 5)和子宫内膜抗体 (EMAb)的阳性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血液粘滞度和红细胞压积、CA12 5和EMAb的阳性率均降低 ,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和孕激素 (P)的含量均受到调节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而治疗组对内分泌的调节能力弱于对照组 ,但作用柔和、均衡。结论 通瘀注射液对EEMs的作用是通过清除月经时异位内膜的瘀血、水肿、改善微循环及组织供氧、调节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紊乱而实现的 ,与丹那唑相比其副作用小、并以治本为主。盆腔给药法则可使药物直达病灶 ,见效快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与其代谢酶细胞色素P4 5 0 2D6 (cytochromeP4 5 02D6 ,CYP2D6 )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 88例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和 96例健康对照者作病例 -对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 8周 ,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 tiveandnegativesymptomscale ,PANSS)评分评价利培酮疗效。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CYP2D6exonⅠ的C188T位点突变进行检测 ,分析利培酮临床效应与其主要代谢酶CYP2D6 /C188T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上海地区人群的CYP2D6 /C188T突变率(弱代谢型 )为 36 .3% ,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 =1.15 ,df=2 ,P >0 .0 5 ) ,两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78,df=1,P >0 .0 5 )。进行性别及有否家族史分组后分析 ,亦无差异存在 ,且CYP2D6 /C188T突变与利培酮临床效应之间并无相关性 (χ2 =1.12 ,df=2 ;χ2 =0 .0 3,df=1,P >0 .0 5 )。结论 未发现中国人CYP2D6 /C188T多态性与利培酮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
99.
100.
重症肌无力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免疫学机制。对382例MG患者在漏尼松中剂量冲击,小剂量维持疗法治疗前后,检测酰胆碱受体抗炎(AchRab),突触前膜抗体(PsMab),单个核细胞亚群(PBMC),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β2-微球蛋白(β2-m),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MG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前后多项免疫指标有显著性的变化。为泼尼松治疗MG提供了评定疗效的免疫学指标,进一步阐明了MG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