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06篇
  免费   3092篇
  国内免费   1924篇
耳鼻咽喉   269篇
儿科学   353篇
妇产科学   203篇
基础医学   2787篇
口腔科学   727篇
临床医学   3525篇
内科学   3697篇
皮肤病学   270篇
神经病学   1338篇
特种医学   11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721篇
综合类   6261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887篇
眼科学   609篇
药学   3068篇
  43篇
中国医学   1967篇
肿瘤学   2077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31篇
  2022年   1161篇
  2021年   1485篇
  2020年   1134篇
  2019年   793篇
  2018年   883篇
  2017年   974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1294篇
  2014年   1676篇
  2013年   1686篇
  2012年   2744篇
  2011年   2848篇
  2010年   2198篇
  2009年   1723篇
  2008年   2006篇
  2007年   1774篇
  2006年   1586篇
  2005年   1443篇
  2004年   1053篇
  2003年   903篇
  2002年   728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36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4篇
  1969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温缺血时间与同种心脏瓣膜细胞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具脑外伤死亡的健康男性的心脏的60个同种主动脉、肺动脉瓣叶分为6组进行实验。经不同的温缺血时间灭菌并经过3个月的液氮深低温保存后,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测定细胞活性,同时行组织块贴壁培养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温缺血时间在12小时以内,细胞活性为93.49±2.35%,较对照组无明显下降。灭菌24小时,细胞活性为89.82±3.5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并且可见形态上改变;冷冻后细胞活性进一步下降,但下降幅度减低,冻存3年后活细胞仍占80%。结论为:温缺血时间对细胞活性有影响,时间延长与活性的下降成正相关。因此温缺血时间应控制在12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22.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从pKS(-)HTH_1切下全长为1.9 kb的人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在T_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_3的EcoR Ⅰ位点,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_3HTH_1,该质粒转染COS-7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证实酪氨酸羟化酶在其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3.
苯作业工人白细胞降低者的总估校正现患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乡镇工业苯作业工人4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的间隔半年的两次数据,应用俘获再俘获法,计算其白细胞降低者的总估校正现患率(ACPR)。结果苯接触组为36.8l%(29.14%~44.48%),对照组为12.71%(7.20%~18.22%)具有显著差异,其相对危险度为2,9。用常规法求得的4次检出率分别是:苯接触组为26.37%,18.73%,27.93%,36.76%;对照组为6。85%,7.38%,7.94%,15.00%。均在其ACPR之95%可信限内,可见ACPR计算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值得推广。对于稳定的人群,可用其每年一次的健康监护资料计算ACPR。  相似文献   
24.
A technique for transperineal high-dose-rate (HDR) prostate brachytherapy and needle biopsy in a standard 1.5 T MRI scanner is demonstrated. In each of eight procedures (in fou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to high risk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four MRI-guided 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ies were obtained followed by placement of 14-15 hollow transperineal catheters for HDR brachytherapy. Mean needle-placement accuracy was 2.1 mm, 95% of needle-placement errors were less than 4.0 mm, and the maximum needle-placement error was 4.4 mm. In addition to guiding the placement of biopsy needles and brachytherapy catheters, MR images were also used for brachy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Because 1.5 T MR images are directly acquired during the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dependence on deformable registration is reduced and online image quality is maximized.  相似文献   
25.
导航在长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述透视导航技术在长骨干(股骨和胫骨)骨折,特别是在术中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中的应用。探索在导航条件下术中应用髓内钉图像库开展远端交锁固定的可行性。此外,医用机器人的开发旨在被进一步用来改善手术程序的精确性。方法导航手术下,55例行股骨远端交锁钉固定和36例行胫骨远端交锁钉固定。其中13例术中应用图像库开展远端交锁固定。结果远端交锁固定成功率为97%。结论透视导航在长骨干骨折术中,使远端髓内交锁钉固定成功率增高。图像库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和手术人员的X线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6.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26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经验。方法 对2002-2004年连续收治的2260例胆囊、胆道系统疾病实施微小切口手术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260例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无一例因手术原因死亡;术后无残留小胆囊;无胆汁漏及腹腔脓肿,亦无伤口全层裂开及切口疝形成。结论 该术式损伤小、局部显露清楚、不易发生副损伤,可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特殊情况下可随时改变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7.
Konstam  M.  A.  Neaton  J.  D.  Poole-Wilson  P.  A.  宁宁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1):7-28
背景: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以改善心衰(HF)患者的预后和症状。在ELITEⅡ研究中,比较了氯沙坦和卡托普利对心衰患者死亡率、发病率以及功能状态方面的作用。方法和结果:总共3152例年龄≥60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射血分数≤40%的HF患者入选研究,接受氯沙坦50mg1次/d或卡托普利50mg3次/d。判断预后的指标包括:全因或HF相关的死亡、住院和停止治疗;NYHA分级的变化;生活质量(QoL)。各治疗组问HF相关预后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NYHA分级得到了相似的改善(P〈0.01)。观察1856例患者的QoL发现,1343例患者至少存活1年以上;两组中1年存活者的QoL均得到了改善(与基线相比,P〈0.001)。  相似文献   
28.
10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改良式宫腔纱布填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改良式宫腔填塞治疗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对我院手术室常规使用大尾纱行子宫下段胎盘附着面出血,填塞压迫止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行子宫下段纱布填塞疗效明显,出血量400~600ml,均未输血,生命体征平稳,无产褥感染和晚期产后出血。结论子宫下段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9.
慢性多发性肌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多发性肌炎的发病机制、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慢性多发性肌炎患者临床表现、肌酶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总结肌肉病理学特征。结果慢性多发性肌炎以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血清酶谱轻-中度增高,肌电图以肌源性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为灶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与再生肌纤维共存。结论临床特点结合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慢性多发性肌炎的诊断,多数患者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0.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的特点与规律,提高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9月~2004年1月我院经X线、CT、MRI及手术证实的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65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低位胸椎组(T10-T12L1)43例,高位腰椎组(L1-2-L2-3)16例,多节段突出组6例。结果躯体感觉障碍89.2%(58/65)和下肢无力83.1%(54/65)是最多见的症状。9.2%(6/65)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47.7%(31/65)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43.1%(28/65)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仅3例为单根神经根损害,其余表现为多根神经或马尾神经的损害。腰背痛44.6%(29/65)和下肢无力40.0%(26/65)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低位胸椎间盘突出以混合性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58.1%(25/43),易导致行走障碍、足下垂、下肢肌张力升高和病理征阳性;而高位腰椎间盘突出则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占93.8%(15/16),易造成腰背、下肢疼痛及马尾神经损害。结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广泛、体征多样,当临床上存在以下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①大腿前方、外侧或腹股沟部位出现感觉障碍者;②下肢无力,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减退者(如足下垂);③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范围广泛、不规则,缺乏根性分布特征者;④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或虽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但难以用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解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