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438篇 |
免费 | 6901篇 |
国内免费 | 45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25篇 |
儿科学 | 1002篇 |
妇产科学 | 790篇 |
基础医学 | 9851篇 |
口腔科学 | 1388篇 |
临床医学 | 8732篇 |
内科学 | 11585篇 |
皮肤病学 | 1418篇 |
神经病学 | 3943篇 |
特种医学 | 396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7989篇 |
综合类 | 12067篇 |
现状与发展 | 28篇 |
一般理论 | 7篇 |
预防医学 | 5359篇 |
眼科学 | 2351篇 |
药学 | 8671篇 |
67篇 | |
中国医学 | 3936篇 |
肿瘤学 | 68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9篇 |
2023年 | 973篇 |
2022年 | 2470篇 |
2021年 | 3446篇 |
2020年 | 2478篇 |
2019年 | 2278篇 |
2018年 | 2458篇 |
2017年 | 2328篇 |
2016年 | 2461篇 |
2015年 | 3696篇 |
2014年 | 4582篇 |
2013年 | 4542篇 |
2012年 | 6640篇 |
2011年 | 7035篇 |
2010年 | 4664篇 |
2009年 | 4019篇 |
2008年 | 4992篇 |
2007年 | 4704篇 |
2006年 | 4453篇 |
2005年 | 3924篇 |
2004年 | 2968篇 |
2003年 | 2976篇 |
2002年 | 2473篇 |
2001年 | 1681篇 |
2000年 | 1406篇 |
1999年 | 1266篇 |
1998年 | 820篇 |
1997年 | 720篇 |
1996年 | 619篇 |
1995年 | 559篇 |
1994年 | 535篇 |
1993年 | 358篇 |
1992年 | 379篇 |
1991年 | 345篇 |
1990年 | 294篇 |
1989年 | 270篇 |
1988年 | 178篇 |
1987年 | 195篇 |
1986年 | 149篇 |
1985年 | 101篇 |
1984年 | 59篇 |
1983年 | 43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19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8篇 |
1973年 | 10篇 |
197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心肌炎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30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检测,并与22例健康儿童对照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为632.56±293.45U/ml,在急性期病人中,病程小于1个月者与病程2~6个月者血清sIL-2R无显著性差异。当病毒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的迁延不愈,血清sIL-2R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sIL-2R升高可使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受体抑制,从而进一步加重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结论动态观察血清sIL-2R水平对判定病情变化和预后有意义,亦可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 ,探讨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 ,分析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生化成分和活性变化 ,同时观察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组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减少 ,磷脂酰胆碱 (phosphatidylcholine ,PC)和磷脂酰乙醇胺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分别是 (19 9± 1 7) %和 (36 8± 2 7) % ,而正常组的PC和PE分别是 (2 5 7± 2 1) %和 (43 7± 3 8) % ,P值均 <0 0 0 1。模型组最低表面张力 (minimumsurfacetension ,γmin)为 (18 5± 2 4 )mN/m ,比正常组 (7 6± 0 8)mN/m升高 ,P <0 0 0l。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 ,PC和PE增高 ,分别为 (2 3 3± 2 2 ) %和 (42 5± 3 6 ) % ,γmin降低 ,为 (11 8± 2 3)mN/m。结论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生化成分明显减少 ,活性减弱 ,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确定老年性痴呆患者 (seniledementiaoftheAlzheimer′sdisease ,AD)有无周围性听功能障碍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声导抗、听觉脑干反应检测AD患者 43例 ,健康老年人 50例 ,评定受试者测听可信度 ,统计测试结果 ,并将上述结果同受试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ini mentalscaleofequastionnaire ,MMSE)得分进行对照分析 ,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受试者两耳间周围听力差异无显著性 ,以右耳听力结果 ( x±s)进行统计。AD组纯音听阈为 (2 6 3± 8 5)dBHL和 (2 9 1± 8 7)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5 5± 5 5) % ;对照组纯音听阈为 (2 3 2± 1 0 6)dBHL和 (2 6 2± 1 1 8)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7 6± 6 8) %。虽然AD组周围听功能检查结果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测听可信度、声导抗和ABR阈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老年性痴呆患者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与老年聋相似 ,其周围听功能障碍与MMSE认知量表得分无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方法:对手术病理确诊的84例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65例男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女性肺癌患者平均年龄(59.2 ± 12.2)岁,与男性组相仿;女性组咯血发生率较低(P < 0.05),肿瘤分布多为周围型,并以腺癌为主(P < 0.05),烹饪组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烹饪组(χ2 = 10.2,P = 0.001)?结论: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不少见,以周围型?腺癌为主,并与烹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本实验采用大豆、芝麻、葵花籽3种固体脂类培养基,培养80例花斑癣患者皮损鳞屑,并与相应的豆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培养基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固体脂类培养基培养的阳性率、菌丝出现率、菌落生长速度均优于相应的油类培养基。根据本地区特点,大豆、芝麻及葵花籽来源丰富,以此制备的固体脂类培养基表面无易浮动的油类,便于存放及延长保存时间,且培养效果良好。故可考虑代替油类培养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视网膜下液生长因子含量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4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PVR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其TNF,FGF,TGF-β,EGF的含量。结果 PVR患者视网膜下液中TNF,EGF,F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EGF,FGF浓度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下液中TNF,EGF浓度各组高于血浆中TNF,EGF浓度, 相似文献
997.
干眼症结膜印迹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 (CIC)在干眼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45人 90眼正常组和 80人16 0眼实验组除采用泪液分泌实验I(S -I-T)、泪膜破裂时间 (BUT)、虎红染色 (RBS)及荧光素染色 (FLS)计分等常用眼表泪功能检查外 ,重点采用CIC ,通过观察结膜上皮细胞情况及杯状细胞数来了解正常眼、干眼的泪膜粘液层的情况。结果 :印迹细胞学分级及杯状细胞数组间均有显著的差异 ,正常组分级主要集中于 0级 ;非SS干眼组的分级主要集中于 1级和 2级 ;SS干眼组的分级主要集中于 2级及 3级。杯状细胞与虎红色计分呈负相关。结论 :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通过分级、观察杯状细胞数变化 ,了解泪膜粘液层的情况可用于区分正常人与干眼症患者并可了解干眼的病程变化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病例共191 例(279 只眼),行白内障术后3mo以上,随访视力、眼屈光度及并发症,计算测量误差及SRK-II公式误差。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 .5 者200 只眼,占71.7 % ;矫正视力< 0.1 者13 只眼,占4 .7 % - 眼轴越长,近视性眼底病变越重。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2 只眼(0 .7%) 。眼轴长度测量误差值平均为0.53mm ,SRK-II公式计算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为1.12D。结论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效果较一般人群差,且眼轴越长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SLCmRNA预测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SLCmRNART—PCR方法、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测2003—2006年间手术的35例胃癌病人的523个淋巴结。结果免疫组化和常规组织学检查发现325个淋巴结转移的标本,SLCmRNA测定均明显减弱,而SLC还发现14例(40%)胃癌可能有63个淋巴结(12%)存在隐匿性转移(SLCmRNA表达减弱,但免疫组化和常规组织学检查未证实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腺癌微转移发生率高于高分化腺癌。结论将淋巴结的SLCmRNA与细胞角蛋白特殊免疫染色以及常规组织学检查结合起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胃癌病人的预后和复发概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居民甲状腺疾病知晓率及年龄分布的差异, 分析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尿碘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2013年5月采用横断面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1 995名常住居民, 其中健康成年人1 906名, 年龄18~84岁, 平均(46.3±14.2)岁, 男性占30.4%, 女性占69.6%。采集一次性随机晨尿10 ml测定尿碘, 静脉血测定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 (1)调查居民中新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213例(11.2%, 其中女性占78.4%),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者占2.7%, 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者占8.5%;TgAb阳性率为23.2%, TPOAb阳性率为16.6%;人群尿碘M=134.5 μg/L, 人群中碘缺乏占32%, 碘适宜占58%, 碘过量占10%;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其尿碘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将人群划分18~、45~和≥60岁3个年龄组, 则显示随年龄增长TSH水平有明显差异, 且女性高于男性(P<0.001);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 TSH水平为抗体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0 1)。(3)≥60岁与<60岁人群比较, 甲减患病率显著增加(P=0.008), 但甲亢患病率无明显差别, 抗体阳性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乌鲁木齐市社区居民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与尿碘水平无明显相关, 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男性, 抗体阳性组TSH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 老年人群甲减患病率显著增高, 应对该人群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