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58篇
  免费   3795篇
  国内免费   3042篇
耳鼻咽喉   354篇
儿科学   670篇
妇产科学   626篇
基础医学   5502篇
口腔科学   704篇
临床医学   5868篇
内科学   7277篇
皮肤病学   461篇
神经病学   2771篇
特种医学   13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4875篇
综合类   6767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2673篇
眼科学   1210篇
药学   4419篇
  31篇
中国医学   1855篇
肿瘤学   3725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668篇
  2022年   1712篇
  2021年   2185篇
  2020年   1595篇
  2019年   1532篇
  2018年   1596篇
  2017年   1373篇
  2016年   1280篇
  2015年   1912篇
  2014年   2382篇
  2013年   2152篇
  2012年   3218篇
  2011年   3444篇
  2010年   2054篇
  2009年   1682篇
  2008年   2329篇
  2007年   2361篇
  2006年   2226篇
  2005年   2238篇
  2004年   1521篇
  2003年   1473篇
  2002年   1247篇
  2001年   1104篇
  2000年   1122篇
  1999年   1227篇
  1998年   654篇
  1997年   713篇
  1996年   528篇
  1995年   478篇
  1994年   411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365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238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68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17篇
  1974年   18篇
  197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whether cyclosporine‐A (CSA) levels have an impact on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T‐cell replete haploidentical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We analyzed 140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had been given T‐cell replete haploidentical allo‐HSCT in our institut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SA concent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llo‐HSCT on clinical outcomes, such as hematopoietic recovery, acute graft vs host disease (aGVHD), infection,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The median concentrations of CSA in the blood in the 1st, 2nd, 3rd, and 4th week after allo‐HSCT were 218, 235, 263, and 270 ng/mL,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46%, 40%, 27%, and 18% of the patients had CSA blood levels below 200 ng/mL during those weeks. In total, 39 patients developed aGVHD (grade II‐IV), for a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27.8%, at a median of 32 days. Patients having a low CSA concentration (below 200 ng/mL) in the 3rd week had a higher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grade II‐IV aGVHD (= .02). In additio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low CSA concentration (below 200 ng/mL) in the 3rd week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grade II‐IV aGVHD (= .02; odds ratio = 2.66; 95% CI, 1.15‐6.17). However, CSA levels during the first 4 weeks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atients’ hematopoietic recovery, infection, DFS, and OS. Our data indicated that adequate management of CSA levels during the peri‐engraftment period might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for those with T‐cell replete haploidentical allo‐HSCT.  相似文献   
992.
993.
不同治疗模式对不能切除的肝癌二期手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Fan J  Wu Z  T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0):745-748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经手术肝动脉结扎、置管化疗栓塞(HALCE)缩小后二期切除的疗效,并比较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4例HCC二期切除患者,分成TACE组及HALCE组.TACE组112例,行TACE1~7次(中位2.4).HALCE组92例,其中49例行HALCE,7例行HALCE+肝脏外放射治疗,36例行HALCE+导向内放射治疗.肿瘤缩小后予以切除.选择7个可能对HCC二期切除术后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随访至1999年6月,首次TACE及HALCE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5.7%、69.3%、56.5%及44.5%,切除肿瘤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88.5%、64.9%、51.9%及38.3%.TACE组及HALCE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4.7%、51.2%、40.8%和96.3%、73.9%、61.6%、45.2%,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肝硬化程度和肿瘤坏死程度(P<0.05).TACE组中肝硬化程度、缩小后肿瘤有无包膜及肿瘤坏死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而HALCE组各因素对预后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能一期切除的HCC缩小后应进行二期切除,且可获得满意疗效.而肝硬化程度、肿瘤坏死程度是影响肝癌二期切除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移植的异种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NI H小鼠到Wistar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前对供者分别用HO-1的诱导剂CoPP或HO-1的阻滞剂ZnPP进行处理,术后受者相应接受CoPP或ZnPP处理,部分受者同时接受环孢素A(CsA)处理,并设空白对照组和单用CsA组。分别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蛋白印迹杂交等检测移植心组织中HO-1、HO-1mRNA、凋亡蛋白酶-3以及信号传导与转录因子-3(STAT-3)的表达,测定心肌组织中HO-1的活性,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比较不同处理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单一接受CoPP者(CoPP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长于空白对照组及单一接受ZnPP者(P<0.01),但短于同时接受CoPP和CsA处理者(CoPP CsA组,P<0.01);CoPP组及CoPP CsA组HO-1、HO-1mRNA的表达及HO-1的活性均高于其余各组(P<0.01),其心肌细胞凋亡数和凋亡蛋白酶-3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STAT-3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CoPP诱导产生的HO-1可延长NI H小鼠到Wistar大鼠异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该作用可能与STAT-3激活、凋亡蛋白酶-3受抑制而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病区护士参与质量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实施前)单纯由护士长和质控员实施病区护理质量管理;2013年(实施后)全体护士参与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质控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将质控结果纳入护士当月绩效考核。结果全体护士参与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后,病区护理质量指标检查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升(均P0.01)。结论全体护士参与质量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6.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群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手术前后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群菌群差异.方法 结直肠癌手术病理证实患者15例按术前术后分组,对照组为正常人群15例.晨起排便,37℃培养,分别对各菌株进行鉴定,按平板活菌计数法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术前、术后组比较:术前、术后组大肠杆菌显著增加;双岐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减少.术前组与术后组比较:术后组大肠杆菌显著增加,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减少.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即存在大肠杆菌显著增加,双歧杆菌减少,术后更加明显.加强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易位的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能对结直肠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腹腔镜复杂肝切除手术技巧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利用腹腔镜下易于建立隧道的特点,通过在肝实质内重要管道附近建立隧道,快速安全地离断肝实质,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实施52例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右半肝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220±45)min,术中出血量为(210±92)ml;肝段切除手术时间为(100±35)min,术中出血量为(300±13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2)d,1例病人术后发生胆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9%。结论通过在肝实质内重要管道附近建立隧道可以安全快速地完成腹腔镜下复杂肝切除术,降低术中出血风险,是一种简便易行且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田七注射液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田七注射液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下称“慢肾衰”)肾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慢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田七注射液和肾安注射液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肾功能、血脂、内皮素、白介素-8、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48.57%,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纤维化、肾功能、脂质代谢明显改善(P<0.01或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内皮素、白介素-8显著降低(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提示:田七注射液能延缓CRF肾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调节脂质代谢和降低内皮素、白介素-8有关。  相似文献   
999.
颈椎后路一次性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突出一次性后路减压和髓核摘除的手术方法以及手术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经颈椎后路摘除椎间盘 38例。局麻、俯卧位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后 ,以病变间隙为中心 ,纵行切开硬脊膜 ,根据需要切断病变侧 2~ 3条齿状韧带 ,将脊髓轻轻向中线牵拉 ,摘除突出的髓核。结果 :38例中 35例获得平均 3年 2个月 (6个月~ 7年 10个月 )的随访 ,优 2 1例 ,良 11例 ,有效 3例 ,避免前、后路 2次手术 ,效果满意 ,但应选择好手术适应证 ,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对脊髓和神经根的牵拉以及对齿状韧带与神经根的辨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原核表达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10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人工合成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10编码基因并克隆入pUC57载体,酶切鉴定后,将PA10编码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中,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和低温条件下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验证产物;用HiTrap IMAC HP柱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以纯化获得PA10重组蛋白为抗原,常规程序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检测所制备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获得的PA10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最终获得了4株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G8?5A8?7B3? 9C9)?经体外炭疽毒素保护试验证实,其中1株单抗(7B3)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其保护率可高达96%?结论:本文成功构建并表达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PA10,制备了具有中和活性的抗PA单克隆抗体,为构建人源化的抗PA中和抗体奠定基础,从而有望用于炭疽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