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20篇
  免费   6666篇
  国内免费   4805篇
耳鼻咽喉   494篇
儿科学   610篇
妇产科学   598篇
基础医学   7419篇
口腔科学   1215篇
临床医学   8506篇
内科学   9948篇
皮肤病学   614篇
神经病学   3563篇
特种医学   22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6444篇
综合类   11154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4416篇
眼科学   1873篇
药学   6891篇
  39篇
中国医学   3457篇
肿瘤学   5223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1177篇
  2022年   2732篇
  2021年   3433篇
  2020年   2610篇
  2019年   2266篇
  2018年   2257篇
  2017年   2092篇
  2016年   1978篇
  2015年   2982篇
  2014年   3708篇
  2013年   3163篇
  2012年   4896篇
  2011年   5275篇
  2010年   3135篇
  2009年   2420篇
  2008年   3346篇
  2007年   3207篇
  2006年   3159篇
  2005年   3108篇
  2004年   2029篇
  2003年   1973篇
  2002年   1634篇
  2001年   1395篇
  2000年   1433篇
  1999年   1639篇
  1998年   1003篇
  1997年   966篇
  1996年   698篇
  1995年   643篇
  1994年   643篇
  1993年   395篇
  1992年   564篇
  1991年   426篇
  1990年   389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317篇
  1987年   257篇
  1986年   217篇
  1985年   181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64年   7篇
  193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体外血脑屏障氧糖剥夺模型中对神经细胞的影响,探讨rt—PA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Transwell培养小室为支架,构成以人血管上皮细胞为基础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利用厌氧培养箱及无糖培养液,建立体外缺血缺氧模型;在体外缺血缺氧模型基础上,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培养神经细胞,并在缺血缺氧条件下,使用MTT法进行检测不同剂量rt—PA对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分别在氧糖剥夺实验(OGD)及非0GD条件下,在不同rt—PA药物的浓度作用下,低浓度(0.3125ug/mL)对非0GD条件下神经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OGD条件下,低浓度(0.625ug/mL,0.3125gg/mL)对神经细胞同样具有保护作用。结论rt—PA可能对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存在保护作用,并与rt—PA的剂量相关,在0GD条件下,低剂量rt—PA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53抗体与P53基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并探讨P53基因治疗后血清P53抗体与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水平、肝内肿瘤情况以及Child-Pugh评分的关系,为原发性肝癌的P53基因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 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给予速溶表柔比星+今又生处理,分析行TACE半年后血清P53抗体水平与P53基因治疗效果以及具体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术后半年的低Child-Pugh评分组、低水平肿瘤标志组、高肝功能组的血清P53抗体水平高于相对应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②不同肝内肿瘤个数的血清P53抗体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小肿瘤组的血清P53抗体水平高于大肿瘤组(P<0.01);③血清P53抗体水平与AFP、CEA、AST/ALT、GGT/ALT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采用P53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且血清P53抗体水平与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具有相关性,可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B7-H3对Lewis肺癌(LLC)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只C57BL/6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悬液,建立皮下种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在瘤体附近皮下围绕瘤体分别注射多西他赛、B7-H3及多西他赛+B7-H3,以注射空质粒作为对照。注射后第1、3、7、14天测量肿瘤的大小,计算肿瘤的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B7-H3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12的水平。结果多西他赛和B7-H3均能分别抑制肿瘤的生长,两者联合则抑制作用增强,多西他赛组、B7-H3组及多西他赛+B7-H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98%、28.59%和4595%,上述处理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B7-H3组及多西他赛+B7-H3组肿瘤组织中B7-H3的表达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血清中IL-12的表达在B7-H3组及多西他赛+B7-H3组均较对照组水平升高(P<0.05)。结论 B7-H3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通过IL-12诱导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而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994.
中药大黄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延缓肾脏病的进展。通过讨论大黄通腑降浊在慢性肾衰竭的运用,探讨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有效成分及功效的影响,名老中医使用大黄治疗CRF的经验,大黄对CRF肾小球硬化信号通路的影响。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哪一种是治疗CRF的最佳药物;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煎煮多长时间才能发挥最大疗效;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现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不同煎煮时间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和大黄不同炮制品不同煎煮时间对CRF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P13K/Akt信号旁路的影响,为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成年居民就餐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经过数据清理,本研究共纳入171 040名调查对象。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就餐行为及肥胖率的差异。以是否肥胖为因变量,使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早、午、晚餐就餐行为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我国成年居民一日三餐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为3.3%。早、午、晚餐在外就餐比例分别为16.4%、21.4%、11.7%。午餐在家就餐、在外就餐和不吃午餐的男性肥胖率分别为13.2%、16.1%、15.9%,女性肥胖率分别为14.5%、9.8%、1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男性中,午餐或晚餐在外就餐者和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在家就餐者,女性午餐在外就餐与是否肥胖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晚餐在外就餐发生肥胖的风险低于在家就餐者。结论 我国成年居民不同餐次就餐行为存在差异,午餐在外就餐比例最高,晚餐在外就餐比例最低。男性午餐和晚餐在外就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较高;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吃午餐或晚餐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均较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分布特征。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其1982-2016年间病证结合治疗痰瘀互结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并建立数据库。经过资料规范统一化处理后,对痰瘀互结证疗效评价指标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分析。结果:①纳入108个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临床研究中,95.4%的Jadad评分≤3分,高质量文献只有5篇(≥4分)。②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中,理化指标出现频率最高(81.5%),其次是总体疗效(67.6%)、症状或证候计分(63.9%)、生存质量(13.9%)。③2011-2016年的临床研究中总体疗效出现频率较2000-2010年增加,其它指标呈下降趋势。④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种类数多为2种或3种,分别占52.8%和28.7%。⑤高脂血症和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的全部临床研究都将理化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症状或证候计分在冠心病、脂肪性肝病痰瘀互结证临床研究中出现的频率较乳腺增生病和高脂血症高。结论:目前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临床研究质量较低,疗效评价指标主要以替代指标为主。亟需提高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意识,同时积极探索更符合临床实际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更高的观察终点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热力学计算表明,H2,N2的过量有助于提高TiN的产率,但能耗也相应增加。为此考察了温度,流量,TiCl4携带量,混合方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增加,温度升高,TiCl4携带量增加,混合愈好,则产物粒径愈小。在此基础上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粒径为123-284nm的TiN超细颗粒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羌活酚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阿魏酸)和香豆素(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两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析法(HPLC-UV),为羌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Agilent Z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检测波长330 nm,进样量5μL,流速1 m L/min。[结果]两类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羌活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9.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Jianpi Qingre Huayu Recipe (健脾清热化瘀方, JQH) in curing gastric ulcer and to preliminarily probe into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of Pi (脾)-insufficiency and stasis-heat syndrome type were assigned to the treated group (30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20 patients). They were treated respectively with JQH and Ranitidine. At the same time, another group consisting of 20 healthy persons was set up for normal control. The clinical effect on gastroscopic fig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were observed. Changes of T-cell subsets and interleukin-8 (IL-8) in serum as well as IL-8 in mucosa around the gastric ulcer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y flow cytometry and ELISA. Results: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n gastroscopic figure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86.7% vs 80.0%) showed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the cure rate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in the former (50.0% and 20.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40.0% and 15.0%)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n TCM syndrome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96.7% vs 70.0%) showed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the cure rate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in the former (63.3% and 23.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ter (50.0% and 20.0%) respectively. Serum levels of CD3^+, CD4^+, CD8^+ got restored to normal range in the treated group after treatment but it was not so in the control group. IL-8 level in gastric mucosa was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bu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better. Cenclusien: JQH could effectively treat gastric ulcer and partly reduce its recurrence through improving patients' immun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总结适宜于社区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中医干预技术,并探讨其在社区应用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检索AD社区中医干预相关文献报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月),对AD社区中医干预的现有及可能的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AD社区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及应用策略。结果: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中药内服疗法、针灸推拿疗法、药膳食疗、气功、太极拳等运动疗法、情志疗法、五音疗法等中医适宜干预技术可以应用于社区轻度认知损害(MCI)及轻、中度AD的防治,建立健全的社区医疗机构-患者-社区老年人监护人员的AD社区中医干预模式是值得探索的。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指导、AD患者自我管理和监护人员协助的AD社区中医综合干预管理策略尚需在具体社区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