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14篇 |
免费 | 1759篇 |
国内免费 | 13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8篇 |
儿科学 | 157篇 |
妇产科学 | 248篇 |
基础医学 | 2252篇 |
口腔科学 | 483篇 |
临床医学 | 2708篇 |
内科学 | 2859篇 |
皮肤病学 | 128篇 |
神经病学 | 1129篇 |
特种医学 | 7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2294篇 |
综合类 | 3264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1169篇 |
眼科学 | 375篇 |
药学 | 1992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1138篇 |
肿瘤学 | 16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325篇 |
2022年 | 831篇 |
2021年 | 1084篇 |
2020年 | 754篇 |
2019年 | 661篇 |
2018年 | 684篇 |
2017年 | 602篇 |
2016年 | 584篇 |
2015年 | 920篇 |
2014年 | 1116篇 |
2013年 | 938篇 |
2012年 | 1429篇 |
2011年 | 1519篇 |
2010年 | 978篇 |
2009年 | 837篇 |
2008年 | 1028篇 |
2007年 | 996篇 |
2006年 | 945篇 |
2005年 | 924篇 |
2004年 | 674篇 |
2003年 | 631篇 |
2002年 | 600篇 |
2001年 | 450篇 |
2000年 | 507篇 |
1999年 | 564篇 |
1998年 | 328篇 |
1997年 | 292篇 |
1996年 | 249篇 |
1995年 | 242篇 |
1994年 | 163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44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67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9篇 |
1968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4年 | 3篇 |
193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阻断c-kit对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以及与Cajal间质细胞c-kit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新出生Balb/c小鼠,腹腔内隔天注射c-kit抗体(ACK2)100μg,共5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于小鼠出生后第10天观察小肠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情况并检测小肠肌条c-kit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阻断c-kit后小鼠小肠中未能明显观察到ICC分布,并且c-kitmRNA表达以及c-ki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阻断c-kit可导致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缺失,与ICCc-kit基因水平表达下调引起ICC发育受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92.
肝炎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和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形成血栓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形成血栓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3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单纯脾切除、脾切除加EVL或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病人132人,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脾脏的大小以及术后血小板的数量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将其中符合要求的112人分为三组,A组56人:术后未用抗凝、祛凝药;B组33人:术后在血小板>300×109/L时用抗凝、祛凝药; C组23人:术后早期应用抗凝、祛凝药。比较三组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与门静脉直径、脾脏的大小、脾脏的厚度、血清总胆红素以及术后血小板的数量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脾脏的大小和是否行抗凝祛凝治疗有关;A组、B组和C组门静脉系统发生血栓的人数分别为19人、9人和1人,发生率分别为33.9%、27.3%和4.3%,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A组和B组的差异无显著性(x2= 0.427,P=0.514),A组和C组的差异有显著性(x2=7.545.082,P=0.006),B组和C组的差异有显著性(x2=4.856,P=0.028)。结论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与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脾脏的大小和是否行抗凝祛凝治疗有关;早期、全身应用抗凝、祛凝药能有效的预防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3.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15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共施行套扎治疗287例次,平均每人1.8次.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完全消除者143例(91.7%),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术后主要不适有急便感或坠胀感51例(32.7%);术后痔块回缩不全8例(5.1%);无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表示满意者149例(95.5%),基本满意6例(3.9%),不满意1例(0.6%).结论RPH对轻中度痔疮不仅具有极好的疗效,而且无需麻醉和住院,操作简便,术后痛苦轻微,几无并发症,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构建基于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的小肠三维数字化模型,探讨其在减重手术前预测小肠长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3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中位年龄为25岁,年龄范围为24~44岁。患者术前均行腹部增强CT检查并构建小肠三维数字化模型。3例肥胖症患者中,2例行袖状胃切除术,1例行Roux-en-Y胃旁路术,根据手术时间将3例患者编号为1、2、3号。观察指标:(1)小肠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及术前预测小肠长度。(2)术中测量小肠长度及术前预测小肠长度与术中测量小肠长度的相对误差。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小肠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及术前预测小肠长度:3例患者均完成术前小肠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3例患者术前小肠三维数字化模型数据[小肠体积、10个(1~10)横截面面积、平均横截面面积及术前预测小肠长度]分别为1号患者:1312985 mm3,(174、154、143、172、345、213、357、173、382、154 mm2),227 mm2,578 cm;2号患者:1817224 mm3,(274、196、487、413、520、254、231、170、212、168 mm2),293 mm2,620 cm;3号患者:2183019 mm3,(320、408、281、222、194、219、188、419、326、235 mm2),281 mm2,777 cm。(2)术中测量小肠长度及术前预测小肠长度与术中测量小肠长度的相对误差:3例患者术中测量小肠长度分别为1号患者:570 cm;2号患者:600 cm;3号患者:780 cm。3例患者术前预测小肠长度与术中测量小肠长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40%、3.33%、0.38%。结论小肠三维数字化模型可预测减重手术前小肠长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女性患者留置导尿气囊导尿管最佳外固定方法.方法 将女性留置导尿患者60例按导尿先后顺序编号分组,单号为观察组(30例),双号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自制气囊尿管外固定囊固定导尿管,对照组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一侧大腿内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舒适度、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结果 留置尿管期间观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留置导尿管第5、7天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气囊尿管外固定囊用于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导尿管相关菌尿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双侧胸椎旁阻滞(bilateral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s,bTPVB)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TLE)中的应用及其对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拟行TLE的食管癌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和bTPVB复合全身麻醉(B组),每组35例;5例患者因术中输血、改为传统开放手术等原因而排除,最终G组和B组分别纳入32例和33例患者。两组均采用标准的全身麻醉,B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行右侧T7‐T8、左侧T8‐T9的两点椎旁阻滞。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记录PACU舒芬太尼和胸科ICU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药物的应用,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转入和转出PACU时镇静躁动评分、PACU停留时间、术后谵妄和术后48 h时肺功能,记录术后0、4、8、12、24、36、48 h静息和咳嗽时疼痛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累积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B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中硝酸甘油使用率、PACU舒芬太尼补救镇痛率、胸科ICU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时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降低(P<0.05),且G组低于B组(P<0.05)。G组术后0、4、8、12 h静息时和咳嗽时VAS评分均高于B组,且术后24 h时点咳嗽VAS评分亦高于B组(P<0.05)。B组术后4、8、12、24、36、48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均低于G组(P<0.05)。结论bTPV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TLE可减少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用量,缓解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术后肺功能,从而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初步评估经腹Sublay修补(transabdominal sublay, TAS)修复腹壁疝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从初步临床实践中总结其手术要点和适应证。
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等四家医院实施的21例中小型原发性腹壁疝和切口疝患者的资料,分析病例资料、疝的情况、手术细节和手术结果。
结果21例计划实施TAS修补的患者中,19例成功完成,另2例中转完成修补。手术中位时间120 min,术后48 h绝大部分患者仅存在轻度疼痛。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血清肿是最常见并发症(15.8%),都在6个月内吸收;1例复发。
结论初步结果表明,TAS修补对于治疗中小型原发性腹壁疝和切口疝是可行、安全、有效的;但手术耗时较长,实施手术的外科医师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但成功实施TAS可避免将补片放置入腹腔,患者术后恢复也更快。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0日至2019年9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应用生物补片(SIS)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进行一期修补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的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血清肿、补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Onlay修补16例,Sublay修补6例。仅1例(4.5%)出现SSIH(Onlay修补),术后疼痛以轻-中度为主,1周内基本回复正常,无血清肿、补片感染病例。Onlay与Sublay修补在SSIH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手术中加强筋膜缺损,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SSIH的发生率,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LSPDP)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4月行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83例胰体尾局部病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行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35例患者设为LSPDP组,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LDPS)48例患者为LDPS组。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LSPDP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优于LDPS组(P<0.05),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65个月,成功随访的80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或死亡病例。
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与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同样安全可行,且其具有保全脾脏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Changhe Hou Yangchun Zhang Shiming Yu Ziqing Li Qiyi Zhai Zhanchun Li Xibao Zhang Jianhong Xiao Puyi Sheng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3,37(5):95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