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08篇
  免费   5150篇
  国内免费   3316篇
耳鼻咽喉   406篇
儿科学   772篇
妇产科学   538篇
基础医学   4561篇
口腔科学   1038篇
临床医学   6113篇
内科学   5929篇
皮肤病学   436篇
神经病学   1733篇
特种医学   15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4085篇
综合类   9869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4139篇
眼科学   1206篇
药学   5399篇
  72篇
中国医学   3269篇
肿瘤学   3418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846篇
  2022年   1900篇
  2021年   2892篇
  2020年   2349篇
  2019年   1620篇
  2018年   1661篇
  2017年   1700篇
  2016年   1511篇
  2015年   2384篇
  2014年   2854篇
  2013年   2811篇
  2012年   3918篇
  2011年   4061篇
  2010年   2842篇
  2009年   2396篇
  2008年   2587篇
  2007年   2530篇
  2006年   2333篇
  2005年   2116篇
  2004年   1365篇
  2003年   1275篇
  2002年   970篇
  2001年   803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783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80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目的:观察表达mIL-18的重组腺病毒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AdmIL-18/BNL.CL2)经脾移植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小鼠经脾移植AdmIL-18/BNL.CL2,同时设LacZ病毒对照组(Ad-LacZ/BNL.CL2),BNL.CL2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2周后处死,留取血清,制备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肝组织匀浆液,提取肝组织总RNA。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腹腔Mφ和脾细胞培养上清、肝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含量;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以LDH释放法测定腹腔Mφ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用MTT还原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细胞培养上清及肝匀浆中,IL-18、IL-2、IFN-γ、TNF-α稔均高于其它对照组,而IL-4、IL-10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半定量RT-PCR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同时,实验组腹腔Mφ的杀伤活性和脾NK细胞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dmIL-18能有效转染至胎肝细胞并稳定表达mIL-18;AdmIL-18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经脾移植后,可显著提高肝脏、脾脏免疫细胞活性,活化腹腔Mφ,促进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62.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15年总结(附19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回肠膀胱术的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19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膀胱肿瘤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者 12 6例 (6 4.3 % ) ,浸润性膀胱癌 145例 (74.0 % ) ,移行细胞癌183例 (93.4% )。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 19例 (9.7% ) ,远期并发症 10例 (7.4% )。 135例随访 1~ 15年 ,平均 6 .6年 ,5年生存率 6 6 .2 %。 结论 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 ,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 ,长期随访显示其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低胆红素血症对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的不良影响并观察VitE的干预效果。方法 :从体检健康人群中有意选择 4 5例胆红素水平偏高者 (≥ 15 μmol/L)和 4 0例胆红素水平偏低者 (≤ 9μmol/L)作为研究对象 ,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 ,丙二醛 (MDA)及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 -LDL) ,并给低胆红素组每人每天口服VitE 10 0mg ,连续 2周 ,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与高胆红素组比 ,低胆红素组T -AOC明显降低 (P <0 .0 1) ,而MDA和Ox -LDL明显升高 (P <0 .0 5和P <0 .0 1) ,但低胆红素组补充VitE干预后 ,T -AOC显著升高 ,而MDA和Ox -LDL显著降低 (均P <0 .0 1) ,分别达到甚至超过了高胆红素组的相应水平。结论 :低胆红素血症可显著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 ,促进脂质过氧化 ,但这一不良影响可以通过补充VitE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64.
目的为抑制脑血栓形成,合成与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SSRE)形成三链DNA的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TFO)。方法设计TFO序列14条,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固相法合成TFO。硫代磷酸酯修饰在TFO的3'末端进行。应用电泳迁移分析(EMSA)观察寡核苷酸和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结果在设计合成的14条寡核苷酸中,与靶序列能形成三链DNA的TFO只有T21GTa、T14GTa和T15GTa,其Kd值分别为3.6×10-10、1.0×10-9和1.0×10-8(M),经硫代磷酸酯修饰后分别为:2.3×10-9、3.8×10-9和1.5×10-8。结论硫代磷酸酯修饰的T21GTa-ps、T14GTa-ps和T15GTa-ps能够与TF基因启动子SSRE的3个位点形成三链DNA。  相似文献   
65.
我们自1998年10月-2002年10月,运用自拟清肝泻胃降酶汤治疗病毒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反复异常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的疗效。方法:用西药疗法诱导月经来潮,中药人工周期治疗闭经。结论:本疗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7.
2005~2006年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6年江西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掌握各监测点钉螺消长情况。方法依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对各监测点钉螺孳生环境与可疑环境进行调查,比较两年的各项螺情指标。结果2006年12个监测点的有螺面积较2005年下降17.27%,但各监测点有螺面积下降幅度不相一致,有10个监测点查出有阳性钉螺分布;另外各监测点活螺密度、阳性螺密度也有较大波动。结论各监测点螺情依然严重,应加强控制钉螺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68.
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1],这是第一个针对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的指南,并提出了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概念.  相似文献   
69.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7例术前确诊为门静脉血栓形成者行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的门静脉内手术取栓、局部溶栓和门静脉狭窄/闭塞段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2例因小肠坏死、1例因肠腔明显狭窄而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结果 7例均治疗成功。术前腹痛、腹胀及消化道症状消失,腹水基本消失。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健在,无消化道出血。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门静脉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Monoclonal antibody 131I-COC183B2, developed in our laboratory and proved to fit for human treatment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or subcutaneously in 13 patients. In 8 cases with i.p. injection the disease corresponded with the image, i.e. 3 primary ovarian epithelial cancers showed positive images, 1 ovarian Krukenberg tumor was negative and the other 4 negative images included 1 uterine myoma and 3 ovarian teratomas. In the subcutaneous injection group, 4 cases had ovarian carcinoma, surgery and chemotherapy. Two negative images corresponded with the clinical status-in good health, another negative case had metastatic left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 due to ovarian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The last negative image in this group was a case of benign ovarian teratoma which was proved after surgery. The 1 positive case was waiting to be proved by a scheduled third operation. The computer scintigram calculation of T/NT was 5.35 to 13.7.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monoclonal antibody can be used for radioimmunoimaging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ovarian carcinoma, which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clinical staging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ut is also a good follow-up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