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445篇 |
免费 | 7488篇 |
国内免费 | 44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6篇 |
儿科学 | 1199篇 |
妇产科学 | 405篇 |
基础医学 | 4438篇 |
口腔科学 | 1585篇 |
临床医学 | 9333篇 |
内科学 | 6318篇 |
皮肤病学 | 681篇 |
神经病学 | 1421篇 |
特种医学 | 2848篇 |
外科学 | 6867篇 |
综合类 | 20817篇 |
现状与发展 | 22篇 |
预防医学 | 9850篇 |
眼科学 | 913篇 |
药学 | 9576篇 |
89篇 | |
中国医学 | 7187篇 |
肿瘤学 | 32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0篇 |
2023年 | 1025篇 |
2022年 | 2384篇 |
2021年 | 3044篇 |
2020年 | 2662篇 |
2019年 | 1461篇 |
2018年 | 1521篇 |
2017年 | 2056篇 |
2016年 | 1573篇 |
2015年 | 2963篇 |
2014年 | 3856篇 |
2013年 | 4902篇 |
2012年 | 6779篇 |
2011年 | 7201篇 |
2010年 | 6860篇 |
2009年 | 6115篇 |
2008年 | 6253篇 |
2007年 | 5987篇 |
2006年 | 5164篇 |
2005年 | 4093篇 |
2004年 | 2888篇 |
2003年 | 2382篇 |
2002年 | 1817篇 |
2001年 | 1581篇 |
2000年 | 1239篇 |
1999年 | 437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63年 | 7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12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探讨神经激肽-1受体(NK-1R)拮抗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损伤的作用,了解ANP时阻断该受体对肺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P组和拮抗剂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开腹后只翻动胰腺,ANP组和拮抗剂组胆胰管恒速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成ANP大鼠模型。拮抗剂组在制模成功后经尾静脉注射NK-1R拮抗剂spantide(0.001 25%)0.5 ml。检测不同时间点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LCP)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NK-1R的组织学定位。结果:ANP组6 h后肺组织MPO活性和LCP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持续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的各个时间点相比,拮抗剂组肺组织MPO活性和LCP没有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化检查显示,NK-1R的表达主要位于肺泡隔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及部分肺泡Ⅰ、Ⅱ型上皮细胞表面等处。结论:ANP时,P物质通过与NK-1R结合发挥作用,NK-1R拮抗剂阻断了P物质的作用路径,对ANP肺损伤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12.
213.
目的: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手段和预后,为该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59岁,因“诊断肺癌1年余,乏力1周”入院。查体,双胸廓对称,双肺语音震颤无增强,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根据既往史明确诊断为肺黏液表皮样癌。入院时胸部CT片提示右上肺纵隔旁见团块影,密度减低,CT值为29~43 Hu,胸膜边缘模糊,大小为68 mm×40 mm,增强后动脉期CT值为73 Hu,静脉期CT值为83 Hu。右肺门及纵隔可见淋巴结影。既往右肺肿物根治性切除术后,化疗后复发,且不能耐受继续化疗和靶向治疗,遂行CT引导下右肺肿物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明显缩小,密度减低,CT值为34 Hu,大小为23 mm×26 mm,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较前缩小。结论:肺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癌,可无明显阳性体征,高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易复发,化疗效果差,缺乏疗效确切的靶...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分次切除在皮肤病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0年来对498例皮肤病损患者接受分次切除治疗的观察和分析,评估了皮肤病损分次切除的疾病适应证、部位适应证、切口的合理安排和优缺点等。结果所有病例中切除次数为2次的病例457例,治疗时间5~13月,平均(8.06±3.45)月;3次及以上41例,平均(3.12±0.32)次,治疗时间12~21月,平均(13.76±1.34)月。术后随访6~13月,复发5例,其中色素痣3例,疤痕疙瘩2例。色素痣再次手术切除后无复发,疤痕疙瘩采取切除加放疗后无复发。结论分次切除在较大面积及特殊部位的皮肤病灶切除术中有其特有的优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msis,MS)是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其特点为病变时间的多发性和病变空间的多灶性。MS的发病率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即地域分布的差异,并与地理纬度有关。从赤道向南北半球延伸,越远离赤道,MS发病率越高。MS多在青春期发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迅速上升,至30岁左右到最高峰,随后发病率开始下降,至60岁以后发病率甚低。女性较男性多见,约(1.4~2.0):1。除年龄、性别及地理因素外,移民与MS的关系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16.
目的用外源性雌激素造成实验大鼠高雌激素状态,探讨高雌激素与经行抑郁的关系。方法选择3~4月龄成年未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利血平组、雌激素组,分别对每只动物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逐只建立动物动情周期档案,选择每只大鼠的动静期开始造模,每日上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连续3天。造成实验动物体内高雌激素状态,观察大鼠行为学及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并与利血平造成的经典抑郁模型进行比较,评价雌激素造模的成功。结果外源性雌激素可造成实验大鼠持续高水平的阴道角化细胞指数,升高血清E2水平、使中枢5-HT、DA浓度降低,导致动物行为学发生变化:敞箱试验中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清洁次数明显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和利血平组相比,改变的程度虽有差异,但变化的趋势却是一样的。说明在大鼠动情后期给予外源性的雌激素,可以造成实验大鼠出现抑郁状态。结论在大鼠动情期给予外源性雌激素可以导致动情后期大鼠出现抑郁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217.
服务营销理念在无偿献血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服务营销理念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服务营销的理念引入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包括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献血全过程护理、献血后回访等方面,创新和优化献血服务。观察应用此理念后2006年1-10月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固定献血者人数以及一次性献血400m1人数,并与2005年同期进行比较,观察服务营销理念应用的效果。结果在无偿献血护理中引入服务营销理念后献血反应发生率由开展前的1.798%下降至0.499%;一次性献血400ml人数占献血者比例由14.878%增加至57.055%;固定献血者比例由3.448%增加到10.7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服务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和降低献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并提高一次性献血400ml的人数,稳定和扩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218.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联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脾虚湿盛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脾虚湿盛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2组均应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加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后,评定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评价健康状态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表(KPS) 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
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食后
腹胀、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评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食后腹胀、食
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评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CEA、CA199值均较治疗前
下降(P<0.05),观察组CEA、CA199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
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低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四君子汤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脾虚湿盛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
明显,不但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病情进展,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观察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初始以胺碘酮150mg稀释后静脉注射,5~10 min注射完毕,必要时重复1~2个初始量,继以1~5 mg/min静脉维持3~7 d.观察16例SVT的疗效.结果 16例SVT均在静脉用药2h内得到控制,2h内静脉胺碘酮用量300~530(488.4±50.2)mg;24h内静脉用量980~1920(1460.3±406.5)mg,除注射局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外,未见低血压、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短期内经静脉大剂量应用胺碘酮治疗S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