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85篇
  免费   4878篇
  国内免费   2532篇
耳鼻咽喉   1039篇
儿科学   703篇
妇产科学   272篇
基础医学   2750篇
口腔科学   899篇
临床医学   5101篇
内科学   3569篇
皮肤病学   447篇
神经病学   891篇
特种医学   20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593篇
综合类   12233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595篇
眼科学   447篇
药学   5032篇
  66篇
中国医学   4957篇
肿瘤学   2392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663篇
  2023年   786篇
  2022年   1602篇
  2021年   1932篇
  2020年   1674篇
  2019年   963篇
  2018年   931篇
  2017年   1314篇
  2016年   929篇
  2015年   1736篇
  2014年   2248篇
  2013年   2785篇
  2012年   4120篇
  2011年   4383篇
  2010年   3795篇
  2009年   3386篇
  2008年   3571篇
  2007年   3302篇
  2006年   2792篇
  2005年   2101篇
  2004年   1559篇
  2003年   1270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869篇
  2000年   621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一个Fabry病家系的GLA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一个临床诊断的非典型Fabry病患者进行α半乳糖苷酶基因(GLA)进行突变分析。方法 抽取患者家系中4名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分段扩增位于Xq22的GLA基因的7个外显子,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 测序显示,男性患者GLA基因的第6外显子存在CGA301CAA(Arg301Gln)突变,该患者为带有突变基因的半合子,母亲为携带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哥哥及父亲为CGA301野生型的半合子。结论 对临床诊断的Fabry病患者及其亲属,进行GLA基因突变检测可以进行基因诊断,并有助于早期筛选出家系中的其他患者。  相似文献   
952.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IgG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式(FCM)检测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的特点及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FCM检测了47例ITP、13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0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18例其它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以及31例健康志愿者的PAIgG,并与ELISA竞争法检测结果比较。结果:FCM检测ITP患者PAIgG的平均荧光强度和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1例有峰形异常。ITP患者FCM检测的阳性率(87.2%)比ELISA法(83.0%)稍高,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5.1%。但两种方法都存在特异性不高的问题。结论:FCM检测PAIgG具有快速、简便和灵敏等特点,可作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实验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观察35例(A组)UAP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24、72 h血液中vWF和GMP-140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UAP患者30例(B组)和健康者30例(C组)作对照。vWF和GMP-140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含量,并随访术后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vWF在A、B组的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1),A组介入治疗后1 h进一步升高,持续至24 h(P<0.05),然后逐渐回落;B组术前与术后无显著改变。A、B组GMP-140的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介入治疗后在1 h即达峰值(P<0.01),然后迅速回落,72 h至术前水平;随访期内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57%vs14%,P<0.01)。结论UAP患者介入治疗后vWF、GMP-140在72 h内有动态变化,反映了PCI后冠脉内皮功能受损和血小板激活上述指标持续升高,可能是术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4.
【提要】 2006年7月在青海省治多县对1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测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4.5%(42/933)、ELISA的阳性率为8.2%(76/931),B超检查(结合血清学检测和临床表现判断)患病率为3.4%(33/979),其中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3.2%(31/979)和0.2%(2/979)。用剖检法检测高原鼠兔棘球蚴感染率为15.1%(14/93),其中1例病变脏器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石渠棘球蚴病。用ELISA检测粪便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犬粪为6.2%(12/193),狼粪为35.7%(5/14)。认为治多县为多种棘球蚴病混合流行区。  相似文献   
95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慢性缺血致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及形态学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分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都可喜对照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痴呆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记忆功能及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缺血组水迷宫表现同对照组、都可喜组及依达拉奉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依达拉奉组与都可喜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同时电镜观察结果也发现依达拉奉组及都可喜组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神经细胞病理改变较轻,且依达拉奉组线粒体及前膜突触小泡增多,代谢活动较都可喜组旺盛。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来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证明依达拉奉对慢性缺血致VD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56.
目的研制幽门螺杆菌(H.pylori)基因组DNA芯片。方法以H.pylori26695和J99作为模板,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所需要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片段。使用Genemachine点样仪进行点样,采用Cy3-dCTP或Cy5-dCTP以及Klenow片段标记H.pylori基因组DNA,并完成芯片杂交和数据读取。数据判断标准是标化后Cy3/Cy5比值(ratio)<0.5则认为不存在这一基因(记作0),若ratio值≥0.5则认为存在这一基因(记作1)。使用芯片重复性、信噪比以及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评估芯片质量。结果研制的H.pylori基因组DNA芯片共包括1 882个基因片段,相对应于1 636个ORF,其中H.pylori26695为1 549个,H.pyloriJ99为87个。信噪比(S/N)<2的基因点数约为10%。芯片的假阳性率分别为3.4%(H.pylori26695)和7.21%(H.pyloriJ99),假阴性率分别为0.27%(H.pylori26695)和0.24%(H.pyloriJ99)。芯片内点间重复率为98%,芯片间重复率为97%。结论成功制备了H.pylori基因组DNA芯片,所制备的芯片具有较高点一致性、信噪比和统计学重复性,为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H.pylori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工具。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鹅脱氧胆酸衍生物HS-1200诱导肝肿瘤细胞株凋亡及抑制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40、60及80p-M的HS-1200作用于肝肿瘤细胞株BEL7402,于作用后12、24及36h采用MTT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DNA梯状条带、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bcl-2、bax、细胞色素C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HS-1200可有效地抑制BEL7402生长,其作用随药物浓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呈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性;FCM结果表明,随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率显著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梯形条带,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为HS-1200可提升bax、细胞色素C及caspase-3的表达,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HS-1200对BEL7402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提升bax、细胞色素C及caspase-3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HS-1200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癌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958.
目的通过问卷式大样本病例调查,探讨炎症性肠病(IBD)致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40例确诊IBD患者及140例配对的健康个体调查,问卷包括遗传、吸烟的年限、牛奶摄入量、油炸食品摄入量和酒精摄入量等共14项内容,收回问卷后对结果进行COX回归分析,筛选出IBD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致病危险因素。结果COX回归分析提示牛奶摄入量、油炸食品摄入量、吸烟的年限在IBD致病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牛奶摄入、油炸食品摄入、吸烟可能是IBD的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9.
SHIP2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SH2结构域的Ⅱ型肌醇5’磷酸酶(SHIP2)通过其5’磷酸酶特异性水解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产生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负向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依赖性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使胰岛素诱发的蛋白激酶B、非典型蛋白激酶C及3-磷酸肌醇依赖的蛋白激酶1活性减弱,抑制骨骼肌及脂肪组织糖摄取和糖原合成,促进糖异生,抑制肝脏糖酵解,加重胰岛素抵抗。抑制内源性SHIP2蛋白表达,可能成为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治疗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经纤支镜取材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在经纤支镜抽吸物脱落细胞中survivin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NSCLC病例纤支镜抽吸物脱落细胞中呈高表达,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与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和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较单用脱落细胞学检测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提高。结论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脱落细胞学和survivin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