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6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625篇
耳鼻咽喉   179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845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956篇
内科学   993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356篇
特种医学   3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96篇
综合类   121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03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758篇
  12篇
中国医学   429篇
肿瘤学   5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制备鼠抗大肠杆菌CD多克隆抗体,方法:亚克隆CD基因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和pBV222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内,诱导表达并纯化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通过重组质粒的酶切筛选出重组阳性克隆,成功地表达和纯化出MBP-CD和6his-CD融合蛋白,用纯化的MBP-CD成功制备了鼠抗CD多克隆抗体,并用6his-CD和GST-CD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抗体的正确性,结论:应用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体内外CD基因的表达,为临床前和临床上深入开展CD基因的生物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95例肾病综合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性别、年龄、发病迁延时间、浮肿、蛋白尿、血尿、血压、尿素氮、血浆蛋白、血浆胆固醇、免疫球蛋白、补体C_3与激素反应及分型的关系。认为下列综合分析可做为判定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参考。难治性肾病多分布在7岁以上,激素治疗4~8周血浆蛋白尚未恢复,尿镜检反复出现红细胞及颗粒管型,血清r—球蛋白不低,而补体C_3降低,提示难治性肾病。各种感染常常是造成肾病综合心难以控制,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新生指标CD34、CD31、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 ,同时比较上述几种血管新生因子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 ,以便筛选出有效的临床预后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5 3例肝细胞肝癌的标本进行CD31、CD34、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的染色、计数 ,并用检测数据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染色的血管面积后发现 ,CD34与多种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 ;CD31与肝内门静脉浸润相关 ;vWF与肿瘤的TNM分期及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 ;CollⅣ与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 ;Lam与肝硬化及术中出血量呈负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正相关。PCNA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 在HCC中 ,CollⅣ、vWF、及CD31为肝细胞肝癌的有效血管新生及预后指标 ;Lam则与肝硬化及术中出血相关 ;PCNA指数肿瘤分期有关 ;CD34不能用作血管新生或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2例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76例除用西药治疗外辅助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84.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死腔气管插管能否提高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型无死腔气管插管和普通聚氯乙烯气管插管对正常和急性肺损伤兔进行常规通气,对两种气管插管的肺气体交换和气道内气体动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比较。无死腔气管插管用2根Potex气管插管远端3cm处纵切后对粘而成。5只新西兰成年兔,麻醉下气管切开,在持续应用潘龙阻断自主呼吸条件下,随机用新型气管插管和普通气管插管Servo900C进行机械通气,每次持续30分钟,测定并记录动脉血压、气道压力、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呼气末CO2浓度。结果:在正常肺和急性肺损伤条件下,新型气管插管可使所有动物的PaCO2和生理死腔/潮气量(VD/VT)下降,PaCO2分别下降1.40±0.20kPa(1kPa=7.5mmHg)和1.60±0.30kPa(P<0.01),VD/VT分别下降0.13±0.02和0.15±0.04(P<0.01);PaO2、气道压力和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无死腔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常规机械通气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冠状动脉旁路术 (CABG)术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左室短缩分数 (LVFS)对术后室性心律失常 (VA)预测的准确性 ,采用术前及术后 2周心脏彩超EF、FS值 (面积长轴法 )、心室晚电位 (VLP)、心肌酶、持续心电监测的方法 ,对我院 1 5 0例行CABG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 )术前心肌梗死 (MI)、室壁瘤、VA及VLP阳性患者EF、FS值明显减低 ;2 )术前左心功能不全 (LVD)患者术后EF、FS值明显改善 ;3 )术前LVD、VA、VLP阳性及室壁瘤患者术后VA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提示 :1 )面积长轴法EF、FS值是反映左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2 )术前LVD患者术后短期左心功能明显好转 ,获益最大 ;3 )非LVD患者术后因心肌顿抑导致近期心功能暂时下降 ;4 )EF≤ 4 0 %和(或 )FS≤ 2 4 %是预测术后VA的独立指标 ,FS较EF更能准确地反映心脏收缩功能 ;5 )LVD、VLP、室壁瘤等综合指标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术后VA预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发现:家兔缺血60min(未再灌流)肾皮质和髓质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均显著降低;缺血60min再灌流15min的肾皮质和髓质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均显著增加。实验提示:缺血再灌流贤内氧自由基“爆发性”生成所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肾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次侧切开内括约肌治疗肛裂术前、术后肛门直肌压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治疗 期肛裂 6 0例 ,测定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 ,并与 6 0例正常人肛压比较 ,评价新术式治疗 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结果 :显示术后患者肛管静息压显著降低 ,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及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次侧方内括约肌切开加双缘结扎术能有效地解除内括约肌痉挛 ,从根本上消除高肛压 ,从而彻底治愈肛裂 ,而且不影响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亮菌多糖抗小鼠辐射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亮菌多糖(ATS)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9%生理盐水)、辐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参芪片)和ATS多糖不同剂量实验组(80、160和320mg/kg)。以γ射线照射小鼠全身,引起辐射损伤后观察各组小鼠30d存活率、白细胞(WBC)数、精子畸变率、骨髓微核(MN)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免疫器官重量及血清和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结果ATS能提高受照小鼠存活率(P〈0.05)及SOD活性(P〈0.05)、升高WBC数(P〈0.05)和骨髓DNA含量(P〈0.05),抑制小鼠精子畸变率(P〈0.05)和骨髓MN细胞数的增加(P〈0.05),并使受照小鼠胸腺、脾脏重量回升(P〈0.05),还能增加内源性脾结节数(P〈0.05),降低MDA含量。结论ATS对γ射线所致小鼠辐射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我国开展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至今已逾10年,鼻外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实际情况、疾病特征及实践经验,总结我国鼻内镜外科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鼻内镜手术技术为核心,建立对慢性鼻一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理念;②逐步建立了儿童慢性鼻一鼻窦炎阶梯性治疗的概念;③探索了经鼻内镜鼻眶一鼻颅底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及相关解剖学的研究;④采用鼻内镜手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鼻一鼻窦恶性肿瘤等。上述内容表明,我国鼻内镜外科学技术体系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