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29篇
  免费   4570篇
  国内免费   3648篇
耳鼻咽喉   306篇
儿科学   435篇
妇产科学   482篇
基础医学   5695篇
口腔科学   743篇
临床医学   6972篇
内科学   7517篇
皮肤病学   588篇
神经病学   2614篇
特种医学   19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4419篇
综合类   7799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2956篇
眼科学   1472篇
药学   5085篇
  84篇
中国医学   2891篇
肿瘤学   4304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862篇
  2022年   2066篇
  2021年   2637篇
  2020年   1987篇
  2019年   1664篇
  2018年   1769篇
  2017年   1535篇
  2016年   1464篇
  2015年   2193篇
  2014年   2662篇
  2013年   2352篇
  2012年   3482篇
  2011年   3907篇
  2010年   2385篇
  2009年   1870篇
  2008年   2502篇
  2007年   2573篇
  2006年   2500篇
  2005年   2595篇
  2004年   1499篇
  2003年   1341篇
  2002年   1118篇
  2001年   1113篇
  2000年   1164篇
  1999年   1229篇
  1998年   799篇
  1997年   818篇
  1996年   635篇
  1995年   575篇
  1994年   518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310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233篇
  1987年   209篇
  1986年   155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He YF  Gao W  Liu TS  Li WY  Huang LQ 《药学学报》2011,46(9):1019-1025
植物二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化合物。随着一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二萜不断被发现,其生物合成中的二萜合酶也倍受关注。二萜合酶催化活性的多样性决定了终产物(二萜化合物)的丰富性。本文重点探讨了近年来二萜生物合成途径和二萜合酶的类型、克隆、催化机制及其合成生物学应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2.
利多卡因——卵磷脂微乳处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莹  吉小欣  高申  刘毅清 《药学实践杂志》2004,22(3):141-143,155
目的 :以卵磷脂微乳为载体 ,制备利多卡因透皮给药系统。方法 :伪三元相图考察油包水型微乳形成区域 ;测定微乳黏度 ,正交分析法筛选微乳处方 ;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微乳中盐酸利多卡因浓度。结果 :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Km(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用量比 )对微乳形成区域有显著性影响 ,正丙醇和异丙醇所形成的微乳区较大 ;低纯卵磷脂微乳形成区域较高纯卵磷脂大 ;醇的种类对微乳的黏度均有显著的影响 ,Km 对微乳的黏度有较大影响。选定紫外检测波长为 2 6 2nm ,盐酸利多卡因浓度在 0 .0 2~ 0 .5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9)。平均回收率 ( 10 0 .17± 0 .16 ) %。日内差与日间差分别为 0 0 137±0 0 12 1,0 0 119± 0 0 115。结论 :选择混合表面活性剂利于制备微乳 ,醇的种类与用量对于利多卡因透皮微乳体系处方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3.
从大蓝刺头(Echinops talassicus Golosk.)的根中分离出5种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分析鉴定为5-(3-丁烯-炔-1)联噻吩(Ⅰ),α-三联噻吩(Ⅱ),5-(3,4-二 -丁炔-1)联噻吩(Ⅲ),棕榈酸(Ⅳ)及β-谷甾醇(Ⅴ),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84.
梁华  李根  高羽  黄砚 《中国药业》2014,(4):62-63
目的 介绍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抽取2012年1至6月处方(每月600张门/急诊处方)以及处方点评工作开展并实施干预措施后的7~12月处方,根据点评内容填写处方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干预前后处方的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比例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医院门/急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不合理处方比例由干预前的72.8%降为9.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35.77%降为15.56%.结论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方法可行,能有效干预不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85.
拓扑替康血液毒性反应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的血液毒性反应,评价拓扑替康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113例初次接受3个周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TP组53例(拓扑替康0.75mg/m2,顺铂20mg/m2,第1~5天);NP组30例(去甲长春花碱25mg/m2,第1,8天,顺铂20mg/m2,第1~5天);HP组30例(羟基喜树碱6mg/m2,顺铂20mg/m2,第1~5天);21天为1个周期。第3周期末评价血液毒性。结果:化疗有效率TP组39.62%,NP组33.33%,HP组30.0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液毒性反应中,TP组白细胞Ⅲ级下降18例,Ⅳ级15例,Ⅲ~Ⅳ级下降占62.26%,白细胞Ⅲ~Ⅳ级下降与NP和HP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P组血小板Ⅲ级下降15例,Ⅳ级下降13例,Ⅲ~Ⅳ级下降占52.83%。血小板Ⅲ~Ⅳ级下降反应与NP组和HP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拓扑替康具有较重的血液毒性反应,尤其是Ⅲ~Ⅳ级反应,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主。临床应用期间应注意血象监测,适时采取措施,即使发生Ⅲ~Ⅳ级骨髓抑制反应,对患者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86.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焮  高春春  钦浩 《黑龙江医药》2005,18(6):403-405
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之一。中药指纹图谱不仅是一种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技术,更是一种进行中药理论研完和新药开发的模式和方法。中药指纹图谱应具有特征性,重现性和可操作性。其发展应分为2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应解决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相似度判定。高级阶段应实现指纹图谱特征和药效相关性研究,即指纹图谱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987.
高原  邹全明  张卫军 《中国药业》2006,15(18):11-13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DA—LTB融合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napA—LTB,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表达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柱Chelating Sepharose进行纯化,Tris—Tricin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GM1-EUSA检测rNAP-LTB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出了约760bp的napA—LTB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Tris—Tricin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9000,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 blot检测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GM1神经节苷脂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表明,分子内佐剂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和胃黏液、肠黏液的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显著高于无佐剂单一亚单位疫苗。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黏膜佐剂活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8.
摘 要 目的: 考察替米沙坦对体外培养的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 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HUASMCs原代培养,传3代细胞实验。MTT比色法检测同一浓度替米沙坦(50 μg·ml-1)在不同作用时间(3~96 h)和不同浓度替米沙坦(0.5~500 μg·ml-1)在同一作用时间(48 h),对HUA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RT PCR和ELISA法检测低、中、高3种浓度的替米沙坦(1,10,100 μg·ml-1)对HUASMCs表达IL-6 mRNA和因子的影响。结果: 不同作用时间的替米沙坦(50 μg·ml-1)对HUASM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作用时间为48 h时,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29.12±2.89)%。其后的作用时间72 h和96 h的抑制作用与48 h比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浓度的替米沙坦对HUASMCs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当浓度为100 μg·ml-1时,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41.46±3.36)%。其后各浓度的抑制作用与100 μg·ml-1比无显著变化(P>0.05)。低、中、高3种浓度的替米沙坦对HUASMCs表达的IL-6 mRNA和IL-6 含量均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替米沙坦抑制体外培养的HUASMCs增殖,对HUASMCs表达的IL-6 mRNA和因子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9.
目的研究早期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第2天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比较治疗30d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新近心肌梗死和死亡),同时测定血脂水平。另设正常对照组。结果①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②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4周后MMP-9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治疗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1)。⑧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时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④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时,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早期他汀强化治疗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0.
黄奇  谢林  高峰  刘类高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86-2887,2889
目的 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2012年应用PFNA和DHS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FNA组比DHS组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骨折愈合早,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PFNA与DHS相比更具有优越性,是较好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