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695篇 |
免费 | 7744篇 |
国内免费 | 50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08篇 |
儿科学 | 1194篇 |
妇产科学 | 401篇 |
基础医学 | 4488篇 |
口腔科学 | 1387篇 |
临床医学 | 9067篇 |
内科学 | 6330篇 |
皮肤病学 | 686篇 |
神经病学 | 1553篇 |
特种医学 | 3055篇 |
外科学 | 6353篇 |
综合类 | 21469篇 |
现状与发展 | 19篇 |
预防医学 | 9179篇 |
眼科学 | 740篇 |
药学 | 9322篇 |
109篇 | |
中国医学 | 9067篇 |
肿瘤学 | 33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5篇 |
2023年 | 1041篇 |
2022年 | 2492篇 |
2021年 | 3058篇 |
2020年 | 2789篇 |
2019年 | 1453篇 |
2018年 | 1561篇 |
2017年 | 2226篇 |
2016年 | 1755篇 |
2015年 | 3166篇 |
2014年 | 3988篇 |
2013年 | 5045篇 |
2012年 | 7256篇 |
2011年 | 7435篇 |
2010年 | 6895篇 |
2009年 | 5947篇 |
2008年 | 6092篇 |
2007年 | 5683篇 |
2006年 | 5183篇 |
2005年 | 4056篇 |
2004年 | 2727篇 |
2003年 | 2413篇 |
2002年 | 1886篇 |
2001年 | 1676篇 |
2000年 | 1286篇 |
1999年 | 426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4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在肌肉等效体模及Beagle犬颈段食管中测定ZRL—Ⅱ型食管腔内加热辐射器的温度分布,探讨其热场分布能否满足食管癌加热治疗的临床需要。方法 ①在肌肉等效体模中测定ZRL—Ⅱ型食管腔内射频加热辐射器的温度分布,②Beagle犬用氯胺酮麻醉、固定。将腔内加热辐射器插入食管腔内,加热45min后分层解剖犬的颈部,同时测量食管外壁、气管、食管周围软组织中的温度。结果 ①在肌肉等效体模中距离导管囊表面1cm的环形体内的温度在43.2℃~43.6℃之间;在距离导管囊表面2cm的环形体内的温度在42.6℃~43.3℃之间,在距离导管囊表面3cm的环形体内的温度在42.6℃~42.8℃之间。②测得Beagle犬颈段食管腔内和外壁的温度为43.5℃,气管内为38.0℃,主动脉旁38.0℃,距食管外壁1cm处的软组织温度为40-3℃,距食管外壁2cm处的软组织温度为39.0℃,而颈部皮下的温度是37.5℃。结论 ①ZRL-Ⅱ型射频食管腔内加热辐射器的热场分布满足临床食管腔内加热的需要,②体模测定与活体动物测定,热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宗科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2,25(6):262-266
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进展 ,选择什么细胞作为其种子细胞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 ,骨组织工程应用中种子细胞有五种来源 :骨、骨膜、骨髓、骨外组织和早期胚胎。本文介绍了五种来源种子细胞的研究状况 ,并对种子细胞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3.
TLR2和TLR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生理因素的关系,探讨TLR2,TLR4在原发性肝癌疾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TLR2、TLR4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癌组织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TLR2和TLR4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不论是肝癌组织还是癌旁组织,TLR2和TLR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P<0.05),有门静脉分支癌栓的患者癌组织TLR4的表达强度低于无门静脉分支癌栓的患者(P<0.05)。结论:肝癌组织TLR2和TLR4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受到相对抑制,但高于正常肝组织,TLR2和TLR4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肝癌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4.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破坏性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注重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不仅能改善中医证候,更能在加速创面愈合的同时减少创面的复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糖尿病足溃疡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与各种细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分布异常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细胞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得出以下总结:(1)芝麻酚、栀子苷、当归补血汤、紫朱软膏等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等炎症因子,抑制创面炎症。(2)白芷、丹酚酸B、四效散、壮药拔毒生肌膏等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长因子,促进创面胶原沉积及血管新生。(3)芍药苷、隐丹参酮、蜂毒、回阳生肌汤等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CC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3、基质细胞衍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认识多发伤中骨折的主要特点,探讨内固定在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1994-08~1999-08间手术救治多发伤66例,对其161处骨折中的98处进行了“仿AO技术”有关方法内固定。结果:骨折均满意愈合;涉及骨折关节51个,功能恢复满意率为96.08%。结论:在多发伤中,骨折、合并伤与并发症远较“一般骨折”复杂、严重;有效固定骨折是一种重要的救命措施;内固定手术应争取在伤后24h进行,但如受条件制约,伤后1-3wk内手术也可获得满意效果;仿AO技术中的某些方法,如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及自动加压钢板等,用于内固定可使骨折获得卓有成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1999年4月开胸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发病情况及其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心肺功能异常、麻醉、手术创伤、感染、术后出血等为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为3.56%(26/730),死亡率为23.1%(6/26).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减轻手术创伤,预防和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是防止呼吸衰竭的关键,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7.
胰腺损伤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容易出现不良预后。早期诊断有助于胰腺损伤患者及时得到准确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本文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胰腺损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并归纳综述了不同检查方式包括超声、CT、MRCP、ERCP、手术等在胰腺损伤早期诊断、损伤分级、早期治疗、疗效判断、并发症检测等阶段的价值。通过探究多种诊疗方式及新的诊疗理念,结合本中心的诊疗经验,得出一种有效的诊疗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59.
大网膜移植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和伤后立即行大网膜脊髓移植是否对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方法 制作程控电磁吸铁棒下落打击脊髓损伤模型,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别观察SCI后1d、2d、7d组与伤后即刻施行大网膜移植组(存活7d)的细胞凋亡。结果 脊髓灰质区在伤后1d、、2d时TUNEL阳性细胞数最多;脊髓白质区在伤后1d时TUNEL阳性细胞数最多,伤后7d出现第2次高峰;伤后大网膜脊髓移植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较7d明显降低。结论 SCI后白质区和灰质区存在不同演变过程的神经细胞凋亡,SCI后即刻大网膜脊髓移植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0.
石蜡切片中BCL-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石蜡切片中BCL 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的最佳方法 .方法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11例石蜡切片分别用二乙胺四乙酸 (EDTA)、柠檬酸、碳酸钠及去离子水 4种与钙离子结合力不同的修复液 ,结合高压、微波和煮沸 3种不同方法修复后 ,比较检出的BCL 6阳性率及强度 .结果 BCL 6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 :EDTA 0 .73>柠檬酸 0 .45 (P<0 .0 1) >碳酸钠 0 .12 (P <0 .0 1) ,去离子水组无 1例阳性 .高压修复阳性率 0 .5 5 >微波修复 0 .2 8和煮沸修复 0 .12 (P <0 .0 5 ) .不同修复液与高压结合修复检出BCL 6阳性率及强度 :EDTA与柠檬酸阳性率分别为 1,0 .82 (P >0 .0 5 ) ,高于碳酸钠组 (0 .36 )和去离子水组 (0 ) (P <0 .0 1) .EDTA组强阳性占 0 .82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结论 EDTA结合高压是修复BCL 6抗原的理想方法 ,钙离子的参与可能是甲醛固定后BCL 6抗原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