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4篇
  免费   1043篇
  国内免费   850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293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696篇
口腔科学   267篇
临床医学   1478篇
内科学   894篇
皮肤病学   133篇
神经病学   356篇
特种医学   688篇
外科学   1068篇
综合类   332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85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1410篇
  10篇
中国医学   1190篇
肿瘤学   60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31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1124篇
  2011年   1383篇
  2010年   1236篇
  2009年   1095篇
  2008年   1136篇
  2007年   987篇
  2006年   972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短期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血浆交换、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和激素不同治疗的4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单膜血浆交换或双膜血浆吸附治疗的24例患者和16例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中的11例患者,临床表现迅速改善。在免疫球蛋白治疗组中有5例患者和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全部5例患者,临床改善不明显。结论血浆交换或吸附的治疗效果最好,免疫球蛋白的治疗作用次之,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2.
变形链球菌F-ATP酶亚基基因unc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酶亚基α的结构基因uncA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细菌耐酸力及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从高龋、无龋个体中分离变形链球菌34和30株,其中包括18株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从细菌组DNA扩增uncA,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核酸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内切酶Hph 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患龋个体分离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A型uncA在高龋分离株的检出率高于无龋分离株;内切酶MboⅡ产生的C、D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中的分布不同(P〈0.05),C型uncA在高耐酸力菌株的检出率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ATP酶的α亚基基因uncA具有明显遗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不同基因型uncA分布与菌株的耐酸力及致龋力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轮状病毒(EDIM)EW株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以在小鼠模型上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EDIM VP7全长cDNA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将所得的VP7基因片段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MV,获得重组质粒pShuttleCMV-EVP7,将该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EVP7,将该质粒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rvAdEVP7。以rvAdEVP7感染293细胞,并分别应用电子显微镜、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rvAdEVP7的形态、VP7基因整合、遗传稳定性、VP7基因在细胞内转录及表达等有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获得了小鼠轮状病毒的全长cDNA,重组腺病毒rvAdEVP7具有典型的腺病毒形态,PCR、RT-PCR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显示:rvAdEVP7中确有特异性的VP7基因稳定整合;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感染293细胞后能有效转录;可表达轮状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7。结论:成功构建含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EVP7,为进一步研究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试尖对根管充填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试尖对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提取我院1998年10月至2004年12月所完成的根管充填病例的X线片1000例,按试尖与未试尖,分别对前牙、前磨牙和磨牙根管充填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在482例未试尖根管充填病例中,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的适充比例分别为46%、37%和23%,欠充为20%、29%和47%。超充为34%、33%和29%:在518例试尖病例中,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的适充比例分别为68%、62%和51%,欠充为6%、12%和13%,超充为25%、24%和36%。结论:在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中,试尖可明显改善充填质量。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62岁,以全身多发进行性增大的痛性包块为首发表现,伴皮肤破溃流脓、寒颤高热、活动后呼吸困难,影像学发现肺部不规则结节、颅骨多发性穿凿样病灶、左中腹壁及右肛门旁软组织影,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多次浅表包块针吸活检未见肿瘤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痰培养发现大量曲霉菌生长,以全身播散性曲霉菌病予抗霉菌治疗后病情仍未能改善,再次行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CD45RO(+),CD30(+),CD3(-),CD20(-),CK(-),HMB45(-),符合皮肤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型。给予CHOP方案化疗,2周期后,体温得到控制,包块明显缩小,皮肤溃疡愈合,肺部病灶吸收消失。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血清铁参数与高血胆固醇症(HCL)病人心肌灌注、室壁运动异常及血管造影显示的冠状动脉疾病(CAD)程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38名具有高血胆固醇症(LDL-C>3.38mmol/L)从未治疗过的男性病人(平均年龄59±6岁)作为HCL组和32名年龄匹配而胆固醇水平正常(NCL)的男性为NCL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在10d内行SPECT检查,应用99mTc-甲氧基异丙基异氰(MIBI)进行静息/负荷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室壁运动功能图像分析;同时测定血清铁参数、血脂及常规血液学参数.结果在HCL组发现血清铁蛋白(SF)与心肌灌注系数(r=0.70,P<0.01),可逆系数(r=0.66,P<0.01)和室壁运动系数(r=0.53,P<0.05)之间呈显著性相关;而总铁结合力与灌注系数之间呈一弱(负)相关(r=-0.52,P<0.05).在NCL组铁参数与灌注系数及室壁运动系数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证实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决定HCL病人中心肌灌注的独立因素(β=0.55,P>0.05).铁参数与两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评分所定义的CAD程度无关.结论体内铁贮水平升高与HCL病人心肌灌注和功能异常的严重性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CAD的造影显示的病变范围无关.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可增加铁介导的氧化应力和LDL过氧化作用,导致HCL相关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进一步损伤心肌灌注和室壁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7.
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笔者回顾分析2年间收治的40例乳腺导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和病理检查。治疗采用完整切除瘘管和受累乳导管,去除炎性组织,并充分引流的方法,通过肉芽组织生长使乳管瘘痊愈。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其中37例住院治疗的患者2.5年,无1例复发。提示:在治疗上完整切除瘘管和受累乳导管,修复乳头畸形,是防止导管瘘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Na^+/H^-交换泵(NHE)为参与细胞内外Na^+/H^-交换的细胞膜大分子。已证实有6种形式的NHE,分别命名为NHE1~NHE6,其中以NHE-1组织分布最广泛。NHE-1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是近年才刚刚开始研究的领域。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逐渐被人们认识。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氧应激激活HSC都与NHE-1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NHE-1 mRNA表达的变化,以期了解NHE-1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骨盆受到冲击载荷作用的力学行为特征,为临床分析及判断骨盆骨折类型、力学分布、冲击载荷影响提供力学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将所构建骨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计算单侧髂前上棘和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的力学行为表现,冲击载荷为0~8000N,峰值8000N,时间自0~40ms,分析主应力值、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主应力方向上骨盆单元的位移。结果:冲击载荷作用于单侧髂前上棘时,0~10ms主要的应力沿髂后上棘到髂前上棘分布,在冲击后期10ms以后,骶髂关节、髋臼和耻骨支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分布;作用于单侧髂骨正后方部位时,0~20ms主要的应力沿髂骨纵行传导,应力分布并没有在冲击峰值10ms时达到最大,而是从20ms之后,应力开始向骶髂关节、双侧耻骨支、坐骨支以及髋臼等部位传导并可见到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分析冲击载荷作用下骨盆各部位应力分布以及骨盆各个单元在应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化,有助于临床上进行骨盆损伤内固定力点的选择以及进一步明确骨盆内在应力值分布。  相似文献   
60.
耿娟 《护理学杂志》2007,22(6):65-66
对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平均住院5.0d,未发生并发症,随访2年无复发。提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对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手术,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