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20篇
  免费   13647篇
  国内免费   8413篇
耳鼻咽喉   998篇
儿科学   2047篇
妇产科学   1294篇
基础医学   11610篇
口腔科学   2370篇
临床医学   17380篇
内科学   14886篇
皮肤病学   1239篇
神经病学   4527篇
特种医学   46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9555篇
综合类   26977篇
现状与发展   39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1331篇
眼科学   3326篇
药学   14935篇
  208篇
中国医学   10204篇
肿瘤学   8542篇
  2024年   444篇
  2023年   1961篇
  2022年   4387篇
  2021年   6601篇
  2020年   5474篇
  2019年   4014篇
  2018年   4085篇
  2017年   4596篇
  2016年   3867篇
  2015年   6178篇
  2014年   7624篇
  2013年   7979篇
  2012年   11089篇
  2011年   12050篇
  2010年   8633篇
  2009年   7009篇
  2008年   7838篇
  2007年   7448篇
  2006年   6902篇
  2005年   5661篇
  2004年   3938篇
  2003年   3728篇
  2002年   2968篇
  2001年   2407篇
  2000年   1970篇
  1999年   1567篇
  1998年   857篇
  1997年   905篇
  1996年   626篇
  1995年   588篇
  1994年   448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57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55篇
  1978年   25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8篇
  1974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1.
传统的手术学实验课一直是外科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我院自从2004年新建了临床技能手术学实验室后,教师的积极性和自身水平得到有效的发挥,与之相应推出的改革措施也使学生得到较好的锻炼。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共分2组:  相似文献   
112.
脑膜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及脑脊液(CSF)细胞学资料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临床特点:头痛123例(86.62%),头晕19例(13.38%),发热26例(18.31%),视物模糊10例(7.04%)。CSF检查及免疫标记:全部患者CSF中均发现癌细胞;癌细胞上皮膜抗原(EMA)( ),细胞角蛋白(CK)( ),CD1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其中99例(69.72%)CK低分子( )、高分子(-),诊断为转移性腺癌;33例(23.24%)CK高分子( )、CK低分子(-),诊断为转移性鳞癌;10例(7.04%)CK高分子( )、CK低分子( ),考虑为腺鳞癌。105例找到原发灶,其中67例(47.18%)确诊为肺癌;23例(16.20%)在消化道内找到原发灶;9例(6.34%)为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肝癌各1例。另有37例(26.06%)未找到原发灶。诊断明确的患者中,15例失访,另90例中有82例(91.11%)于确诊后3~14个月死亡。未找到原发灶的患者中,有6例失访,另31例中有28例(90.32%)在确诊后2~13个月内死亡。结论脑膜癌病患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伴有发热及视物模糊。CSF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脑膜癌病的主要依据,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可以确定转移癌细胞。脑膜癌病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天文潮汐对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的影响。方法 分析 118例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在各潮汐期的分布。结果 在强天文潮汐期内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显著多于其余时期 ,而且在朔、望期发生的人数多于上、下弦期。结论 护理人员要了解天文潮汐的变化规律 ,教育心脏病患者在强天文潮汐期内要保持情绪稳定 ,必要时在强天文潮汐期内可给予心脏病患者适量的镇静剂和安眠药。  相似文献   
114.
中老年高尿酸血症预防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老年高尿酸血症的预防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分析预防护理知识缺乏的原因。[方法]2003年1月-2005年2月来我院查体与就诊者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685例,分为高尿酸组123例,非高尿酸组562例,进行血压(BP)、血尿酸(URI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GLU)、血清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肌酐(CREA)等指标对比观察。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23例高尿酸血症者进行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壶分析。[结果]在685例调查者中有123例(17.96%)血尿酸高,在高尿酸血症组中,有半数以上人员对血尿酸高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有近半数人员对高尿酸血症发展预后了解不足,自我护理行为缺乏。另与高尿酸血症同时并存的还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结论]中老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在升高,疾病知识缺乏,自我护理意识不强,应加大对高尿酸血症发生发展的教育力度,以使其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中药膳食配合运动干预对肥胖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低脂饮食和易善复、大黄庶虫丸等降酶保肝治疗;观察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外,采用中医辨证施食予以活血化淤、健脾利湿的中药膳食疗法配合运动干预.疗程均为1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中药膳食配合运动干预对肥胖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6.
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通常为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眼、脑膜、耳、皮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双侧葡萄膜炎,可有视网膜脱落,脑膜刺激症,伴或不伴听觉受累及皮肤改变.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7.
KGF在乳腺癌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GF蛋白在人乳腺癌的表达与意义,与临床病理因素及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GF在63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正常乳腺组织对照。结果:63例乳腺癌组织中34例肿瘤细胞表达KGF(54.0%),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未表达(P<0.01),在乳腺癌间质细胞和正常乳腺组织间质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4.9%和16.7%(P>0.05)。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低分化相关,与ER、PR呈负相关,与Ki-67呈正相关,与Ki-67的协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结论: KGF在乳腺癌肿瘤细胞的表达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低分化、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18.
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只杂种犬,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7):缺血再灌注组(A组)、异丙酚预处理组(B组)、异丙酚与腺苷联合预处理组(C组)。A组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结扎60min后松开结扎,再灌注:120min;B组缺血前30min经静脉以5.6mg·kg-1·h-1速率持续泵注异丙酚30min;C组缺血前10min经主动脉根部一次性注入腺苷(10mmol·L-1,10ml),其余处理同B组。记录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行节段性室壁运动评分(RWMS)。结果缺血即刻出现了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 LVEDP升高,CO、SV、LVEF、CPP、RPP降低,再灌注期MAP降低,HR减慢,B、C组上述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弱,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RWMS增加,但B、C组缺血期RWMS低于A组(P< 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腺苷预处理并未增强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自发性早产的关系及其对预测早产的可能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28-34周、34-37周不同孕龄组早产妇女及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G-CSF进行检测。结果孕28-34周早产妇女血清G-CS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妇女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的血清G-CSF与妊娠<34周发生的早产有关,检测妊娠妇女血清G-CSF水平对预测妊娠34周之前发生的早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脉络丛癌     
目的介绍脉络丛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1例脉络丛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结果脉络丛癌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呈现由柱状上皮围绕毛细血管、纤维组织所形成的乳头样结构;肿瘤细胞呈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以及波形蛋白呈灶性阳性反应,上皮细胞膜抗原、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神经微丝等均呈阴性反应;Ki-67标记指数〉20%;过碘酸雪夫染色阴性。结论脉络丛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检测结果,须与乳头型室管膜瘤、转移癌及乳头型脑膜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