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62篇
  免费   7971篇
  国内免费   4851篇
耳鼻咽喉   766篇
儿科学   1633篇
妇产科学   1109篇
基础医学   9981篇
口腔科学   1823篇
临床医学   10361篇
内科学   12898篇
皮肤病学   1189篇
神经病学   4963篇
特种医学   29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8522篇
综合类   13879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4篇
预防医学   6770篇
眼科学   1936篇
药学   9893篇
  52篇
中国医学   4491篇
肿瘤学   6147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850篇
  2022年   2371篇
  2021年   3083篇
  2020年   2446篇
  2019年   2011篇
  2018年   2403篇
  2017年   2337篇
  2016年   2158篇
  2015年   3237篇
  2014年   4038篇
  2013年   4160篇
  2012年   6157篇
  2011年   6575篇
  2010年   4695篇
  2009年   3864篇
  2008年   4759篇
  2007年   4638篇
  2006年   4270篇
  2005年   3727篇
  2004年   2787篇
  2003年   2484篇
  2002年   2017篇
  2001年   3315篇
  2000年   3097篇
  1999年   2711篇
  1998年   1187篇
  1997年   993篇
  1996年   696篇
  1995年   599篇
  1994年   504篇
  1993年   409篇
  1992年   1212篇
  1991年   1067篇
  1990年   944篇
  1989年   1025篇
  1988年   902篇
  1987年   867篇
  1986年   773篇
  1985年   679篇
  1984年   439篇
  1983年   348篇
  1982年   206篇
  1981年   170篇
  1980年   140篇
  1979年   219篇
  1978年   108篇
  1977年   97篇
  1973年   101篇
  1971年   9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racheoesophageal voice prostheses need to be replaced due to increased airflow resistance or retrograde leakage of fluid into the trachea as a consequence of biofilm formation. Previous in vitro studies show a change of aerodynamic features of biofilm covered voice prostheses after removal of the prostheses out of the patient. To assess these changes in an in situ situati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within 45 patients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the wearing process of the Provox 2 voice prosthesis. As a consequence, the influence of biofilm formation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can be evaluated.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leakage through the prosthesis was the reason for replacement.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total flow, volume range and intratracheal pressure (ITP) of the voice prostheses measured. The airflow resistance of biofilm covered prosthese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to new clean prostheses. However,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tent of biofilm and the different aerodynamic features measured. Biofilm formation on the Provox 2 is responsible for both reduction in airflow resistance and leakage through the prosthesis by deterioration of the silicone rubber material.  相似文献   
122.
123.
124.
125.
126.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27.
浙江省某乡村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我国南方某农村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浙江省东阳市某乡村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慢性肾脏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检测。结果 获得完整资料的居民占该村18岁以上自然人口的76.2%。将该村自然人口按年龄性别构成校正后,白蛋白尿发生率为10.4%;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1.73m^2)^-1的发生率为3.0%;血尿发生率为1.4%。本研究中40岁以上调查对象与北京市某社区及NHANESⅢ中40岁以上调查对象相比,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较低,白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的发生率介于2者之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增加10岁、糖代谢异常及收缩压水平与白蛋白尿的发生独立相关;女性、年龄增加10岁、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年龄增加10岁及吸烟与血尿独立相关。结论 在该经济快速发展的南方乡村,CKD的疾病谱和相关因素已经与我国大城市和发达国家类似。此外,该人群可能另有导致CKD高发的特殊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8.
深圳市福田区暗娼艾滋病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暗娼艾滋病KAP的现状,为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咨询、外展及其它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城中村”中随机抽取55位暗娼,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调查并采血检验。结果:暗娼艾滋病平均知晓率为73.88%;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呈现低龄化、职业化的倾向;为了预防艾滋病,绝大部分暗娼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但实际情况并不如人意;暗娼获得艾滋病知识及相关服务并不方便;梅毒检出率为9.09%。结论:打工者的性权利长期被忽视,使卖淫拥有很大的市场,这是暗娼们乃以存在并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暗娼艾滋病知晓率有了较大提高,可能与深圳市开展艾滋病防制工作较早、力度较大有关;安全套使用率还有待提高:艾滋病外展服务亟待开展与加强。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过敏性疾病进行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3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测定,并对其中63例进行系统的脱敏治疗。结果63例患者脱敏治疗的总优良率为82.5%。变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变应性皮炎较单纯变应性皮炎合并其他过敏症患者的疗效显著(P<0.01)。结论生物共振脱敏治疗无任何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