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48篇
  免费   7507篇
  国内免费   5036篇
耳鼻咽喉   571篇
儿科学   1010篇
妇产科学   830篇
基础医学   8310篇
口腔科学   1542篇
临床医学   9628篇
内科学   10939篇
皮肤病学   747篇
神经病学   3164篇
特种医学   25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7834篇
综合类   12840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17篇
预防医学   5397篇
眼科学   2312篇
药学   7826篇
  80篇
中国医学   4460篇
肿瘤学   6450篇
  2024年   319篇
  2023年   1341篇
  2022年   3259篇
  2021年   4194篇
  2020年   3143篇
  2019年   2624篇
  2018年   2729篇
  2017年   2559篇
  2016年   2348篇
  2015年   3552篇
  2014年   4430篇
  2013年   4139篇
  2012年   5780篇
  2011年   6195篇
  2010年   4118篇
  2009年   3409篇
  2008年   4132篇
  2007年   3928篇
  2006年   3891篇
  2005年   3214篇
  2004年   2417篇
  2003年   2079篇
  2002年   1773篇
  2001年   1490篇
  2000年   1422篇
  1999年   1445篇
  1998年   936篇
  1997年   873篇
  1996年   717篇
  1995年   653篇
  1994年   619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442篇
  1991年   346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303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249篇
  1986年   157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罗国平  樊俊红 《药品评价》2005,2(2):131-133
目的确定白术、枳实、玫瑰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进行3因素3水平考察。结果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9,β-CD与加水量的比为9:100倍,包合时间为4h,包合率为85.3%。结论用此法得到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较高,包合物性质稳定,而且包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滋肾通痹颗粒联合小剂量西药“采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中药补肾滋阴类药物生地,女贞子、杜仲、鸡血藤等,联合西药“来氟米特”提高免疫功能,应用中药藤类药物宣痹通络。活血舒筋治疗“顽痹”。中西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共70例。治疗前后进行总疗效、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对比观察。结果:70例中临床治愈率24.3%;有效率25.7%;总有效率为94.3%。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和15米步行速度等观察指标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过敏、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RA能取长补短,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使RA患者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batroxobin in treating hyperfibrinogenemia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were measured for 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Selected participants had concomitant hyperfibrinogenemia (plasma fibrinogen > or = 3.0 g/l). Patients enrolled between 1 July 2003 and 31 December 2004 were treated with batroxobin; patients enrolled between 1 January 2002 and 30 June 2003 were treated without batroxobin. Batroxobin was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ly via intravenous injection at 3-monthly intervals.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followed for 1 year. Any cerebrovascular events and suspected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 In total, 112 ischemic stroke/TIA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hyperfibrinogenemia were enrolled, 52 being treated with batroxobin and 60 without batroxobin. Six patients (11.5%) with batroxobin and 16 patients (26.7%) without batroxobin had recurrent cerebral ischemic events during follow-up. Stroke/TIA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out batroxobi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batroxobin (P < 0.05). Two patients with batroxobin and two patients without batroxobin developed hemorrhagic stroke during follow-up. There were five deaths (9.6%) in the batroxobin group, and seven deaths (11.7%) in the nonbatroxobin group during follow-up (P > 0.05). Intermittent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batroxobin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risk for stroke/TIA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hyperfibrinogenemia.  相似文献   
14.
论述更新导诊理念的重要性 ,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导诊护士的工作相结合 ,对如何提高导诊护士的工作质量 ,贯彻“全程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酒精性肝病(ALD)患病率居高不下,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且起病渐趋低龄化,两者与病毒性肝炎并存者亦不少见。更为可怕的是,NAFLD不但与ALD相似,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肝功能衰竭,而且与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关系密切。然而迄今尚缺乏防治脂肪性肝病(FLD)的特效药物,现有对策主要为“提高认识、综合防治,加强宣教,重在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和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外固定器治疗的相关机制和原则.方法 笔者采用Orthofix外固定器和国产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5例46肢,以齐藤英彦法对资料完整的37例38肢病例进行分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损伤和治疗相关机制以及特点.结果 各型复位方向和外固定腕关节位置均与致伤暴力方向相反.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3 d(37~62 d),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3~56个月),按Dienst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及疗效:优21例22肢,良10例10肢,可6例6肢.结论 闭合复位外固定能很好地解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问题,特别适用于粉碎型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是复位方向及腕关节外固定位置与损伤机制、移位情形相反,个别骨折块辅以切开复位时须强调有限切开,必须重视部分病例伴有的同侧桡骨中远段骨折和同侧尺骨远段骨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18.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RSL组25例,RLU组20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18例;7例不成功,其中3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18例,2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1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对肾组织bikunin基因和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αI)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ikunin在尿结石形成中的意义。方法诱导实验性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收集结石大鼠、正常大鼠、临床肾结石和非结石患者每组各8例的肾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所有大鼠和人肾组织中bikuninmRNA和IαI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大鼠和非结石患者肾组织均存在bikuninmRNA和IαI蛋白的表达。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后,结石大鼠肾组织IαI蛋白的灰度值和bikunin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98.43±15.17、0.70±0.14;肾结石患者肾组织IαI蛋白的灰度值和bikunin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63.25±17.41、1.27±0.13,分别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Bikunin作为构成IαI的轻链结构,在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后,bikuninmRNA的表达迅速增强,提示机体通过肾脏合成更多的bikunin来抑制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TGF-β受体和整合素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TGF-β受体、整合素和粘着斑激酶(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受体以及整合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其TGF-β RI和整合素β 1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TGF-β受体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间可能存在着正反馈的效应,共同促进瘢痕的增生和挛缩.FAK是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和作用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