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52篇
  免费   4279篇
  国内免费   2707篇
耳鼻咽喉   294篇
儿科学   515篇
妇产科学   457篇
基础医学   4719篇
口腔科学   839篇
临床医学   5228篇
内科学   5910篇
皮肤病学   428篇
神经病学   1851篇
特种医学   1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4293篇
综合类   6881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15篇
预防医学   2965篇
眼科学   1333篇
药学   3962篇
  57篇
中国医学   2382篇
肿瘤学   3722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1803篇
  2021年   2337篇
  2020年   1723篇
  2019年   1475篇
  2018年   1518篇
  2017年   1372篇
  2016年   1283篇
  2015年   1922篇
  2014年   2398篇
  2013年   2232篇
  2012年   3108篇
  2011年   3400篇
  2010年   2174篇
  2009年   1826篇
  2008年   2204篇
  2007年   2136篇
  2006年   2171篇
  2005年   1839篇
  2004年   1337篇
  2003年   1148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787篇
  1999年   817篇
  1998年   521篇
  1997年   478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71.
谢莹珊  沈宜  隆霜  范维柯  姜蓉  陈黎 《重庆医学》2012,41(26):2694-2697,2793,2676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介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EGFR表达影响,探讨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异常表达EGFR的机制。方法超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DA-MB-231细胞EGF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DA-MB-231细胞、exosomes及HUVECs EGFR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UVECs与exosomes共培养24h后EGFR的表达;RT-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与实验组HUVECs细胞EGFR mRNA的表达。结果 EGFR在MDA-MB-231细胞中呈高表达,MDA-MB-231细胞及exosomes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170×103的EGFR蛋白呈阳性反应带,HUVECs呈阴性反应带;HUVECs与exosomes共培养24h后,镜下可见实验组部分HUVECs细胞质有淡黄色或棕黄色颗粒,EGFR阳性表达率为(21.4±3.1)%,与对照组(无EGFR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MB-231细胞EGFR mRNA表达阳性,而实验组HU-VECs EGFR mRNA表达阴性。结论 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携带癌基因EGFR,并能介导其向周围血管内皮细胞转移,这可能是肿瘤内皮细胞异常表达EGFR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DJC)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炎症小体NLRP3的影响。  方法:取大鼠55只,除正常对照组9只外,其余大鼠高能量饮食4 周后加小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分为模型组,DJC高、低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各药物组分别予DJC(1.08、.0.54 g·kg-1·d-1)、吡格列酮10 mg·kg-1·d-1,正常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连续8周。检测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NLRP3 mRNA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炎症小体NLR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JC高剂量组NLRP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DJC高、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各用药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DJC可控制NLRP3的过度表达,抑制细胞炎症反应、改善微炎症状态,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胰岛B细胞。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检测常用肾癌细胞系中HOTAIR的表达情况及建立稳定高表达HOTAIR肾癌细胞株?方法:①q-PCR检测正常肾细胞系(HK-2)和4种肾癌细胞系(os-rc-2,kevt-3,achn和769-p)中HOTAIR的表达;②利用携带HOTAIR基因的慢病毒(pLenti GFP Puro-HOTAIR)感染肾癌细胞系(769-p)后,并采用嘌呤霉素(Puro)抗性筛选方法建立高表达HOTAIR肾癌细胞株?结果:①5种细胞系HOTAIR表达的高低依次是kevt-3?os-rc-2?achn?769-p?HK-2;②慢病毒(pLenti GFP Puro-HOTAIR)转染肾癌细胞系(769-p)后,HOTAIR表达明显升高?结论:①高侵袭性肾癌细胞株(kevt-3?os-rc-2)中HOTAIR的表达明显高于低侵袭性肾癌细胞株(achn?769-p)及正常肾细胞株(HK-2);②成功建立稳定表达的HOTAIR的769-p-HOTAIR细胞系?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运用自行研制开发的智能跟踪血管影像分析软件系统(auto-tracing vessel image analysissystem,ATVIAS)针对血管超声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在动脉硬化的发病早期,根据动脉硬化时硬度、弹性、张力等的变化,为冠心病的早期预防、治疗提供一种全新、无创、可靠的方法.方法分别对100例健康成人及217疑似冠心病并接受冠脉造影或双源CT检查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跟踪血管影像分析系统测量颈动脉超声图像各项指标和参数,比较分析有无冠脉病变及不同程度冠脉病变与颈动脉超声图像各项测值的关系.结果运用智能跟踪血管影像分析系统,能较好的自动描记血管内膜,尤其是不规则血管也能准确的自动描记并得出相应测量结果,Eρ、β、PWV-β三指标与内膜厚度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收缩期血流剪切力Tp自第4周起减小,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IMT、IMCSA均较对照组增厚(P<0.05,P<0.01),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的增加,IMT明显增加,IMCSA明显增大,2支以上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的Ep、β、PWVβ明显高于对照组,也高于健康成人组(P<0.05),TP和T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康成人组(P<0.01).结论血管超声自动追踪分析系统可自动描记血管内膜界线,准确测量血管内径等相关参数;Ep、β、C是预测和评估动脉硬化的较好指标,颈动脉IMCSA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中内膜厚度正常时剪切力可以更早期地反映血管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的内镜、病理组织学特征与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结肠镜检出的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息肉病患者内镜和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226例肠镜检查出息肉病例891例(1298枚),检出率10.83%,其中非腺瘤性息肉与息肉病488例(715枚),检出率5.93%,化生性息肉210例239枚,化生性息肉病11例61枚,炎性息肉166例210枚,炎性息肉病9例51枚,幼年性息肉75例81枚,幼年性息肉病4例23枚,Peutz-Jeghers息肉4例7枚,Peutz-Jeghers息肉病9例43枚。息肉多见直肠,化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1.0cm最多见,幼年性息肉以1.0~2.0cm最多,4例幼年性息肉病中1例随访2年后,一枚最大的息肉(3.0×2.5cm)出现癌变,9例Peutz-Jeghers息肉病患者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送检已切息肉,发现3例部分息肉粘膜呈腺瘤样增生伴高级别上皮内瘤样变。结论:结直肠非腺瘤性息肉病具有恶变潜能,随着息肉体积增大,数量增加癌变率递增,大肠镜检查息肉病患者应多部位活检,并定期随访,尽可能予以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976.
探讨物联网技术给临床护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点介绍物联网在临床护理中如移动查房、患者安全管理、医疗物资管理、精准化护理、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7.
BACKGROUND: The role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in acute cholecystitis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ncer presenting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ncer who presented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and were treated at the public hospitals in Hong Kong between 1998 and 2002. RESULTS: Among 2,700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managed with cholecystectomy (1,347 open and 1,353 LC), 63 patients (2.3%) were found to have gallbladder cancer. There were 44 women and 19 men with a mean age of 74.7 (+/-12.8) years. Adenocarcinoma (90.5%) wa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The overall median survival was 5 months (95% CI = 2.6-7.4).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20.8%.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as attempted in 11 patients and wa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in six of them.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C and open groups in the complication rate, hospital mortality rate, or survival rate. CONCLUSIONS: In the ethnic Chinese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the incidence of gallbladder cancer presenting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is higher than the same find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cholecystectomy for cholelithiasis. Long-term survival is possible because such patients may be diagnosed at an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索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与老年人群骨密度和肌肉减少症相关性。方法受试者包括216名成年人(79名男性和137名女性;平均年龄73.5岁)接受全面体检。检测所有受试者骨骼肌指数(SMI)、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和步行速度,符合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标准的受试者被分配到肌肉减少症组。仅肌肉量减少的受试者被分配到肌量减少组,其他受试者分配到正常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用于评估腰痛。同时检测血清VIP水平;对三组之间肌肉减少症决定因素如骨密度、VAS和VIP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名受试者(5.5%)患有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组的平均ODI评分显著高于肌量减少组和正常组[分别为(25.2±12.3)%、(11.2±10.0)%和(11.9±12.3)%,P<0.05]。肌肉减少症组血清VIP水平显著低于肌量减少组和正常组(P<0.05)。肌肉减少症组的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和BMI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及步行速度、ODI与血清VIP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群中肌肉减少症及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腰痛与血清VI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9.
不同治疗模式对不能切除的肝癌二期手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Fan J  Wu Z  Tang Z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0):745-748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经手术肝动脉结扎、置管化疗栓塞(HALCE)缩小后二期切除的疗效,并比较不同治疗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4例HCC二期切除患者,分成TACE组及HALCE组.TACE组112例,行TACE1~7次(中位2.4).HALCE组92例,其中49例行HALCE,7例行HALCE+肝脏外放射治疗,36例行HALCE+导向内放射治疗.肿瘤缩小后予以切除.选择7个可能对HCC二期切除术后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单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随访至1999年6月,首次TACE及HALCE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5.7%、69.3%、56.5%及44.5%,切除肿瘤后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88.5%、64.9%、51.9%及38.3%.TACE组及HALCE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4.1%、64.7%、51.2%、40.8%和96.3%、73.9%、61.6%、45.2%,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肝硬化程度和肿瘤坏死程度(P<0.05).TACE组中肝硬化程度、缩小后肿瘤有无包膜及肿瘤坏死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而HALCE组各因素对预后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能一期切除的HCC缩小后应进行二期切除,且可获得满意疗效.而肝硬化程度、肿瘤坏死程度是影响肝癌二期切除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抬颌仰额)加导丝引导置管法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80例ICU住院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采用抬颌仰额位加导丝引导置管法能有效提高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进而减轻对患者食管损伤,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