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4篇
  免费   2235篇
  国内免费   1259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273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1300篇
口腔科学   258篇
临床医学   2704篇
内科学   1901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326篇
特种医学   876篇
外科学   1919篇
综合类   617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39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2673篇
  23篇
中国医学   2335篇
肿瘤学   1014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868篇
  2020年   742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615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1159篇
  2013年   1412篇
  2012年   1951篇
  2011年   2050篇
  2010年   1971篇
  2009年   1762篇
  2008年   1790篇
  2007年   1760篇
  2006年   1539篇
  2005年   1114篇
  2004年   802篇
  2003年   724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76例,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水平。结果7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为5 962.5±19 926.1 copies/ml,其中38例阳性,阳性率为50.0%;CK20mRNA的水平为6 244.3±15 113.1 copies/ml,其中28例阳性,阳性率为36.8%;CEAmRNA的水平为7 377.0±26 281.5 copies/ml,其中36例阳性,阳性率为47.4%。对照组30例未见表达。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二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三项阳性率可达68.4%。结论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辅助诊断指标,联合二至三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定量检测有助于大肠癌微转移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2.
急性胰腺炎累及盆部腹膜外间隙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扩散至盆外间隙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87例AP患者螺旋CT表现,着重观察AP扩散至盆外间隙的CT表现特征。结果AP所致腹膜后间隙积液蔓延至盆外间隙的发生率为34·5%(30/87)。盆外间隙积液的CT表现主要有4种类型。若以AP扩散至盆外间隙作为判断重症AP的阳性标准,其敏感度47·6%(30/63),特异度100%(24/24),阳性预测值100%(30/30),阴性预测值42·1%(24/57),准确度62%(54/87)。结论急性胰腺炎所致的盆外间隙积液有4种表现形式,盆外间隙积液是判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简单而特异度高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细胞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1)在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用RT-PCR的方法检测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1 mRNA的表达,并将其表达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2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4例SOCS-1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16.00%,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11例SOCS-1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44.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25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中,无进展组(慢性期)12例,阳性2例,而进展组(加速期和急变期)13例,阳性1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CS-1 mRNA阳性的CML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差,进入加速期后SOCS-1 mRNA多数呈持续阳性表达,病情进行性发展,预后极差。结论:急性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可检测到SOCS-1 mRNA的表达,CML患者阳性率高,加速期与急变期表达阳性者显著增多,与干扰素治疗反应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4.
湖南省2003—2007年实验大、小鼠病毒学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3—2007年湖南省实验大、小鼠病毒学质量。方法按GB14922.2—2001和GB14926—2001进行,在相关单位生产繁殖群依据单纯随机抽样原则采样检测。结果共检测565只实验大、小鼠。其中311只小鼠中检出8只肝炎病毒(MHV)抗体阳性,24只仙台病毒(Sendai)抗体阳性,鼠痘病毒(Ect)未检出;254只实验大鼠中检出3只汉坦病毒(Hv)抗体阳性,5只仙台病毒(Sendal)病毒抗体阳性。结论应继续加强实验大、小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995.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代佩灵  张翠丽 《医学综述》2013,19(7):1228-1231
随着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早期生化标志物对AMI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越来越重要,目前主要的AMI早期生化标志物,如髓过氧化物酶、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等在AMI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偏头痛的基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丹  代大伟 《医学综述》2013,19(13):2324-2327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慢性、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病因也较为复杂,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均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偏头痛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但偏头痛的遗传方式尚不完全清楚,到目前为止,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是唯一已知相关遗传学特征和致病基因的偏头痛,在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中,目前已鉴定出三个致病基因位点。除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因外,偏头痛与5-羟色胺、一氧化氮合酶等基因也有一定相关性,但尚未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便秘小鼠血浆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eptide,VIP)表达的变化,探讨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胃肠动力靶向调控的机制.方法:采用脾虚泄泻、饥饱失常以及燥结便秘等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便秘模型;造模组分别予以枳术汤、便秘通口服液、蒸馏水干预;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SP和VIP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蒸馏水组的SP和VIP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经治疗后,枳术汤大、中剂量组恢复接近至正常水平,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模型胃肠动力的调控可能与SP和VIP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银甲散配合西药治疗Graves甲亢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甲散加小剂量他巴唑)30例和对照组(他巴唑)30例,观察停药2年后的自身抗体免疫指标(TRAB、TGAB、TMAB)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停药2年后甲状腺特异性抗体的比较:对照组停药2年后TRAB、TGAb,TMAB活性明显高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16.7%,对照组复发率42.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甲散通过调节自身免疫机制可减少停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旱莲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利用Fenta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光照核黄素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旱莲草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光光度法研究其对·OH诱发卵磷脂脂质过氧化和DNA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结果 旱莲草总黄酮得率为3.96%,对·OH、O-2·的半清除率IC50为0.015 mg·ml-1,0.08 mg·ml-1;对脂质过氧化DNA氧化损伤的半抑制率为0.02 mg·ml-1,2.0 μg·ml-1.结论 旱莲草总黄酮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和DNA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大戟内生真菌对其生长和两种萜类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生真菌促进大戟药材生产的方法.方法 接种大戟内生真菌到大戟组培苗,将建立共生后的组培苗移栽室外.生长1年后,检测生物量和萜类的量.结果 内生真菌E4(Fusarium sp.Ⅰ)和E5(Fusarium sp.Ⅱ)均促进了宿主植物生长,使根的鲜质量分别提高了49.45%和59.74%;并使大戟的折干率提高了2.99%和6.48%;同时提高了大戟组培期和室外生长1年后二萜物质异大戟素和三萜物质大戟醇的量.室外生长1年后,E4处理组.异大戟素和大戟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2.79%和40%;E5处理组,异大戟素和大戟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5.32%和241.38%.结论 内生真菌E4和E5对大戟有促生长作用,并能同时促进其萜类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