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9篇
  免费   1132篇
  国内免费   858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1410篇
口腔科学   136篇
临床医学   1424篇
内科学   1676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604篇
特种医学   3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293篇
综合类   236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48篇
眼科学   226篇
药学   1239篇
  7篇
中国医学   753篇
肿瘤学   95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353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572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628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本文采用细胞化学方法,显示了六种脱氢酶。观察了30例615小鼠和L_(615)小鼠血细胞中的反应特点及活性变化。粒细胞在pH7.4时呈阴性反应,淋巴细胞和白血病细胞阳性。我们以积分值做指标,对615小鼠淋巴细胞与L_(615)小鼠白血病细胞、淋巴细胞进行了组间显著性检验,均有显著性或非显著性差别。这个结果提示L_(615)小鼠白血病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能量代谢发生了异常变化。强于正常机体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双盘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透视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13岁以下儿童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采用经皮穿刺放置封堵器方法治疗继发孔型ASD16例,术后立刻、24h、1月、3月进行TEE或TTE和X线胸片检查,以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16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其中9例术后胸闷症状立即消失,第2天即能下床活动,无特殊不适主诉;另7例症状任2周后逐渐好转。1例术后仍有微量分流,3个月后分流才消失;术后1个月有8例右房及右室内径较术前缩小。14例术后3个月TTE显示ASD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另2例失访。结论:经皮封堵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对防治SARS的作用,方法 本文综合国内外心理疗法研究成果,提出了应对非典的心理处方:“接纳恐惧,顺其自然;平衡思维,端正认识;积极暗示,增强信心;切已体察,心理常态”;结果 从原理上解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明确心理处方的实际操作,提出具体的步骤和要点,并对日常生活中的不妥做法进行了剖析。结论 采用心理疗法可增强抗击“非典”的信心及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4.
中国人群DXS102座位多态性鉴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DXS102座位的多态分布。方法应用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研究了无亲缘关系的234条X染色体。结果DXS102座位等位片段有8个,核心单元AC二核苷酸重复数为13~21,频率分布在0.013~0.156之间,杂合度观察值和无偏估测值分别为0.87和0.80,多态信息含量(PIC)0.80,女性基因型数为22个,男性基因型数为8个,该座位多态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DXS102座位在中国人群和欧洲人群的分布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两个新的等位片段。应用DXS102座位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对一接受基因治疗的血友病B家系进行分析和携带者筛查。结论DXS102座位连锁分析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血友病B基因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从兔网织红细胞提纯的红细胞分化调节因子(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EDF),能对体外培养的自发转化成纤维细胞系L929及人鼻咽癌细胞系KB产生作用。当EDF剂量为0.10μg/ml时,可引起L929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有细胞核固缩现象。第2d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4.86%,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0;第5d时细胞增殖为负值。~3H-TdR掺入率明显降低。EDF剂量为0.15μg/ml时,对KB细胞生长已有抑制作用。EDF剂量达0.30μg/ml时,生长抑制明显。以上结果证明了EDF对恶性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对不同种类细胞敏感性不同,并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6.
本文运用免疫细胞化学PAP及ABC法,显示大白鼠下丘脑内OXT免疫阳性神经元,并于垂体后叶注射WGA-HRP,显示下丘脑中逆行标记细胞,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下丘脑及其邻近区域内HRP与OXT双标记细胞,证实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穹窿前核和后核、血管周细胞群、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区及外侧区、背侧副细胞群内、室周部、第三脑室侧壁室管膜细胞下及室间孔部室管膜细胞下,均有OXT免疫阳性神经元,其中至少部分神经元可发出向垂体后叶的投射纤维。位于第三脑室侧壁室管膜下及室间孔部室管膜下的神经元,可能监测脑脊液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调节垂体后叶OXT的分泌,也可能直接通过共树突向脑脊液内释放OXT。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郑氏植物蛋白 (Zheng’splant protein ,ZPP)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及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 H TdR掺入法测定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 )的增殖反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ZPP对T淋巴细胞CD3+ 、CD4 + 和CD8+ 抗原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 :ZPP对乳腺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PBL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SI分别为3.0 0± 1.4 5和 2 .5 3± 0 .80 ) ,明显高于对正常对照组和乳管上皮轻度增生患者PBL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1.0 6± 0 .17和1.18± 0 .19) (P <0 .0 1)。而PHA对各组PBL的增殖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经ZPP刺激后的PBL中CD3+ 、CD4 + 和CD8+ 细胞均发生增殖反应 ,其中CD4 + 和CD8+ 者更为明显。结论 :ZPP可选择性刺激乳腺癌及其前期病变患者的PBL中T细胞发生增殖反应 ,此作用有可能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中  相似文献   
48.
ST2作为Th2细胞亚群标志以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主要分泌IFN γ和IL 4的Th1和Th2亚群 ,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何从表面标志上加以区分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ST2是近年来提出的Th2细胞的稳定标志物。本工作在体外成功地诱导人脐带血T细胞向Th1或Th2分化的基础上 ,应用逆转录PCR分析了ST2mRNA的表达特点。证实ST2在人Th2细胞上的选择性表达。为了探索ST2、Th2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本工作进一步检测了正常人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β actin、ST2以及IFN γ和IL 4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 :支气管哮喘患者ST2mRNA水平升高 ,IL 4水平也明显升高 ,但IFN γ无变化。这提示ST2作为Th2细胞的标志物 ,有可能成为Th2极化性疾病如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参考性标志 ,至于ST2是否有可能作为治疗的靶分子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9.
黄皮酰胺促钾通道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发现的具有促智作用的药物——黄皮酰胺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或KCl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缩。本研究旨在应用膜片钳(patch clamp)技术探讨黄皮酰胺对Wistar大鼠尾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钾离子通道的作用。单个平滑肌细胞用酶法分离,以细胞封接方式记录离子通道活动。在细胞池内注入2μM黄皮酰胺后,钾离子通道活动明显增强。用本实验室开发的计算机软件(patch clamp analysis system,Version 1.0)计算分析通道活动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50.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ausing keratitis can be either cytotoxic (6206) or invasive (6294), while a strain (Paer1) causing contact lens-induced acute red eye has been shown to be neither. In situ hybridization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location and identity of cells expressing interleukin-6 (IL-6) mRNA in the murine cornea and changes in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infection with different strains of P. aeruginosa. The number of IL-6-positive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image analysis. IL-6 protein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BALB/c mice were challenged by use of the wounded-cornea model with P. aeruginosa 6294, 6206, or Paer1 (2 x 10(6) CFU). At time intervals up to 24 h, postchallenge corneal tissue was probed for IL-6 mRNA. IL-6 mRNA expression was rapidly elevated in the epithelium in response to strains 6294 and 6206.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experiments, infiltrating inflammatory cells also stained positively for IL-6 mRNA. In contrast, corneas challenged with strain Paer1 showed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IL-6 mRNA only at 4 h postchallenge. Three distinct patterns of IL-6 mRNA expression in the mouse cornea occur in response to these three ocular isolates of P. aeruginosa. The data obtained for mRNA expression in the cornea for all three strains of P. aeruginosa correlated well with IL-6 protein analysis of whole-eye homogenates. Differences in the cytokine responses to these strains correlate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pathology associated with each strain and may offer an opportunity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d management of ocular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