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脊髓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否产生保护性,并通过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等检测评估其效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3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造模: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4只,缺血再灌注组与预处理组各8只,后2组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0min-开放法建立腰段脊髓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不阻断腹主动脉。②肢体缺血预处理方法:预处理组兔在阻断前,先对左下肢进行预处理,以止血带在大腿根部绑扎,阻断血管5min,再灌注10min,共反复4次。③功能评估指标:对比各组兔在再灌注后2,8,24h、7d时后肢功能(0~4级,0级为后肢完全瘫痪,4级为正常行走)、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消失和再现时间以及组织病理学上的差异。结果:2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兔后肢神经功能正常;预处理组兔各时间点后肢神经功能评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F=17.37,P=0.0016),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719)。②再灌注7d时,缺血再灌注组组织病理学上有严重改变,表现为神经元细胞水肿、脱失,白质脱髓鞘;预处理组病理改变轻微;对照组无明显改变。③预处理组动脉夹闭后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消失时间长于缺血再灌注组[(27.2±1.7),(13.6±2.2)min,t=13.79,P=0.00];预处理组再灌注后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再现时间短于缺血再灌注组[(2.1±1.8),(7.1±5.0)min,t=-2.65,P=0.02]。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能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和神经功能缺陷,对急性脊髓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家兔“风门”穴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家兔“风门”穴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为中医皮部经络学说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①选取雄性家兔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每组2只。②两组兔以乌拉坦1.5g/kg麻醉后,经双侧“风门”穴皮内注射荧光素核黄(Sigma,批号74681-68-8)1g/L(含核黄500μL)逆行神经追踪,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和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兔分别成活18~24h,30~36h后处死。③分别取C2~L5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肾、骶脊肌、背阔肌、膈肌、肠系膜下动脉、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足三里”穴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 ZX-004荧光显微镜下寻找各组织荧光标记的神经细胞、荧光标记密集的神经末梢部位;另一套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再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新的发现。结果:4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在C3~L3脊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T3~12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脊髓后角、下丘脑的橄榄核、骶脊肌、背阔肌、膈肌的肌膜、心肌的内、外膜,胃、膀胱壁、肺支气管壁、肝管壁、胆囊壁的外膜和黏膜、肩关节滑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肾小管以及胃牵涉区、足三里穴的皮和骶部及耳的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有荧光密集区。②神经逆行追踪30~36h组:C3~T2脊神经节核黄标记细胞大部分消失,T3~10仍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及小肠节细胞的标记细胞与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相似,荧光密集区的部位同神经逆行追踪18~24h组,但更密集。结论:家兔“风门”穴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由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和小肠节细胞等神经网络组成,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3.
1-正癸基-3-吡唑烷酮是一种新的抗惊活性物质。杜明慧、雷小平等相继合成了一系列3-吡唑烷酮类化合物,结果,1-正丙基-5-对氟苯基-3-吡唑烷酮的抗惊作用最强(EP_(50)=14.7 mg/kg)。为了继续研究1位和5位取代基对抗惊活性的影响,我们将前人合成的35个化合物(表1中化合物1~35)进行了Hansch分析得到以下方程: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寻找抗生育药物,从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经17β-羟基-7α-甲基-4β,5β-环氧雌烷-3-酮合成了七个4-位取代的目标化合物:4,17β-二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4-甲氧基-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4-氯-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及其17-乙酸酯和4-溴-17β-羟基-7α-甲基-4-雌烯-3-酮。这些化合物均可竞争性地与人蜕膜孕酮受体结合,并能抑制蜕膜细胞的发育,对大鼠具有显著的抗着床活性。  相似文献   
105.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of 3-pyrazolidinones with different substituent on positions 1 and 5 reported previously, the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is parabolically related with the total fragment constent (Fr hydrophobic parameter) of the 1 and 5 substituents of 3-pyrazolidion. The optimum Fr was about 5.6. Therefore, eleven new 5-substituted-3-pyrazolidinon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Pharmacological test showed that they are all potent anticonvulsant agents. Among them 1-n-butyl-5-(p-chlorophenyl)-3-pyrazolidinone was shown to be the most potent so far synthesized.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 HPL C法测定 8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一次口服康恩贝产 (受试品 ,商品名金奥康 )和瑞典产 (参比品 ,商品名洛赛克 )奥美拉唑胶囊各 40 mg的血药浓度 ,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 :两种胶囊的药—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均符合—室开放模型。测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 :试验胶囊和参比胶囊从胃肠吸收的滞后的时间 (L.T)分别为 1.3 6± 0 .92 h和 0 .90± 0 .42 h;Cmax分别为 0 .2 8±0 .2 0 mg/L 和 0 .3± 0 .2 0 mg/L;;Tmax分别为 3 .69± 1.46h和 2 .44± 0 .74h;AUC分别为 1.71± 1.2 0 mg/L· h和 2 .44±0 .74mg/L· 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2 .3 4± 0 .61h和 2 .2 2± 0 .70 h;结论 :奥美拉唑试验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2 .5± 16.1%。经统计分析与参比胶囊比较为等效  相似文献   
109.
蛋白质组学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及其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1-01/2006-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roteomics、leuk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1-01/2006-03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蛋白质组、白血病”。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近5年的研究进展,筛除重复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原著。②有关白血病研究的原著。③有关蛋白质组与白血病关系研究的原著。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7篇有关蛋白质组学与白血病关系研究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研究,纳入30篇。其中蛋白质组学方面的有11篇,蛋白质组学与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的有19篇。资料综合:蛋白质组学是指应用各种科技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科学.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的蛋白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生物学研究模式。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易出现化学治疗后多药耐药,其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尚不清楚。血液蛋白质组指血液系统中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运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异常转化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索,阐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一些相互关系及规律,也为进一步寻找新药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即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预后判断、化疗药物选择以及个体化治疗带来了重大的意义。结论:将蛋白组学应用于白血病研究,可以对白血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对分化细胞进行相应鉴定,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5在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腹股沟脂肪,消化分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29,CD34,CD44表达。③传3代细胞进行微团培养1d,换用含体积分数为0.01的新生牛血清、10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6.25mg/L的胰岛素、6.25mg/L的转铁蛋白、1×10-7mol/L的地塞米松、50mg/L的维生素C的高糖DMEM诱导液,为特定培养条件。④在诱导后4,7,14d应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评价软骨形成情况。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诱导后0和14d检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结果: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短梭形、梭形及多角形,3代后呈均一长梭形。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44,基本不表达CD34。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形态特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由长梭形转变为三角形、多角形或短梭形,逐渐聚集成结节。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诱导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胞外基质阿尔新兰染色、蕃红O/固绿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着色阳性。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未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而诱导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前Ⅱ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基因。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由转化生长因子1、胰岛素、转铁蛋白等组成的特定培养基条件诱导下可以定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