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5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96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76篇
内科学   58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14篇
综合类   1554篇
预防医学   415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389篇
  22篇
中国医学   556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藏药佐太对西红花苷-1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藏药佐太对西红花苷-1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连续ig生理盐水7 d)和实验组(连续ig佐太混悬液7 d或21 d)大鼠按5 mg/kg剂量im西红花苷-1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西红花苷-1的质量浓度,DAS 2.0软件计算各组大鼠西红花苷-1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实验组大鼠分别按10 mg/(kg·d)连续ig佐太7 d和21 d后,西红花苷-1的药动学特征发生明显变化,AUC、C_(max)和MRT显著大于对照组,而CL和Vd显著小于对照组,并且随着佐太用药时间的延长,西红花苷-1的AUC增大.结论 给予佐太后西红花苷-1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显著增多、消除显著减慢.  相似文献   
992.
作业疗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脑瘫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对3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作业疗法配合中药熏蒸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半枝莲多糖(SBP)辅助CTX对荷瘤小鼠血清白介素(IL-2)与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移植性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肿瘤组、肿瘤给药组,肿瘤给药组按两种药的不同剂量的组合分为11组。连续给药10d后,取血离心得血清,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即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IL-12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半枝莲多糖能提高IL-2、IL-12的含量。结论:半枝莲多糖对环磷酸胺抗肿瘤有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IL-2和IL-12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4.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为常见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西医多采用类固醇激素类、抗感染类、免疫调节剂类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不佳.我科采用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新疆维阿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5020003)联合肌注斯奇康注射液并照射NB-UVB治疗银屑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检测一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散发病例ADAR1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ADAR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结果:该患者ADAR1基因11号外显子与11号内含子交界处检测到一新的c.3091+1GT剪切突变,家族成员及100例无关正常人中未发现突变。应用Mutation Taster进行剪切突变蛋白功能预测分析,提示该突变为致病剪切突变,可能导致编码蛋白的催化结构域丢失。结论:本例患者检测到一个ADAR1基因新的突变位点,丰富了突变谱。  相似文献   
996.
<正>血小板是止、凝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的核心成分。而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天然免疫细胞,是固有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二者胞膜或胞内的蛋白质和细胞因子极为丰富,通过受体介导的激活和释放易于对各种刺激作出快速反应。近年来,在多种血管病变中观察到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的同时激活,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免疫性血栓形成,以及肺动脉高压,二者共同作用驱动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及免疫反应,继而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就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通过配/受体的相互激活在上述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利用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建立起了受四环素类似物Doxycycline(Dox)紧密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在此基础上对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受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建立Dox可调控表达AT2R基因的双重稳定大鼠VSMC细胞,观察该VSMC细胞中AT2R受调控表达情况,以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AngⅡ)及其1型、2型受体拮抗剂干预上述细胞后FN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变化.结果 Dox-on可调控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可成功介导AT2R基因在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的表达,该表达受到Dox给予/去除的紧密调控;Dox干预可在48 h内迅速诱导该VSMC细胞表达AT2R,AT2R表达在Dox干预后72 h进一步增强(P<0.01).AT2R基因的可调控表达抑制由于AngⅡ干预VSMC后引起FN表达的增强(P<0.01).这一作用被AT1R拮抗剂CV-11974进一步增强(P<0.01);而被加入AT2R拮抗剂干预而取消;同时给予AT1R拮抗剂和AT2R拮抗剂时FN的表达与基础状态时的情况一致.结论 AngⅡ干预增强FN的表达,该作用是通过AT1R介导的;经Dox 诱导表达AT2R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这一生物学作用,说明在这一生物学效应上,AT2R具有与AT1R相拮抗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轻中度狭窄组(62例)和重度狭窄组(16例),对两组患者靶血管内超声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轻中度狭窄组血管内超声检出脂质斑块51例82.26%(51/62),其病变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A)、斑块面积(PA)及管腔面积狭窄率(LAS)、重构指数(RI)明显大于重度狭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间在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脂核与斑块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EEMA、RI呈正相关.结论 易损斑块为偏心分布的低回声脂质斑块,具有较大的斑块面积和明显的正性重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望作为冠脉斑块易损性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中国成人晕厥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连续纳入2018年6月25日至2021年3月1日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37家三甲医院急诊、老年科、心内科门诊或晕厥单元就诊且初步诊断为晕厥的患者, 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4 950例, 年龄(56.3±16.8)岁, 男性2 604例(52.6%)。最常见的晕厥类型为神经介导性晕厥[2 345(47.4%)], 其次为心原性晕厥[1 085(21.9%)], 而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则相对少见[311(6.3%)], 此外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有1 155例(23.3%)。与≥65岁的患者比较, <65岁的患者中有诱因者更为多见[2 066(72.4%)比786(27.6%), χ2=136.5, P<0.001]。与其他类型晕厥患者比较, 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中有晕厥先兆者占比较高[1 972(79.0%)比1 908(73.9%), χ2=17.523, P<0.001]。女性患者中有先兆者占比高于男性[1 837(80.0%)比1 863(73.0%), χ2=...  相似文献   
1000.
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进入以全面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新目标、开展监测预警为主要干预措施的新时期.“十三五”时期,四川、江苏、云南、湖北等4个血吸虫病防治重点省份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或通过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技术评估,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流行程度进一步降低,《“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