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对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2例胸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与观B组,A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而B组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于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存在区别,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诊病历, A组漏诊误诊率是19.4%,诊断有效率是80.6%;B组漏诊误诊率是9.7%,诊断有效率是90.3%,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在良、恶性胸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良、恶性胸膜病变的诊断有效率,降低了误诊漏诊率。虽然CT的价格低廉,但是需要使用造影剂,而造影剂又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因此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MRI不仅不需要使用造影剂,而且还能够显示出患者纵膈淋巴结中发生转移,诊断有效率由于CT使用。医护人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建立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中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5HC-C8,流动相A、B分别为甲醇-水-冰醋酸(50∶950∶1,V/V/V)和甲醇-水-冰醋酸(500∶500∶1,V/V/V)(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结果:该色谱条件下,对乙酰氨基酚片中的主药(对乙酰氨基酚)、6个已知杂质(对氨基酚、对氯苯乙酰胺和杂质A、B、D、F)、3个制剂特定辅料(羟苯甲酯、羟苯乙酯和羟苯丙酯)和1个未知杂质的分离度均大于1.5。6个已知杂质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39~1.617、0.026~0.384、0.237~17.799、0.257~19.271、0.239~17.955、0.246~18.462μg/mL(r≥0.999 8),杂质A、B、D、F的校正因子分别为2.9、1.0、1.2、6.2;检测限分别为0.009 6、0.024 2、0.164 0、0.051 1、0.055 9、0.422 0 ng,定量限分别为0.032 0、0.080 6、0.546 0、0... 相似文献
55.
网格环境动态、多域和异构性的特点决定其需要灵活、易于扩展和精细的授权机制.近来在网格环境下的访问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现有的模型大多在相对静止的前提下,基于主体的标识、组和角色信息进行授权,缺乏具体的上下文信息和灵活的安全策略.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使用控制和上下文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在该模型中,授权组件使用主体和客体属性定义传统的静态授权;条件组件使用有关的动态上下文信息体现了对主体在具体环境中的动态权限控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以验证模型的效率和易于实现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以小动物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研究手段,探寻胃俞募穴治疗对脑岛味觉皮层损毁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全脑功能连接影响,深入分析胃俞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中枢响应特点.方法:将60只雄性SD乳鼠随机分为手术针刺组、 手术组、 假手术组.采用碘乙酰胺灌胃、 夹尾应激法,结合不... 相似文献
58.
椎间盘退变是多种脊柱疾病的病理基础,大量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目前VEGF在退变椎间盘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VEGF高表达是椎间盘退变开始的标志,并可促进椎间盘退变;部分研究则认为VEGF可延缓椎间盘退变.随着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含有VEGF的DNA质粒已应用于实验动物退变椎间盘研究中.该文就VEGF与椎间盘退变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两者关系及VEGF生物疗法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探讨VEGF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前景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9.
随着机体的衰老,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逐渐出现并进行性加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椎间盘异常的应力负荷、营养代谢障碍、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活性增高、细胞因子的激活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方法在IVDD的研究中逐渐广泛的使用,使得生物力学与IVDD 相似文献
60.
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其副产物N端BNP前体(NT-proBNP)的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BNP及NT-proBNP水平在在肾病患者中异常增高且与肾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故临床可考虑将血清BNP及NT-proBNP检测作为评估肾病患者预后及并发心脏并发症的预测指标,还可将其作为评估透析治疗效果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虽然现有的研究还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但提示BNP及NT-proBNP检测在肾病的诊断、预后评价以及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