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苯丁酸氮芥(CBL)的活性酯通过共价联接的方式与抗人直肠癌单克隆抗体5OH.19偶联,形成的免疫偶联物CBL一5OH.19具有较高的药物/抗体比率(25~30∶1)以及很好的导向活性。在体外30分钟试验和24小时试验中,CBL—50H.19对人直肠癌LoVo细胞均具有很强的体外杀伤活性.其效果比游离的CBL强。CBL—50H.19对人膀胱癌E—J细胞无杀伤活性;CBL与正常小鼠IgG偶联组成的免疫偶联物对LoVo细胞和E—J细胞均无杀伤作用。这表明CBL—50H.19对人直肠癌细胞不但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而且具有好的杀伤特异性. 相似文献
42.
43.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突飞猛进,近年来,一系列淋巴因子的分离提纯以及基因分子克隆相继成功,使一些原来混淆不清的免疫学概念逐步得到澄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现T淋巴细胞的产物-淋巴因子不仅在调节T细胞本身及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如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免疫功能方面起着十分 相似文献
44.
45.
转基因技术是近年来生物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大突破。转基因小鼠在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使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长期以来,免疫耐受都是通过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注入外来抗原来诱导产生的,因而不能完全地反映自身耐受形成的自然过程。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操作的方法,将编码外来抗原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使之在特定的组织内表达,因此这种外来抗原从个体发育的一开始就作为“自身”成份出现,从而能更好地反映自身耐受的形成过程。本文介绍表达SV40T 抗原、表达外源MHC 产物、表达自身抗原识别受体的转基因小鼠在免疫耐受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反映了这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6.
免疫毒素体内应用问题较多。过去三年中,许多研究者为免疫毒素的体内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三年来在免疫毒素构建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推进了免疫毒素体内应用治疗实体瘤的进程。本文介绍了首次体内应用抗黑色素瘤免疫毒素治疗的临床报告。用抗小鼠Ig 与毒素偶联制备的“间接免疫毒素”是近年来免疫毒素研究中的一项值得注意的成就。间接免疫毒素可以杀伤任何结合了小鼠单克隆抗体的靶细胞,从而大大简化了免疫毒素体外清除靶细胞的问题,使免疫毒素的部份商业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7.
48.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人肝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人补体C3 cDNA克隆,经多种指标鉴定,初步证实该克隆位于人C3β链,用它做探针,筛选到多个与C3β链有同源性的cDNA克隆。同时构建一组质粒表达载体PMS-31b。c和PEX-3 P。将C3β链cDNA片段亚克隆到PEX-3P中,在大肠杆菌表达出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49.
龙振洲、谢蜀生两位同志在对国内、外基础免疫学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本文。它对同道们在制定方向、选择课题等方面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0.
应用细胞培养及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二氢青蒿素(DHA)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发现,DHA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增强小鼠脾细胞及T细胞株LBRM产生IL-2及其mRNA表达。而在相同浓度范围内对转化的T细胞及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DHA的促IL-2产生及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可能由不同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