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正>医学影像学是一门跨学科(物理、计算机和人体生理、生化及解剖学)的飞速发展的医学专业,在现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医学影像学设计多门学科,在人才培养上难度很大。医学影像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图像处理。无论哪一方面的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人体局部解剖学,因为人体局部解剖学知识是利用各种影像手段进行活体成像的生物基础[1]。现就局部解剖学与三者的关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3.
乳腺癌是当今大多数国家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治率。然而由于PET对肿瘤病灶缺乏准确的解剖定位而使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受到限制。PET-CT的完美结合使对肿瘤的解剖定位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文着重介绍PET-CT在乳腺癌治疗后再分期、疗效观察、术前分期和放疗计划拟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严重烫伤早期兔血脑屏障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兔(50%Ⅲ度烫伤)早期,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雄性大白兔10只,均制成50%Ⅲ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烫伤前、烫伤后1、2、3、4 h 5个时相点组,每个时相点组分别取2只兔,取脑组织进行大体、光镜与电镜观察.结果烫伤后2 h,内皮细胞肿胀,BBB开放.随着病变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开始模糊,BBB进一步开放.结论随病变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的损伤逐渐加重,BBB的开放逐渐增大,最终导致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5.
脑水肿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对其进行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子如水通道蛋白-4、基质金植蛋白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等有关,扩散加权成像等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水通道蛋白-4与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就脑水肿分子形成机制及磁其振成像上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6.
脑水肿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对其进行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子如水通道蛋白-4、基质金属蛋白酶、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等有关,扩散加权成像等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水通道蛋白-4与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就脑水肿分子形成机制及磁共振成像上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7.
肝外胆管梗阻病变CT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通过分析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CT表现,总结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征象。材料与方法:复查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均做了CT检查的肝外胆管梗阻病变117例,良性38例,恶性79例。结果: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漏斗样改变,肝外胆管壁呈环形弥漫型增厚,肝内胆管呈竹节状或小囊状轻、中度扩张,梗阻部肿块内钙化,边界清楚对良性病变诊断有重要意义;肝外胆管中、近段梗阻或肝外胆管未显影者,梗阻部胆管呈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并伴肿块,肝外胆管壁呈环形局限型增厚,肝内胆管呈藤状或蟹足状中度或重度扩张,梗阻部肿块边界不清,其内可见坏死等征象,高度提示恶性病变。结论: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均有其特征性的CT征象,注意观察胆管的形态改变,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并紧密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8.
本比较了传统X线诊断学和医学影像学的教学,认为它们各有特点,通过将多媒体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和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来改进教学方法,则达到了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使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CT鉴别诊断智能化。方法:对117例EBOD的CT影像资料和临床数据进行计算机分析,建立本研究资料SAS数据库,并用逐步选择法对16项因素筛选。然后对诊断有影响的10项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判别分析。按每一分类变量对诊断的影响程度分别赋于权值。数值变量直接输入判别过程,最后得到两个线性判别方程。结果:用判别方程进行回代分析,良性梗阻病变正确判别率85.6%,恶性89.9%。将这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支气管肺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胸片及CT和^18F-FDGPET/CT检查的周围型支气管肺类癌,分析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PET/CT标准摄取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右上肺尖段和前段各1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2例,左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各1例。病灶直径3.4~6.2cm,平均5.4cm。CT显示病灶形态为肺内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病灶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其中2例有浅分叶,2例有短毛刺征,1例病灶周围可见条片影,2例边缘光滑。病灶均表现为病灶内^18F-FDG轻度或明显增高,SUV值为3.3&#177;1.4(2.8~5.3),2例病灶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斑片状及条索状放射性缺损影。1例表现为纵隔和腹腔淋巴结FDG摄取增高。手术病理均证实为非典型神经内分泌癌(类癌)及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PET显像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肺类癌的FDG异常浓集,根据病灶的浓集程度和结构变化对病灶的恶性程度进行判断。同时CT可对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并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为疾病的判断提供详细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