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怡  黎海涛  李露斯  史树贵  何海涛  黎川 《重庆医学》2007,36(17):1739-1740,1748
目的 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测丘脑、基底节区、岛叶中的代谢产物,探讨其在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20例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间期的磁共振波谱采集,对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进行半定量分析,完成检查后将以代谢物NAA/(Cho Cr)含量为灰阶的伪彩图与横断位T1图像进行融合,直观分析双侧丘脑、基底节、岛叶代谢物的分布情况.结果 GTCS组双侧丘脑NAA/Cr明显减少, NAA/(Cr Cho)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基底节、岛叶的代谢物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NAA/(Cr Cho)含量比值伪彩图与常规MRI图像进行融合,可直观发现双侧丘脑区NAA/(Cr Cho)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特发性GTCS患者丘脑神经元丧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可能是其共同的病理特征;发作间期丘脑可能为其癫痫形成相关脑区,或是长期癫痫发作的脑损伤区.  相似文献   
22.
23.
犬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MRI与病理观察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MRI表现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2 6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 (6只 )和致伤组 (伤后 6、12、18和 2 4h ,各组分别为 5只 ) ,采用体表烧伤法将致伤组犬制成 5 0 %总烧伤面积 (TBSA)Ⅲ度创面 ,并于伤后 6h静脉输注 5 %葡萄糖液 ,以建立严重烧伤脑水肿模型。应用MRI与病理 (巨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对比分析法对各致伤组犬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MRI形态改变显示的最早时间为伤后 12h ,以弥漫性脑肿胀为其表现特征。与对照组比较 ,当T1WI信号强度比值 (SIR)下降达 10 39%(t=2 2 6 1,P <0 0 5 )前 ,MRI难以发现 ;伤后 2 4hT2 WISIR增高 8 2 9%(t=3 6 95 ,P <0 0 5 ) ,脑灰、白质分界模糊 ,以致部分消失。病理学观察烧伤 6h以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终足肿胀 ;神经细胞出现空泡状现象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及轴突呈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变。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这种改变逐渐明显 ,以伤后 2 4h表现最为显著。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模型兼有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的MRI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相似文献   
24.
陈霖  谢兵  黎海涛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6):389-389,417
磁共振以其解剖结构逼真、分辨率高、图像层次丰富等优点,成为脊柱病变确诊、定性的重要检查手段。在对脊柱病变的扫描中,除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及扫描序列的选择外,患者的配合程度也成为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其中,使患者在采取舒适配合、提高适应性的同时,又满足了扫描要求,提高了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5.
血脑屏障在创伤性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脑屏障机体维持中枢神经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在创伤性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血脑屏障在创伤性脑水肿形成中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6.
颅脑创伤早期CT征象与临床表现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早期CT征象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Glasgow昏迷分级标准,对227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例作CT征象与临床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局限型及弥漫型颅脑创伤与临床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颅脑创伤的程度与颅脑损伤的范围有关。单纯型与复合型颅脑创伤的临床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除重要结构外,颅脑创伤的部位与临床分级无关联。结论 颅脑创伤早期脑损伤的范围、方式与颅脑创伤的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7.
如何提高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医学影像学将形态解剖学与功能变化完美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反映疾病的功能变化和解剖空间的发生发展过程,已从传统的放射诊断学发展成为集X线、CT、MRI、超声、介入医学和核医学为一体的综合临床学科,其共同的特点是以人体解剖知识为基础,通过不同方式的人体成像发现病变,并对疾病的临床过程、转归预后和治疗效果进行互相印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狗腰椎穿刺的方法,以便快捷顺利地安置导管监测颅内压、抽取脑脊液行生化分析等,为实验动物烧伤研究提供可靠的椎管内置管方法。方法20只重庆成年杂交犬行腰椎穿刺。术后对狗脊椎骨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后位腰椎棘突之间的夹角以及各棘突间孔的大小。并对烧伤早期脑水肿改变的实验犬行椎管内置放导管。结果对狗进行腰椎穿刺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先突破棘上韧带,用穿刺针弯头寻找下位棘突前缘,开始时穿刺针弯头朝向后,沿棘突前缘徐徐进针,达到棘突根部时突破黄韧带(椎弓与椎弓之间的韧带)有落空感,然后旋转穿刺针180°使弯头朝向前,再进针少许突破硬脊膜,拨出穿刺针蕊,伴有清亮液体缓缓流出。结论由于狗腰椎棘突与人有很大差异,本文展示了在狗腰椎安置导管监测颅内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合并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 特点及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3日-3月13日武汉市6家医院连续收治的COVID-19且合并出血性脑血管 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行微创治疗和开颅手 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后气管切开率。 结果 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年龄43~78岁,男性占48.78%(40/82)。轻型肺炎45.12%(37/82),重 症肺炎54.88%(45/82);高血压脑出血占68.29%(56/82),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30.49%(25/82), 出血性烟雾病1.22%(1/82);71.95%(59/82)的患者进行了针对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其中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64.41%(38/59),颅内动脉瘤破裂35.59%(21/59),术后气管切开者52.54%(31/59)。高 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开颅手术组15例(39.47%),微创手术组23例(60.53%),两组的年龄、性别分 布、肺炎严重程度和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开颅手术组术后气管切开率高于微创手术组 (93.33% vs 30.43%,P<0.001)。 结论 COVID-19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且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较开颅手术的气管切开率 更低。  相似文献   
30.
CT增强扫描造影剂所引起的副反应在增加,尤其是造影剂渗漏造成的局部组织损伤,不仅影响检查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采取的陪护人员或远距离观察方法有较大的弊端,因为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高,难以及时纠正渗漏,不能有效杜绝造影剂外渗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为了减少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造成的危害,并能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减少血管外渗造成的不良后果,需要一种敏感的报警装置.目前在国内外应用的监测装置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因此我们在综合分析了已报道装置的优点与不足之后,设计制作了这套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防渗漏智能导流报警系统[2],实时检测高压注射过程,一旦检测到渗漏即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自动瞬时进行导流切换,从而有效避免高压注射药液的渗漏.现将其制作、使用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