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胶原纤维表达的影响。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mg/kg、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100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用牛珀至宝微丸和AG作对照干预处理,Van Gieson法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在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内毒素造成严重的急性肺损伤,肺组织胶原纤维染色显著增强;牛珀至宝微丸能减轻肺损伤,肺组织胶原纤维染色明显减弱。结论 牛珀至宝微丸能减轻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和纤维化,可能有治疗急性肺损伤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求调控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药的共性。方法 硅胶柱层析龟板活性部位浸膏,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16个样品;采用MTT法研究了它们对rMSCs的增殖调控作用,根据总离子图的相似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获得促进rMSCs的增殖的指纹图;同样根据它们的总离子图的相似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也获得了抑制rMSCs增殖的指纹图;用中药龟板提取物有效部位指纹图谱预测中药汤剂“四物汤”和“栽培红厚壳果仁”共7个样品。结果 活性实验结果显示Ts-2、Ts-3、Ts-11、Ts-12、Ts-16能促进rMSCs的增殖作用(P〈0.05);Ts-4对rMSCs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他样品对rMSCs的增殖作用不显著(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龟板活性部位指纹图谱预测其他中药活性正确率为86%。结论 这种以生物活性为基础的指纹图谱具有科学性,为寻找相似活性的中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MDA和SOD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MDA和SOD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mg/kg、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100mg/kg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牛珀至宝微丸作对照干预处理,用HE染色观察肺损伤,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观察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与血清的MDA和SOD变化。结果内毒素造成严重的急性肺损伤,肺组织及血浆中MDA含量增多,SOD活性减弱,牛珀至宝微丸能减轻肺损伤,并能减低MDA含量和增加SOD活性。结论牛珀至宝微丸能减轻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其机理与MDA和SOD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脑缺血移植后的增殖与分化.方法:分离成年大鼠MSC并扩增,植入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内,并用牛珀至宝微丸干预治疗.于移植后1、2、3、4、6周取脑纹状体,用Brdu、NF免疫组化检测MSC移植后的增殖与分化.结果:移植后l周,移植区内可见Brdu、NF阳性表达,移植后2周达到高峰,移植后4周Brdu和NF表达减少,牛珀至宝微丸组(实验组)Brdu和NF表达不但增强,而且表达持续至移植后6周,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牛珀至宝微丸不但能促进脑缺血移植MSC增殖,并且还能促进其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55.
目的: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方法:采用BMP4体外定向诱导第五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受BMP4诱导后出现神经元样细胞,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F表达阳性,诱导后5h,12h,1d,3d,5d和7d的NF神经样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0&;#177;7)%,(71&;#177;6)%,(58&;#177;3)%,(53&;#177;6)%,(37&;#177;5)%,(13&;#177;2)%,诱导后12h,NF神经元样细胞阳性表达到高峰,与诱导后5h比较,差别有显著性(t=1.380~2.621,P&;lt;0.05)。结论:BMP4可以在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龟板有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作用,本研究观察龟板含药血清对MSCs中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纯化,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MP4 mRNA表达,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BMP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MP4蛋白和mRNA表达相一致,龟板含药血清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的BMP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论 龟板含药血清以时效和量效依赖性促进BMP4在MSCs的表达,可能与龟板促MSCs增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7.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对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去卵巢雌性大鼠骨质疏松对下丘脑雌激素α受体(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a)及基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去卵巢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下丘脑ERa及其mRNA表达。结果 去卵巢组ERa受体及其mRNA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结论 下丘脑ERa受体及其mRNA阳性细胞的减少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建立稳定的D-氨基半乳糖致敏的内毒素休克SD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D-氨基半乳糖(D-GalN)和内毒素(LPS)剂量,分别以腹腔注射10 mg/kg、50 gmg/kg 、100 mg/kg D-GalN,再分别以0.5 mg/kg、1.0 mg/kg、1.5 mg/kg、2.0 mg/kg LPS静脉注射。51只大鼠随机分组,以平均动脉压低于8.0 kPa(60 mmHg)为休克指标,持续6 h以上至实验结束动物不死亡为休克稳定标准,优化与实验要求相符的造模条件。结果: 腹腔分别注射10 mg/kg、50 mg/kg、100 mg/kg D-GalN和同时分别静脉注射LPS 0.5 mg/kg、1.0 mg/kg组无动物死亡,但休克持续时间较短。静脉注射LPS 2.0 mg/kg组动物死亡率较高。静脉注射LPS 1.5 mg/kg和同时腹腔注射D-GalN 100 mg/kg组,尽管有少量动物死亡,但休克持续时间最长(P<0.01)。 结论: 腹腔注射D-GalN 100 mg/kg和静脉注射内毒素1.5mg/kg时可建立稳定的D-GalN致敏的内毒素休克SD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9.
<正>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方兴未艾,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基础形态医学课,可利用这种现代教学手段,将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立体化、生动化,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利用现有的客观条件,自制了人体解 剖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试用,取得了一些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经验教训.多媒体教学首先需要一定的教学环境,多功能课室或多媒体实验室,根据教学条件将课件分为助教型和助学型两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分两个阶段.前期工作是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教材版本和教学内容(特别是难点和重点),收集资料,按照教学设计编写脚本,然后,选用电脑制作平台软件进行课件编程和设计.课件制作成功后,还须反复测试和修改.笔者收集了大量有关的图片、影视、动画资料,利用Powerpint、Authowqre等制作平台软件,编制成适合中医本科的助教型解剖学课件并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多次征求学生与教师意见,一致反映可以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当然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制作过程中也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温阳活血方对自噬损伤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以及对凋亡相关因子Activate 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泛素结合蛋白P62以及分化抑制因子1(ID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温阳活血方不同极性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作用于过氧化氢诱导的自噬性损伤内皮细胞模型,应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观察内皮细胞的活性,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S-MS)分析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Western blot法检测有效部位对Activate Caspase-3、P62、ID1表达的影响。结果 温阳活血方石油醚部位可提高内皮细胞活性;GS-MS检测发现石油醚部位主要成分有4-(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丁酮、3-丁烯基苯酞、Z-藁本内酯、E-藁本内酯、2,10-冰片二醇、Z,Z-9,12-亚油酸、6-姜酚、8-姜酚等;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石油醚部位能上调ID1、P62的表达,抑制Activate Caspase-3的表达。结论 石油醚部位是温阳活血方对抗内皮细胞自噬性死亡的活性部位,其通过降低内皮细胞内Activate Caspase-3的表达,提高P62和ID1的表达,以对抗内皮细胞的自噬性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