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奇果菌素(grifolin)诱导骨肉瘤U2OS细胞体外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奇果菌素对U2OS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荧光显微镜下(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Akt、GSK3、FKHRL蛋白表达.结果 奇果菌素的浓度在50μm以上时对骨肉瘤U2OS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效应关系;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出现凋亡小体,呈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50.0μm的奇果菌素作用U2OS细胞0,6,12,24h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亚G1峰,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6%、13.91%、52.6%、63.5%;Western blot法分析表明U2OS细胞经过50.0μm和100μm的奇果菌素作用24h后,U2OS细胞的Akt、FKHRL、GSK3的表达均下调,表示其表达水平及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奇果菌素能够通过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抑制U2OS细胞生长作用,尤其当奇果菌素的浓度>50.0μm,其对U2OS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Akt和GSK3的活性是奇果菌素体外诱导人骨肉瘤U2OS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骨肉瘤的化疗、手术及预后进行随访研究,探讨骨肉瘤治疗中影响患者预后、生存及医生治疗决策的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年1月-2008年1月单一骨肿瘤治疗中心注册的413例骨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情况、化疗情况以及随访和预后情况,比较规范化疗和未规范化疗患者局部复发、肺转移率以及生存率的差异,分析骨肉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413例患者中,随访〉5个月352例,失访率14.8%;随访〉12个月251例,失访率39.2%;随访〉60个月216例,失访率47.7%。32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截肢手术165例,保肢手术156例。126例完成规范化疗,287例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规范化疗或未进行化疗。不规范化疗患者肺转移发生率、5年总生存率及5年总无瘤生存率均低于规范化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存在患者就诊迟、完成规范化疗比例小、保肢率低、失访率高等问题。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对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背景:在使用顺铂进行化疗时,常因造血干细胞损伤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化疗细胞保护剂来减轻其不良反应。目的:探讨硫化氢对顺铂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供体,用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与顺铂同时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8h后,甲氮甲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MTT检测发现顺铂可降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率,硫氢化钠可呈浓度依赖性的对抗顺铂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0.5,1mmol/L硫氢化钠与20mg/L顺铂共同作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8h后会引起NF-κB(p65)上调和IκB-α的下调,1mmol/L硫氢化钠与20mg/L顺铂在作用6h后磷酸化蛋白激酶1/2明显上调。结果提示,硫化氢可能通过蛋白激酶-NF-κB信号通路来抑制顺铂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4.
骨肉瘤中抑癌基因p33/ING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肉瘤中抑癌基因p33/ING1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40例骨肉瘤标本及其相邻的正常软组织、2例骨肉瘤细胞株(OS732和SaOS2)和1例原代培养的骨膜细胞中ING1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40例骨肉瘤标本中,27例(67.5%)检测到p33/ING1 mRNA较其相邻的正常软组织高表达。p33/ING1 mRNA高表达患者肿瘤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52,P<0.05);而在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2例骨肉瘤细胞株与原代培养的骨膜细胞相比较,1例(OS732)检测到p33/ING1 mRNA的低表达,1例(SaOS2)检测到p33/INC1 mRNA的高表达。结论抑癌基因p33/ING1mRNA的高表达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且与肿瘤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5.
患者女,60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3个月就诊.7年前患者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保留双侧卵巢.MRI提示T3、T12椎体及其附件内可见不规则或结节状异常信号,相对于正常骨髓信号,呈长T1、短T2信号,边界较清晰,局部伴软组织肿块,大小分别约2.1 cm×3.6 cm和2.0 cm×3.6 cm;T3、T12椎体水平脊髓受压移位,以T3明显(图1,2).MRI考虑为胸椎多发转移瘤.胸部CT肺窗示右肺上叶前段与中叶交界处可见直径约0.7 cm结节,边界较清晰,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肺门和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骨肉瘤患者远处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53例骨肉瘤患者分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分别统计入院时、术前和术后2周血小板计数,并进一步对其中43例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术前血小板计数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术前血小板计数>300×109 L-1的19例患者中有16例(84.2%)术后出现远处转移,而术前血小板计数≤300×109 L-1的34例患者中有19例(55.9%)出现转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1,P=0.037.进一步比较术前血小板增多组与术前血小板术增多组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96,P=0.026.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血小板计数升高是骨肉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32.结论:术前血小板计数升高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相关且是骨肉瘤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7.
股骨髁上骨折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随机选取40例患者,给予股骨髁滑动加压钉-板内固定术(DCS)20例和股骨远端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DFN)20例,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28个月至骨折愈合后,平均16个月;DFN组与DCS组相比,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内翻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DFN较适合于股骨髁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固定牢靠、手术损伤较小,手术时间短,骨折并发症少,较有利同期处理多发伤,尤其适用于A1、A3型骨折。  相似文献   
68.
摘 要: 【目的】 比较骨肉瘤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 研究假体周围感染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在我院就诊的骨肉瘤患者,记录患者个人和病情的各种信息,并随访患者,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提取骨肉瘤保肢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比较清创灌洗、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和截肢等手术方法控制感染的效果。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对骨肉瘤整体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3-2008年共183例Ennecking ⅡB期骨肉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为17人(9.28%), 其中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5例,肱骨近端2 例, 骨盆 3 例。感染发生时间中位时间为术后 8.9月(2.3-31.5月),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0.6%,多数为葡萄球菌 。共经历 25次手术,14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率为82.4%;3例患者截肢,保肢成功率为82.4%。不同手术方法感染控制率:清创灌洗术感染控制率为33.3%(3/9),一期翻修手术感染控制率为 50%(1/2);最终采取二期翻修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7/7)。最终采取截肢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3/3);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感染和无感染患者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94%和85%,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9% 和55% (P = 0.04)。【结论】 从感染控制角度,二期翻修是治疗骨肉瘤术后假体感染有效方法;预后方面,术后感染患者的要好于术后无感染患者。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感染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将编码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重组PGL3-TGF-β1质粒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MSCs),体外通过自分泌、诱导作用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可行性,为基因加强组织工程学修复软骨损伤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兔MSCs体外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脂质体法转染重组PGL3-TGF-β1,转染后绘制不同时期细胞生长曲线,MTT法分析转染后细胞(实验组)生长活性,以未转染空载体细胞为实验对照组,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转染后第2、7天,分别进行抗TGF-β1和抗Ⅱ型胶原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以未转染细胞为实验对照组,PBS作为一抗为空白对照组,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MSCs体外分离培养,脂质体法转染后,生长曲线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活性较对照组降低,MTT法显示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吸光度(A)值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转染细胞第2天,抗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细胞内阳性颗粒,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为阴性;转染细胞第7天,抗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内阳性颗粒,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为阴性.图像分析示,实验组抗TGF β1及抗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值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质体法重组PGI3-TGF-β1基因可成功转染兔MSCs,但对细胞生长有一定影响,转染细胞表达TGF β1,通过其自分泌、诱导作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蛋白,表现出软骨细胞样生理特征,并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硫化氢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MSCs)对抗顺铂诱导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0、5、10、20、40、60、80 mg/L顺铂分别作用HMMSCs 24 h;20 mg/L顺铂分别作用0、6、12、24、36、48 h;在20 mg/L顺铂作用24 h前分别用0、0.4、0.6、0.8、1.0 mmol/L的NaHS预处理30 min;0.6 mmol/L的NaHS预处理30 min前用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处理30 min或用激动剂人上皮生长因子共同预处理30 min。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磷酸化ERK1/2(p-ERK1/2)和总ERK1/2(t-ERK1/2)的表达。结果 5、10、20、40、60、80 mg/L顺铂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71.72%±2.72%、59.41%±5.44%、50.37%±4.55%、38.97%±2.92%、30.11%±4.64%、21.71%±5.35%,与0 mg/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 mg/L顺铂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70.30%±6.20%、61.63%±2.70%、51.29%±3.13%、38.72%±3.66%、27.57%±2.32%,与0 h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NaHS预处理可使细胞存活率升高至65.99%±2.67%、72.93%±5.44%、75.10%±4.71%、76.56%±5.25%,与顺铂处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 mmol/L的NaHS预处理使细胞凋亡率从35.29%±2.77%下降至18.62%±0.97%;20 mg/L顺铂作用24 h使p-ERK1/2表达下调,NaHS预处理可抑制顺铂对p-ERK1/2表达的抑制作用。应用U0126或人上皮生长因子分别抑制或促进了NaHS的保护作用及上调p-ERK1/2表达的作用。结论 硫化氢预处理能通过激活HMMSCs的ERK1/2通路对抗顺铂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