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平行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120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施PFNA内固定手术,乙组实施DHS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和乙组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Harri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P 0.05。甲组、乙组骨折复位丢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33%,25%、21.67%,P 0.05。结论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应用PFNA内固定手术的效果非常理想,同时能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3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切开复位螺钉或T形钢板固定及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4~10个月,优50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3.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应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3.
康照利  黄笃  喻亮  邹之明 《骨科》2013,4(1):19-21,56
目的评估后路微创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经小切口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27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后脊柱后凸角度,记录手术时间和出血情况。结果 27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手术时间平均250 min,出血量平均为750 mL,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矫正平均为19.7°,随访时有1.0°~4.0°的丢失。植骨愈合时间平均4.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一期后路小切口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手术创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有效矫正脊柱后凸,实现了将内固定安放在脓腔外,从而提高了感染的治愈率,为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颈椎创伤的策略。方法手术治疗下颈椎创伤107例:前路手术68例,后路手术9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30例。评价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07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植骨融合,颈椎序列较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除2例高位截瘫患者没有明显恢复外,其余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1~3级恢复。结论对下颈椎创伤的患者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积极预防并发症,采用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复杂的肱骨髁间骨折,多有骨折块的旋转移位和滑车关节面的严重损伤,近年来,由于内固定材料和手术入路的改进,手术切开复位加坚强内固定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我院1998年4月--2001年4月共收治12例有严重移位的复杂肱骨髁间骨折,采用两种入路行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估后路微创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经小切口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27例,按照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手术前、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根据x线片评价植骨融合时间,测量手术前、后脊柱后凸角度,记录手术时间和出血情况。结果27例患者结核病灶清除彻底,切口均I期愈合、无窦道形成,结核治愈无复发,手术时间平均250min,出血量平均为750mL,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矫正平均为19.7°,随访时有1.0°~4.0°的丢失。植骨愈合时间平均4.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一期后路小切口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手术创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有效矫正脊柱后凸,实现了将内固定安放在脓腔外,从而提高了感染的治愈率,为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髋臼内陷技术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疗效。方法采用髋臼内陷技术行THA治疗39例DDH患者(39髋)。记录双下肢长度差异、髋关节中心内移距离、臼杯内突率、髋关节中心高度、臼杯覆盖率、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臼杯松动、骨长入等。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5(3. 4±1. 5)年。末次随访时HHS由术前32~55(43. 3±15. 5)分提高到82~98(91. 2±11. 8)分;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1~5(3. 1±1. 1) cm下降到术后0~2(0. 6±0. 3) cm。术后髋关节中心高度2~3(2. 4±0. 8) cm,髋关节中心内移1~4(2. 5±0. 9) cm,臼杯内突率21%~64%(42. 3%±12. 5%),臼杯覆盖率81%~100%(96. 7%±5. 2%)。至末次随访,假体均获得骨长入性固定,未发生臼杯松动。结论采用髋臼内陷技术行THA治疗DDH,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的疗效及内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方法:2006年5月~2009年10月对40例胸腰椎结核的患者进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采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治疗。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平均随访8~20个月,术后6~12个月植骨均融合.神经功能均有改善,后凸畸形矫正。结论:经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有利于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充分减压.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纠正及预防后凸畸形,但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8年8月期间43例经尺骨鹰嘴截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并对手术入路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按照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其优良率为74.42%,出现桡神经挫伤1例,尺神经炎1例,肱肌异位骨化1例.结论 术中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疗效.经尺骨鹰嘴截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入路方式,具有牢固固定、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采用腰椎含减压,横突间或椎骨植骨后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和椎弓根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临床评价。方法从2000年至2006年总结25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前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根据Meyercling提出的滑移分度Ⅰ度13例,Ⅱ度12例(Ⅰ度0~25%Ⅱ度25%~50%)滑脱部位L4/512例,L5/513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14个月),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25例患者中,23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行横突间植骨内固定物出现松动。结论在腰椎滑脱中应用椎弓根系统固定加椎管减压,采用椎间植骨或Cage手术固定之牢靠,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