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结合实际情况分别探讨了本科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学生导师制、双语教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优良学风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探索构建生物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生物制药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生物制药的学科特点及人才培养需要,构建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层次清晰的实验技能培养模式,其中跨课程综合性实验与科研课题设计是教学改革的特色项目。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并且在该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拓展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黄树林  徐茂奇 《中医杂志》2012,53(15):1321-1322
目的 观察活血膏外敷在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89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血、化痰、止咳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活血膏外敷创伤部位,每日换药1次.对照组同时给予胸廓固定带固定,口服塞来昔布0.1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胸痛程度及胸廓呼吸运动幅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胸痛程度均有减轻,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均有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胸痛减轻较对照组明显,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膏外敷治疗肋骨骨折可以起到有效镇痛和改善胸廓呼吸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本院中药膏方"男科洗剂"坐浴+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对提高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8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诊断为湿热型精浊,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罗辛0.2 mg qn+普适泰74 mg Bid+温水坐浴;治疗组除口服对照组药物外联合我院自制中药制剂"男科洗剂"坐浴。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的NIH-CPSI症状评分情况。结果 2组病例治疗前NIH-CPSI评分(29.7±4.2)分,治疗后对照组NIH-CPSI评分为(20.4±3.3)分,治疗组NIH-CPSI评分为(8.5±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男科洗剂"坐浴+口服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对提高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5.
T细胞受体如何识别外来抗原是免疫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TCR多样性及其和MHC-肽复合物相互作用的分析,不仅加深对细胞免疫反应机制的认识,并对探讨某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报道本课题近期研究结果:为了解HBV的发病和致病机理,对乙肝疫...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用变异HSV、HSV及PHA分别刺激正常成人PLBs,培养4-6天后,提取mRNA,并采用RT-PCR检测法,测定TCRVβ基因表达水平,发现TCRVβ6、7、8基因在体外选择性扩增,在采用HSV攻击-静止-再攻击时,发现TCRVβ基因表达变化随着抗原刺激的阶段不同有所改变,这显示了TCRVβ基因的变化是绝对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单核吞噬细胞的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外翻与其血清依赖的调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为探索生理微环境对于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基于Ficoll-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过PBS充分洗涤之后利用含有和不含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处理细胞,一定时间之后利用Annexin V染色检测血清处理前后PS外翻的情况;通过比色法检测胞膜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考察脂质过氧化产物对Annexin V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anti-CD3、anti-CD56、antiHLA-DR等不同的表面分子抗体染色,利用流式分析PBMC中不同细胞群的PS外翻情况;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菌与PBMC共孵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流式分析表明PBMC经血清处理后PS+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并且这种升高发生在血清短暂的处理之后;血清处理对于细胞膜MDA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排除了脂质过氧化对PS检测的影响;针对PBMC的细胞表型分析表明HLA-DR+单核吞噬细胞是PBMC中对血清处理敏感的主要细胞亚群,其在血清处理后Annexin V+细胞中的比例有显著的增加(P<0.05);细菌吞噬实验表明外翻的PS参与了血清诱导的调理作用.结论:吞噬细胞PS外翻是血清依赖的,并且这种外翻的PS参与了对细菌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Ⅱ度烫伤的效果。方法将47例小儿Ⅱ度烫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1例予单纯西医治疗。对2组伤后休克期病情、感染期是否有创面及全身感染、创面愈合时间、创面修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儿均能顺利度过休克期,无严重创面感染及脓毒血症发生。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后无明显色素沉着、瘙痒、瘢痕形成等不良情况,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Ⅱ度烫伤能顺利度过休克、感染期,更好促进创面愈合修复。  相似文献   
109.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颈椎病发病率已由一九八四年的30%上升到近两年的40%以上。我在十多年的实践中对800余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其中发病最高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7岁,发病在27-40岁的380例占47.5%,41-60岁的310例占38.8%,事实证明颈椎病是一种老年病的说法不尽其然。颈椎病尽管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性退变,但由于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颈部造成的损伤和劳损亦不同,因此其发病与长期屈颈(低头),颈、  相似文献   
110.
颈部软组织损伤(简称颈部软损),是一个较复杂的病理过程,临床主要表现颈、肩、背部酸、胀、沉痛,屈颈转颈或劳累后加重,重者功能受限,我科近几年采用推拿治疗,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152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63例。30—40岁75例,41—50岁32例,51—60岁3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