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48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38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首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入组在神经内科就诊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并经CTA或MRA证实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有入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脑梗死分为缺血性卒中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ox回归模型确定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256例符合纳入标准,全部病例完成随访,30例(11.7%)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饮酒习惯(P=0.028)、吸烟(P=0.0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45)、缺血性心脏病(P=0.002)、抗高血压药物(P=0.036)和他汀类药物(P=0.016)使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不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HR=0.410, P=0.043)、吸烟(HR=2.253,P=0.0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0.327,P=0.029)、缺血性心脏病(HR=8.566,P<0.001)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结论 不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吸烟和既往有冠心病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治疗,po,起始剂量5 mg.kg-1.d-1,以后每周加量5 mg.kg-1.d-1,直至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最大剂量不超过50 mg.kg-1.d-1.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开始10~15 mg.kg-1.d-1,每周增加10 mg.kg-1.d-1,直至有效剂量维持,最大不超过60 mg.kg-1.d-1.通过治疗前后症状,脑电图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的变化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中37例患儿完成治疗,癫痫症状完全控制28例(75.7%),好转6例(16.2%),无效3例(8.1%);对照组中38例患儿完成治疗,癫痫症状完全控制25例(65.8%),好转8例(21.0%),无效5例(13.2%);治疗组控制症状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电图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儿操作智商(PI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而言语智商(VIQ),总智商(F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具有与丙戊酸钠相似的疗效,对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丙戊酸钠,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以心理状态改变为主,临床使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3.
胃炎消对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及PCNA和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炎消逆转胃癌癌前病变(PLC-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炎消治疗组和维酶素对照组共35例PLGC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周期索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4)、相关周期蛋白PCNA抗原及Ki-67抗原的变化。[结果]CDK4蛋白在各胃黏膜的阳性表达率普遍较高.经胃炎消治疗后,CDK4蛋白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变化不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抗原和Ki-67抗原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蛋白表达均随着上皮细胞增生程度的增加和肠上皮化生的出现而递增,两种抗原并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胃炎消组治疗后PLGC细胞增殖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维酶素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胃炎消有抑制PLGC组织细胞过度增殖的作用.并可能是通过纠正PLGC细胞增殖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肝星状细胞凋亡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数据表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在这一逆转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SC)凋亡是研究热点之一。我们就HSC凋亡与肝纤维化、HSC凋亡的调节机制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等方面进行回顾与总结。 1 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凋亡与肝纤维化 1.1 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 活化的HSC形态与静息态不同,主要体现在:维生素A脂滴减少, 相似文献
105.
环氧化酶(COX)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G)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普遍认为COX-1为生理酶,由它产生的PG参与机体正常生理过程和保护功能,如保护胃肠黏膜完整性、调节血小板功能和脏器血流。而COX-2在生理情况下几乎不表达,在许多促炎症和致突变因素的刺激下,COX-2可被诱导出来,表现在炎症部位的巨噬、滑膜和内皮等细胞,参与病理过程,它产生PG参与炎症反应。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COX-2与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的癌变,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COX-2在Barrett食管、食管癌中的… 相似文献
106.
建立慢性结肠炎病名诊断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近2 0年文献检索及消化病学专著的查找,发现现在的高等医药院教材《内科学》和大型内科专著中无慢性结肠炎病名[1~7] 。而临床上确实存在“慢性结肠炎”诊断,据不完全统计,近2 5年国内的医学杂志关于该病的诊疗研究报道达772篇,这使临床和科研面临尴尬和困扰,因此,建立慢性结肠炎病名诊断及诊断标准十分必要。1 临床上确实存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上常见有反复腹痛、腹泻、稀便或便秘等典型症状或有典型既往病史患者,而结肠镜检仅表现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小片状糜烂,或结肠粘膜血管影纹理粗乱、网状结构消失,或呈局灶性或弥漫性…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对广州市一个罕见的血红蛋白H病同时合并异常血红蛋白Q和E家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美国HELENA公司全自动快速电泳分析系统测定血红蛋白(Hb)各种区带定量;同时进行异常Hb各项测定,包括吸收光谱试验、C结晶试验、溶解度试验、异丙醇试验、连二硫酸钠过筛试验、血红蛋白肽链裂解试验。首证者做了骨髓检查;4例均做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检查、常规血液检查、红细胞温育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6PGD酶比值法(紫外法)测定;α—THAL基因检测:多重PCR检测α—THAL基因缺失;β—THAL基因检测:DNA芯片反向点杂交(RDB)检测中国人较常见的18种β—THAL基因,鉴定β—THAL基因突变类型。结果父亲的α—THAL基因型:α^Qα^4.2/αα;β—THAL基因型:β^E/N;表现型:轻型β—THAL携带者合并异常HbQ和异常HbE多重杂合子;母亲的α—THAL基因型:α/--^SEN;β—THAL基因型:βN/βN。根据综合分析,母亲的表现型:轻型α—THAL复合轻型β—THAL携带者同时合并异常HbF持续增高症(HPFH)。首证者的α—THAL基因型:α^Qα^4.2/--^SEA;表现型:缺失型HbH—Q病;β-THAL基因型:βEM/βEM;表现型:βE纯合子。根据综合分析,为缺失型异常HbH合并异常HbQ和异常HbE多重杂合子。其弟的α—THAL基因型:α^Qα^4.2/--^SEA;β—THAL基因:βN/βN;表现型:缺失型异常HbH病。母亲及其小儿子均同时合并G6PD缺陷。结论广东省是α—THAL和β-THAL、异常HbE和异常HbQ以及G6PD缺乏症的发高区,从地域异常Hb的高发率上,HbE和HbQ是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性,但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两种类型的异常Hb同时合并HbH病在一个个体上,实为罕见。本研究提示对其配偶的婚前检查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9.
110.
经纤维胃镜诊为胃癌的179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胃癌的内镜诊断水平及探索胃癌中西医研究的结合点,本研究对179例经纤维胃镜检查诊为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示:(1)胃癌的发病年龄分布广,从16 ̄83岁均可出现,而以50岁以上居多,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胃癌未发现有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对可疑患者应积极行胃镜检查;(3)所观察病例大部分出现中医的气滞、血瘀、痰浊等征象,辨证以实证居多,舌象以舌质暗苔浊腻者较多,发生机理及辨证规律有待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