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目的观察逆行插管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联合定位碎石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76例,观察一次性碎石成功率、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73例(96.1%),二次成功2例(2.6%),失败1例(1.3%),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为98.7%,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定位简便,易掌握和安全,碎石成功率高,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的常见病,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为50%。无症状的小肾囊肿可不必处理,当囊肿≥5cm,有严重的压迫症状,或并发有出血、感染、结石、血尿、高血压、肿瘤或囊肿与肾盂、肾盏相通等并发症时,则需要治疗。既往多采用经皮穿刺抽出囊内液体后注入硬化剂的方法进行治疗,创伤虽小,但囊肿消失率不足50%,复发率为17%~44%,并且对肾脏腹侧和肾上极囊肿穿刺困难。  相似文献   
13.
南非青少年仍然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尤其是女性青少年。根据2003年对南非产前检查诊所的调查表明,15~19岁女性HIV患病率稳定在15%左右。20~24岁年龄组患病率从2002年的水平增加至30%。从2003年在15~24岁南非青少年中进行的一个全国性的有代表性的家庭调查.收集了有关HIV患病率,HIV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全国性的HIV预防计划的覆盖面的资料。迄今为止,这项调查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青少年HIV-1患病率的调查之一.以独特的视角调查了此年龄组HIV患病率的动态变化和相关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4.
患者40岁,查体发现盆腹腔囊肿7年,月经不规则2个月,于2003年7月30日入院。患者7年前因婚后多年未孕,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盆腔左侧一囊性包块,大小不详,无其他不适,给予抗生素治疗,未复查。近2个月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再次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左下腹部膨隆明显,可触及一肿物,上界达脐上3 cm,囊性,张力小,界限不清。阴道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未见异常,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子宫左上方可触及肿物下极,向上可推动。子宫右侧未触及异常。B超检查提示:盆腹腔左侧可探及一液性单房包块193·6 mm×91·6 mm×90·3 mm,包膜完整,子宫两侧未…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无阴道为双侧苗勒管发育不全的结果,患者无阴道或仅有一短浅阴道盲端,其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该病为一种多基因多因素遗传疾病.人类的性别决定和生殖器官分化是一个层次调控过程,通过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人类性反转患者和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迄今为止已发现SRY,AMH,SOX9,WT1,Wnt4等基因参与了胚胎从未分化原始生殖嵴开始到两性内生殖器官形成的过程,其中SRY,AMH基因在阴道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现阐述有关基因的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6.
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及开放性手术为主,但都存在不足之处。随着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大部分上尿路结石能通过腔内手术完成,尤其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2月微造瘘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7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EP组织内VEGF、CD34和INS的表达及其与EP发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观察50例EP组织中VEGF、CD34和INS的表达。结果:EP组织腺上皮VEGF表达明显增强(P<0.01),MVD值明显增高,INS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无差异(P>0.05)。EP组织MVD值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13 2),而VEGF的表达强度与INS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r=-0.179 7)。结论:VEGF与EP的发生有关,VEGF促进EP组织内的血管生成。EP组织中INS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无差异,目前未提示INS与EP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7~69岁,平均61.5岁。均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60min,术中平均出血440ml。原位回肠新膀胱控尿、排尿良好,术后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反流,血生化检查正常,未发现新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具有很强的抗原提呈功能外,还能外周获得性免疫耐受,而母一胎界面的免疫耐受微环境对胚胎的成功着床和胎诱导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存活与发育是至关重要的。在胚胎滋养叶细胞侵袭母体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子宫蜕膜层的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等活性成分的作用,它们在母一胎界面构成了决定胎儿存活或被排斥的免疫微环境,以保证胎儿宫内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本文就树突状细胞在妊娠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已用于治疗不明原因、输卵管因素、男性因素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等引起的不孕。许多学者报道EM患者IVF结局比其他原因不孕者差,其机制可能是卵泡生成障碍、受精能力减弱、胚胎毒素或植入有缺陷。不少研究表明,凋亡小体的发生率可作为评价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的指标。本文旨在探讨颗粒细胞膜(简称粒膜)凋亡小体的发生率对进行IVF治疗EM患者卵巢生卵功能的干扰程度。即确定:①粒膜凋亡小体发生率在按修订美国生育协会(AFS)标准分类的各期EM患者之间有无不同。②粒膜凋亡小体发生率在有巧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