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症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两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致不育症方法的疗效。方法将64例VC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32例(A组)和术后联合东维力、黄精赞育胶囊、锌片、VitE治疗组32例(B组)。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精液精子密度、a+b级精子、畸形精子数目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组配偶妊娠率较A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VC患者术后联合东维力、黄精赞育胶囊、锌片、VitE药物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疗效好,可明显改善精液质量和提高配偶妊娠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坦索罗辛及曲唑酮治疗慢性非细菌性(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 方法 对118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0.2 2次/d+坦索罗辛0.2μg每晚一次+曲唑酮50μg3次/d,口服治疗,疗程4~12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标准对治疗前后总评分及所包括的患者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多数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全部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总评分分别为(26.81±3.69)分、(13.41±5.3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不适前后评分分别为(12.81±2.52)分、(8.91±3.5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尿症状前后评分分别为(5.76±1.89)分、(2.79±1.38)分(P<0.01);生活质量前后评分分别为(9.12±3.21)分、(4.28±2.46)分(P<0.01). 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坦索罗辛及曲唑酮治疗慢性非细菌性(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ESWL和URSL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46例ESWL治疗和238例URSL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成功率、失败率及原因、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别。结果 ESWL组治疗成功率73.6%,失败率26.4%,平均治疗费用1860元,术后尿血185例(75.2%),术后石街并发热10例(4.07%),65例失败改URSL治疗,60例成功,5例结石进入肾孟配合ESWL治疗成功。URSL组治疗成功率95.4%,失败率4.6%,平均治疗费用4860元,术后腰痛发热10例(4.2%),输尿管损伤8例(3.36%),包括输尿管穿孔、撕裂、假道形成。9例结石进入肾孟配合ESWL治疗成功,2例开放手术。结论 复杂输尿管结石的治疗首选URSL,URSL治疗失败后配合ESWL可提高复杂输尿管结石治愈率,对结石周围输尿管严重病变者宜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25例均有血尿和腰痛表现,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癌。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检查确诊23例。结论:血尿和腰痛是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典型表现。术前联合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MRU等方法诊断,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符合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套状切除仍是原发性输尿管癌治疗金标准。预后取决于输尿管癌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55.
PCR-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感染者精液HBV-DNA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BV感染者精液中HBV-DNA检出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男性HBV感染者60例,采集患者精液、静脉血,用PCR-ELISA法来检测患者精液及血清中HBV-DNA。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精液中HBV-DNA。结果PCR-ELISA法:60例精液标本HBVDNA阳性12例,阳性率18.33%,拷贝数为1.267×10^3-6.532×10^5/ml,平均拷贝数为4.781×10^4/ml;60例血清标本阳性53例,阳性率为88.33%,拷贝数1.462×10^3-5.153×10^7/ml,平均拷贝数为2.451×10^6/ml。荧光定量PCR法:60例精液标本HBVDNA阳性13例,阳性率21.67%,拷贝数为1.357×10^3-7.113×10^5/ml,平均拷贝数为4.983×10^4/ml;两种检验方法检测精液HBV-DNA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CR-ELISA法与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精液中HBVDNA同样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临床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精液中肝炎病毒的感染状态提供了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总结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左精索-腹壁下静脉分流术治疗胡桃夹合并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胡桃夹征并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5例,术前采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MRI确诊,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分流术治疗,术后复查CDFI、尿常规及精液常规。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精索静脉曲张消失,未出现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及泌尿系并发症。结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分流术治疗胡桃夹合并重度精索静脉曲张手术简单,效果肯定。但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7.
目的:总结急诊处理由上尿路结石引起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和处理方法。方法:对51例上尿路结石引起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行双侧一期开放手术取石,8例先行肾穿刺造瘘术,11例行急诊输尿管镜取石。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尿毒症症状减轻或消失,血尿素氮(BUN)、肌酐(Cr)均不同程度减低或恢复正常。结论:上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争取同期双侧手术取石解除梗阻,对并发严重感染或一般情况差的患者应及早行肾穿刺造瘘术,输尿管结石所致梗阻可行急诊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58.
总结1992-2000年我院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11例的经验。11例患者中,10例获手术治,11例患者均获随访。结果,3例死亡,其余8例存活至今 。提示,IVU、逆行造`帝胱镜检查和输尿管镜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预后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有关,强调早期诊治的重要 性。  相似文献   
59.
传统上治疗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多采用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或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但前者创伤较大,术后影响腰部力量及美观,患者接受度较低,后者结石清除率较低,有输尿管撕脱、穿孔、结石退回肾盏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后腹腔镜技术也被大量应用于肾上腺、肾脏、输尿管等疾病的治疗,大有取代传统开放手术的趋势[1]。我院在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随机选取输尿管上段结石59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21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  相似文献   
60.
为了提高肾动脉瘤的诊治水平,报道罕见的肾动脉瘤8例,手术治疗6例,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血尿消失;保守治疗2例,其中1例肾动脉瘤破裂死亡。结合文献复习对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指征及外科治疗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