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透析过程中内接急性闭塞的原因及紧急处理的方法。方法:使用0.25%的肝素对堵塞内接进行反复推注、抽吸。结果:经紧急处理后,溶栓成功,堵塞内瘘血流通畅。结:论:肝素用量不足、超滤量过大、低血压等是导致透析中内瘘急性闭塞的主要原因,应用0.25%肝素作紧急溶栓处理是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从1999年1月-2005年1月,对52例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2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至5年间共有16例血栓形成,感染5例,假性动脉瘤3例.结论 人工血管内瘘需要专业化护理,加强内瘘保护知识的教育,正确地使用内瘘,采用绳梯式穿刺,压迫止血力度适当,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3.
报告了对2例地震致中度肢体残疾伤员进行院内心理急救的过程.病例1为地震伤致右侧肢体截肢.病例2为地震致颅脑、胸、下肢严重损伤,均有较严重的焦虑、恐惧、重挫心理、忧伤、惊恐和创伤后虚激障碍.心理急救过程包括确定急救目标、制定急救计划,采取家属干预、满足需求、亲人陪伴、解除睡眠障碍等措施,使2例伤员在1个多月时间内走出了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在血透过程中利用在线血容量监测技术准确调整干体重的可能性。方法测定100位患者透析中血容量的下降值和低血压的发生数。结果血容量下降小于10%者共28例,无一例发生低血压。血容量下降在10%~15%者16例,低血压1例。血容量下降15%~20%者32例,低血压5例。血容量下降大于20%者13例,低血压6例。血容量平均下降速率第1小时为4.86%,第2小时为8.24%,第3小时为11.59%,第4小时为13.82%。并对血容量下降小于5%者增加超滤总量50%或1 L,血容量下降5%~10%者增加超滤总量25%或0.5 L,通过适当调整,干体重可较前下降3~5 kg。结论在线血容量监测技术可监测患者血容量变化,对血容量进行实时安全的调整,尽可能避免了透析中的低血压和心血管的不稳定性;并可指导过多水分的清除,减轻了心血管系统的容量负荷和透析间期的高血压。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结分析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类型及相关因素.结果 32例患者行血液透析3865例次,共发生心律失常398例次,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3%,以室性期前收缩最为多见,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透析开始后3~4 h,与超滤量、心肌缺血、贫血、电解质紊乱有关.结论 血透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能针对病因防治,可减少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本文结合实例,简单阐述了构建基于EHR数据仓库的一般过程,并对数据仓库中ETL、星型建模技术等在EHR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在成熟运行4年后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标准集进行改造,现已成熟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将来与国家其它省市数据共享成为了可能。最小区域卫生平台的数据仓库不仅存放静态数据,而且,也将是一个在线事务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估含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方案治疗菌阳耐多药肺结核(MDR-PTB)/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XDR-PTB)/广泛耐药肺结核 (XDR-PT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国耐药肺结核患者使用Bdq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MDR-PTB 、pre-XDR-PTB和XDR-PTB患者44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3例,中位年龄38.2(26,49)岁,25例并发空洞。给予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分析24周痰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和肺部空洞闭合率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分析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AE)发生情况,尤其是QT间期延长的不良事件评估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44例患者中,38例痰菌阴转成功,2例痰菌阴转失败,2例死亡,1例退组,1例失访,良好转归占比86.4%(38/44)。完成24周治疗患者第2、4、8、12、24周痰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分别为45.5%(20/44)、72.5%(29/40)、95.0%(38/40)、100.0%(40/40)和95.0%(38/40),痰菌阴转的中位时间为22 (18, 59)d。并发空洞的25例患者中,23例完成24周治疗,12周和24周末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9.1%(9/23)和82.6%(19/23)。 29例患者(65.9%,29/44)累积报告了81次AE,72.8%(59/81)为1级或2级,与Bdq相关的AE主要为QT间期延长(18例,40.9%)。结论 MDR-PTB、pre-XDR-PTB和XDR-PTB患者使用含Bdq的治疗方案24周痰菌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较高,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8.
人CD7胞外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艳春  朱锡华  黄云辉 《免疫学杂志》2001,17(2):105-106,109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7胞外区蛋白。方法 采用PCR技术调整CD7基因的阅读框架,使之与生物素化蛋白基因阅读框架一致,缺失了CD7cDNA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并增加一个大肠杆菌偏性终止密码子,构建CD7胞外区cDNA和生物素化蛋白基因融合的原核表达质粒PinPointxa3-CD7。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结果 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0000u,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的蛋白质可被抗CD7的单克隆抗体识别。结论 为研制抗CD7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噬菌体呈现技术在人抗体库中的研究策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噬菌体呈现抗体库技术被誉为抗体技术的第三次革命 ,发展构建库容量大、特异性高和敏感强的人源性抗体库是噬菌体呈现技术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提高转化效益、实验策略及抗体应用的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克隆MDR1及TNF-α基因cDNA,构建反向pEGFP-MDR1重组表达载体和pDsRed2-TNF-α重组表达载体,并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向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经脂质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G418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的MCF-7/ADR细胞在胞浆和胞核均可见到绿色荧光.而转染了pDsRed2-TNF-α载体的MCF-7/ADR细胞在胞浆和胞核均可见到红色荧光.而同时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和pDsRed2-TNF-α载体的细胞胞浆和胞核均可见到红色及绿色荧光.结论反向pEGFP-MDR1融合蛋白和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能在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中分别及同时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联同免疫治疗逆转乳腺癌耐药建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