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3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641篇
内科学   24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153篇
预防医学   481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405篇
  3篇
中国医学   416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21.
目的:对比分析骨骼化或带蒂游离乳内动脉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心胸外科采用骨骼化(n=77)或带蒂(n=85)游离技术获取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LIMA均端侧吻合到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分析两组患者的LIMA获取时间、术中LIMA桥血流量、术中LIMA桥搏动指数PI、术后前3天每日胸腔引流量及术后随访1年时的LIMA桥通畅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LIMA至LAD 的冠脉旁路移植手术。骨骼化组获取LIMA的时间略长于带蒂组(33.8±4.7 min vs 26.6±4.1 min,P<0.05);但骨骼化组术中LIMA桥血流量明显优于带蒂组(36.9±20.1 ml/min vs 28.6±17.2 ml/min,P<0.05)而两组术中LIMA桥搏动指数无明显差异(3.1±1.2 vs 2.9±0.8,P>0.05)。骨骼化组术后前三天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带蒂组(P<0.05)。术后随访到1年时的LIMA桥血管通畅率为100%。 结论:骨骼化游离乳内动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近中期效果满意。与带蒂游离乳内动脉相比,骨骼化组术中LIMA桥血流量更好,术后早期胸腔引流量也更少,但骨骼化组获取LIMA的时间略长。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比较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应用del Nido心脏停搏液和传统心脏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63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的心脏停搏液不同分两组,应用del Nido心脏停搏液(DN组)33例,应用传统心脏停搏液(传统组)30例。DN组用del Nido晶体液与氧合血按4:1混合(4份晶体1份血),灌注量 20ml/kg,最大不超过 1 L。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90min再次灌注300ml。传统组应用4:1含血冷晶体改良St. Thomas液(4份血1份晶体),灌注量 15ml/kg。每隔20-30min灌注一次(7.5ml/kg)。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无差异。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传统组较长,但无统计学差异。停搏液灌注次数和灌注耗时传统组显著高于DN组。自动复跳率两组相近,DN组94%,传统组97%。术后早期(30天内)死亡率DN组(6.1%)与传统组(6.7%)无差异。术后第1天血清肌钙蛋白I DN组 (4.10±0.65ng/ml)与传统组(4.25±0.61 ng/ml)无差异。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1天和出院前LVEF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主动脉夹层术中应用del Nido心脏停搏液可以达到满意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TO)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外段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90 d mRS评分3~6分)。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手术前后NIHSS评分、ASPECT评分、侧支循环、闭塞类型、开通顺序、术中替罗非班使用、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率、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等临床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确认21例[(10.6%(21/198)]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8例(38.1%),预后不良组13例(61.9%)。两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肺部慢性疾病、入院NIHSS评分、术前ASCEPT评分、病因TOAST分型等术前评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年龄更低(P=0.009)。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6,P=0.020),术中替罗非班的使用、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21例患者有效再通率为(TICI 2b-3)71.5%,死亡率28.6%,仅38.1%的患者预后良好。两组再灌注TICI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336),较低的发病年龄(P=0.009)、良好侧支循环(P=0.037)、术后7 d NIHSS评分(P=0.020)及桥接静脉溶栓(P=0.01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支循环为预后预测因子(B=3.651,OR=38.5,95%CI为2.951~508.463,P=0.006)。结论前循环急性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总体良好预后率偏低,良好侧支循环为预后较强预测因子。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为非随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TO患者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26.
127.
HIV相关性腮腺淋巴上皮囊肿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结合化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报告1例双侧腮腺与腋窝3个不同部位同时发生与HIV相关的2种性质不同肿瘤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折叠修复口咽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修复11例口咽癌切除术后出现口咽瘘的患者,评价修复效果.11例患者包括8例男性,3例女性.口咽部瘘口大小3.0 cm×1.5 cm~4.0 cm×2.0 cm,颈部皮肤瘘口10 cm×6 cm~12 cm ×7 cm.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吞咽和言语功能恢复正常,无瘘管复发和咽腔狭窄.患者对术后外形满意.结论:以颈横动静脉为蒂的延长锁骨上岛状瓣是修复口咽瘘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特征与安全手术边界,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择53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连续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包膜情况,对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的深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包膜特征与其术后复发密切相关,肿瘤包膜内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包膜侵袭的最大及平均距离分别为0.846mm、(0.399±0.1501mm,1.692mm、(0.737±0.3651mm.2.369mm、(1.448±0.635)mm;肿瘤包膜不完整、包膜浸润、伪足及卫星结节与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吟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外5mm以上范围为手术安全切除边界.可达到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经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周左右再行颈动脉支架术(CAS),手术前后均进行水化以保护肾功能,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mRS)、肾功能,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心肌梗死、脑梗死并复查造影观察支架内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成功行分期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显示血管通畅,狭窄解除满意,手术前后患者mR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次介入前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PCI术后3d出现原脑梗症状加重,紧急行CAS术,预后良好。虽有16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窦反射,但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无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支架侧脑梗死。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后行CA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