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31.
Halo-Vest外固定架在不稳定颈椎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4年以来应用HaloVest外固定架用于不稳定颈椎损伤配合手术治疗26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7~62岁,平均42岁。上颈椎损伤8例,下颈椎损伤18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5例,后路上颈椎...  相似文献   
32.
患儿男性,4岁。出生后父母即发现胸背部有鸡蛋大小的囊性肿物,来我院检查诊断为“脊柱裂并脊膜膨出”,于1991年10月9日收入院。经术前准备后于1991年10月12日(生后11d)行修补术。术后伤口感染,经3周换药伤口愈合,双下肢活动及大小便无异常,治愈出院。两个月前患儿双下肢渐感无力,活动差,于1995年11月18日再次住院。本次住院前半年内曾发生两次脑膜炎。查体:T7节段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触觉及位置党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下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Ⅰ级。双膝及跟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双侧阳性。MRI示T7~T8水平髓外硬…  相似文献   
33.
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0年6月至1994年8月收治14例上中胸椎骨折脱位的病人,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9~64岁,平均35.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8例,高处坠落4例,硬物砸伤2例。损伤部位和类型:T_(3、4)脱位1例,T_(4、5)脱位2例,T_(6、7)脱位1例,T_(3、4)和T_5爆裂骨折各1例,压缩骨折:T_4和和T_5各1例,T_66例,T_7和T_8各2例,T_(10)1例(其中3例2个椎体,1例3个椎体压缩骨折),脱位类型均为前脱位。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类,A级5例,B级2例,C级1例,D级1例,E级5例。合并伤:头部外伤3例,血气胸2例,肺挫伤2例,肋骨骨折4例,其它椎体骨折1例,四肢骨折2例,其它2例。 1.2 治疗方法及结果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4例,单纯后路减压融合2例,哈氏棒撑开2例,鲁奎环内固定6例。术后随访1~3.6年,平均1.7年,脊髓完全损伤者无恢复,不完全损伤者有明显恢复,在术前脊髓无损伤者,除1例半年后出现神经受压症状外均无加重。 2 讨论 2.1 上中胸椎损伤特点:①胸廓肋骨架的作用较其它脊柱段稳固;②胸椎后突使脊髓偏前,脊髓前方轻度受压就可致脊髓严重损伤;③椎管窄小,其内主要为脊髓所占据,储备间隙小;④这一区域脊髓血液循环差,当有严重外力或几种力联合作用于椎体时,可致骨折脱  相似文献   
34.
胸椎间盘突出伴黄韧带骨化手术致脊髓损伤(附1例报告)魏运栋,倪斌,贾连顺由后路摘除胸椎间盘,极易导致脊髓损伤,在伴有黄韧带骨化所致胸椎管狭窄时,伤残率更高。我科于1995年3月收治1例术后截瘫病人,报告如下。患者为女性,50岁,因双下肢麻木、走路似踩...  相似文献   
35.
后入路固定侧前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后入路固定侧前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方法 对5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采取后入路AF固定后,探查并侧前减压。结果 37例AF固定、撑开恢复脊柱序列后脊髓仍受压,患者伤椎椎体前高与正常椎体前高比值为术前0.49、术后0.95、随诊0.81,伤椎椎体后高与正常椎体后高比值为术前0.89、术后0.98、随诊0.95,Cobb’s角术前26.2^。、术后3.4^。、随诊8.7^。。结论 单纯后路固定、撑开借助后纵韧带张力使骨块间接复位,起到椎管减压作用是不彻底的,常需手术探查直接减压,并采用骨块按压复位数术,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 S )合并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下颈椎骨折3例全麻下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胸腰段骨折9例行后路切开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 入院的12例患者,经手术抢救治疗以后,成功救治11例,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8.33%。以上11例患者均随访了1.5年,其中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5年存活率为90.91%。10例患者术后1年X线检查,依据Frankel分级,2例D级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C级患者其中1例基本恢复正常、1例进步到D级,1例B级患者术后进步到C级。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9分,平均8.1分,术后VAS评分为0~4分,平均为2.3分。X线片检查显示,所有存活的骨折患者的植骨部位已经融合,未见明显不稳定,未见内固定物松动以及断裂。结论 手术治疗AS合并脊柱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7.
颈椎病发病学中的不稳定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退变性不稳在颈椎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随访216例颈肩痛和(或)神经根性痛患者,男143例,女73例。年龄29~4l岁,平均37.8岁。表现颈肩痛的患者173例,神经根征者28例,兼有神经根征、颈肩痛者15例。依据退变性颈椎不稳X线诊断标准:不稳定组82例,稳定组134例。全部患者采用物理疗法和(或)局部制动治疗。[结果] 随访2~7a,平均4.3a。不稳定组患者中4例出现不稳节段椎体后缘骨赘形成,3例出现椎间盘突出,6例出现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伴椎间盘突出,3例出现不稳节段脊髓内T2高信号。稳定组中2例出现C4.5椎间盘突出,2例出现C5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不稳定组颈椎病发生率19.5l%明显高于稳定组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退变性不稳定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颈椎病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
临床上常见的脊髓损伤是脊柱受到强大外力后引起脊髓挫伤、撕裂伤或牵拉伤,脊髓锐器伤战时常见而平时并不多见。我院自1991年9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9.
颈椎后路手术多采用局麻,当针尖顺椎间隙进入椎管穿破硬膜,误将局麻药液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后,会迅速出现高平面脊髓麻醉,如观察不周,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导致死亡。为总结教训,现将我院1996年至1997年发生的2例报告如下,以引起同道们重视。例1...  相似文献   
40.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颈髓损伤后线粒体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采用Allen打击法造成C6.7损伤,鞘内注射血小板活化因子及静脉注射PAF受体拮抗剂NB52021,观察其对颈颈髓损伤后脊髓组织PAF含量,颈髓线粒体ATP酶活性,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颈髓损伤后颈髓组织PAF含量明显增加,蛛网膜下腔注射PAF可使伤后PAF含量增加更为显著;PAF能够抑制Ca^2+-NMg^2+-ATP酶,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线粒体耗年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