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缺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只) 腹腔注射内含CVB3(TCID50=108)的Eagle液制备VMC小鼠模型,另10只为对照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第3、11和24 d行在体心功能和心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测定,并用Spearman法对mtDNA3867缺失率及心功能测值行相关分析。 结果: 实验组小鼠病毒感染后第3 d心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比对照组高8.3倍[(0.01970±0.00118)% vs (0.00211±0.00032)%,P<0.05],同时可见其-dp/dtmax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后第11 d时,mtDNA3867缺失率比对照组高14.6倍[(0.03292±0.00308)% vs (0.00211±0.00032)%,P<0.05],心脏的收缩(LVPSP、+dp/dtmax)和舒张功能(-dp/dtmax)亦有更显著损伤(均P<0.05);病毒感染后第24 d时,mtDNA3867缺失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后者高11.5倍,其心功能亦未恢复正常。相关分析显示,mtDNA3867缺失率与LVPSP和+dp/dtmax呈显著负相关,与-dp/dtmax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79和0.80(均P<0.05)。 结论: mtDNA3867缺失可能是VMC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与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线粒体膜磷脂脱失和线粒体DNA3867缺失)程度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只)腹腔注射内含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virus B3,CVB3,TCID50=108)的Eagle液制备VMC小鼠模型,另10只为对照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3、11和24 d行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和mtDNA3867缺失率的测定,并用Spearman法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小鼠在病毒感染后3 d,可见心肌和骨骼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病毒感染后11 d,心肌和骨骼肌细胞mtDNA3867缺失性损伤达高峰(P<0.05),线粒体膜磷脂脱失程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后24 d,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磷脂脱失和mtDNA3867缺失程度与感染后11 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后3 d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线粒体的上述损伤性改变在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呈一致性同步变化,且具有良好相关性(P<0.05)。结论CVB3可显著损伤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DNA和膜磷脂,两者损伤具有相关性,提示骨骼肌有望成为反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外周细胞“窗口”。  相似文献   
53.
扩张型心肌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有无免疫调节缺陷,用准确可靠的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了20例DCM患者及24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CD4及CD8洒巴细胞。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心功能相似,CD4淋巴细胞比较亦无显著差别,而DCM患者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CHD患者。认为CD8淋巴细胞可能在DCM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4.
罗格列酮抑制内皮素诱发心肌肥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抑制内皮素(endothelin-1,ET-1)诱发心肌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RSG(PPARγ激动剂)、GW9662(PPARγ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通路的激动剂(佛波醇酯,PMA)和蛋白激酶C通路的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chelerythrine、che)观察罗格列酮在ET-1和PMA诱导心肌蛋白质合成中的影响。结果培养2d后,对照组(DMEM)蛋白质含量为(291±13)mg/L,ET-1组和PMA组分别为(339±15)mg/L和(329±14)mg/L,较对照组升高15%和13%(P<0.01);ET-1+10-7mol/LRSG组、ET-1+10-7mol/LRS组+GW9662组、ET-1+che组、分别为(292±14)mg/L,(310±13)mg/L,(291±17)mg/L;与ET-1组比较分别降低13%、8%、13%(P<0.01,P<0.05,P<0.01);PMA+10-7mol/LRSG组的蛋白含量较PMA组降低10%(P<0.01)。PMA和ET-1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RSG和che分别抑制蛋白质合成,PPARγ的阻断剂GW9662减弱RSG的抑制作用。测定心肌细胞的3H-亮氨酸掺入,RSG同样可以抑制ET-1和PMA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GW9662可以削弱RSG的抑制作用。结论RSG抑制ET-1诱发的心肌肥大与PKC和过氧化物酶增值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途径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5.
克山病是我国缺硒地区特有的地方性扩张型心肌病,病因至今未明.硒缺乏是主要的条件致病因子,但并不是惟一的致病因子.同样处在低硒环境下个体的克山病患病风险存在很大差异,提示病区个体可能存在遗传背景差异.本研究旨在筛选与克山病相关的GPx-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针对相关的基因位点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以最终明确GPx-1基因多态性位点在克山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170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9例,采用中药鼻饲加灌肠,对照组81例,采用石蜡油鼻饲及灌肠,共治疗3 d,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提高其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估价血清肌钙蛋白I(cTnI)升高与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和发展的关系.方法用抗人心肌cTnI单抗2B1.9和2F6.6双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282例VMC患者血清cTnI量,[3HQNB]结合检测cTnI持续升高患者血清对人心肌M2受体数量和亲和力的影响;PCR扩增检测EVs-RNA,淋巴细胞和心肌细胞mtDNA缺失率,部分病例测定柯萨奇B病毒(CVB)IgM及中和抗体滴度.结果临床诊断VMC患者282例,其中157例cTnI升高,阳性率55.7%,3个月转阴率52.3%,6个月转阴率为90.8%.cTnI持续升高的VMC患者,血清内出现抗M受体抗体,减少心肌M受体数目,抑制亲和力,导致心肌M2受体下调和去敏.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抗M受体抗体作用相似.VMC患者心肌细胞与淋巴细胞mtDNA缺失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2.5倍和15.8倍.cTnI持续升高3个月患者的CVB-IgM持续时间延长,心律失常和症状改善率明显低于cTnI转阴者.结论血清cTnI升高是诊断VMC心肌损伤的客观证据,cTnI持续升高可能与VMC患者自身抗体出现、心肌受体损伤、mtDNA缺失等向扩张型心肌病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163(soluble CD163,sCD16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305例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sCD163的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CD163水平在入院后24 h内、72 h及30 d后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sCD163的水平与患者的Gensini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Gensini评分越高的患者血清中sCD163的水平越高(P <0.05);ROC曲线分析表明:以651.5 ng/mL为界值,sCD163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灵敏度为85.40%,特异度为91.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 3.结论 sCD16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增高,有可能成为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ET-1对血管平滑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1)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关系。方法以成年16m周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脉血管平滑肌原代培养技术,培养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1~3代,然后加入ET-1进行刺激.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ET-1作用后0、12、24、48、72h以及不同浓度ET—1刺激48h后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同时用MTT法检测血管平滑肌(VSMCs)增殖。结果ET-1刺激后12h.PPAR-γ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24h时出现了表达轻度下调,与对照组(无ET-1刺激)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8~72h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浓度ET-1刺激48h后,随着浓度的增加.PPAR-1表达减低,各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在12h就出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增殖增强而且随着ET-1浓度的增加,VSMCs增殖增加。结论ET-1在引起VSMCs增殖的同时,可引起PPAR-γ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减低,提示ET—1导致的VSMCs增值可能与PPAR-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