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夜尿次数增多的原因以及排尿日记对其作用。方法72例6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记录排尿日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存质量评分,并测量前列腺体积及最大尿流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将结果与患者的夜尿次数进行比较。结果4例(7%)全天尿量在2500ml以上。23例(40%)夜间尿量〉全天尿量的33%。夜尿次数增多组(14例)夜尿量及残余尿量相对于夜尿次数正常组(58例)显著增多;而单次最大尿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年龄、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及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例夜尿次数增多者尿动力学检查显示35例(60%)有不稳定膀胱,其中24例(69%)夜问平均每次尿量〈100ml。结论患者的夜尿量以及膀胱功能是影响患者夜尿次数的决定因素,而详细的排尿日记对于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陇药黄芩饮片性状及指标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对经红外辐射、晒干、阴干、60℃烘干处理的陇药黄芩进行切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黄芩饮片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进行含量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评价。结果 建立了28批不同加工处理的黄芩饮片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6个共有峰,指认了4个色谱峰,结合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类,采用相对差距和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加工方法为黄芩鲜药材经105℃红外辐射10 min,切制1~2 mm薄片后阴干。4种指标性成分含量除黄芩苷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3种成分含量及总量均高于传统加工。结论 黄芩鲜药材经红外辐射后鲜切加工可代替传统加工方法,为黄芩趁鲜加工方法改进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远程管理模式在原发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60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除常规治疗康复措施外,对干预组采用远程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血压水平.结果 干预前2组收缩压...  相似文献   
74.
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防治膀胱痉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PCEA)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防治中的效果,将60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按不同的解痉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吗啡4mg、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稀释成150ml,通过保留的硬膜外导管采用美国Baxter公司PCA-Ⅱ型自控镇痛泵持续给药,2ml/h。对照组30例给予杜冷丁50mg、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所有患者均治疗3天,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镇痛效果,纪录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结果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观察组为18%、对照组为83%(P<0.01);术后72小时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观察组<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1)。认为PCEA能明显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频度和强度,镇痛效果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体位复位PVP治疗88例GenantⅠ、Ⅱ、Ⅲ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记录GenantⅠ、Ⅱ、Ⅲ型骨折患者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FAT4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胃癌病理因素和远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胃癌手术病人的新鲜组织标本30例,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FAT4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收治满5年的胃癌手术病人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16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标本FAT4表达,以及与胃癌临床因素和5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30例新鲜胃癌组织中FAT4 mRNA表达下调,胃癌组织中FAT4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FAT4 mRNA蛋白含量低于癌旁组织(P0.05)。160例胃癌组织免疫细化检测FAT4的表达下调,其中FAT4表达阴性122例(76.25%),FAT4的阴性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肝转移无关(P0.05),与淋巴转移和远期生存率有关(P0.05),FAT4阴性表达病人5年总体生存率差(P0.05)。结论 FAT4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低表达与淋巴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58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44例(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经log-rank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枚数明显多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术能达到同样的疗效,且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8.
免疫吸附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对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免疫吸附(Immunoadsorption,IA)治疗及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免疫系列、补体系列及总蛋白.结果 IA组1月后MRC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半年后Hughes评分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总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 IA是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较为有效的方法,可明显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这可能与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有关.  相似文献   
79.
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是国内、外医院治疗股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随着内固定物的应用增多,内固定术后继发膝关节僵硬、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多,内固定失效者也比较常见。股骨骨折因手术的第2次损伤可能会延迟骨折愈合时间,股中间肌与股骨的纤维性粘连、术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和炎性渗出、术后膝关节固定等均能导致膝关节强直,临床医生应掌握好固定与活动时机,过早下地负重,极易造成内固定失效,而过分的固定、过迟下地负重亦易加重膝关节功能障碍及骨折难于愈合。通过康复治疗1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者的分析,总结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早、中、晚期的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家族遗传性大肠息肉病 (FPC)的恶变过程 ,采用免疫组化 (LAB)染色对 2 9例FPC、2 4例大肠癌和 2 8例腺瘤性息肉病的手术切除标本蜡块进行 p5 3、bcl 2和c myc基因蛋白表达定位 ,并进行比较观察。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 1983年 4月~ 1998年 6月收治的 2 9例FPC石蜡标本 ,其中恶变 15例 ,未恶变 14例 ,男 19例 ,女 10例 ,年龄为 2 6~ 5 1岁 ,平均年龄 39.6岁 ,为便于对比研究 ,我们将恶变组 (m FPC) 15例标本分为恶变组恶性息肉 (MP)和恶变组良性息肉 (NMP) ,并与 14例FPC未恶变组息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