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91.
李焱  张涛  高辉  魏东  程朋 《肿瘤学杂志》2010,16(2):87-89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血管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HT29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0、25、50、100μmol/L)进行处理。采用RT-PCR等方法检测四组细胞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塞来昔布可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VEGF-C的表达,抑制作用与塞来昔布的浓度相关。[结论]塞来昔布可能通过对肿瘤细胞中VEGF-C基因表达的抑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92.
李焱  张涛  魏东  张伶  高辉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1004-1005
目的:评价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腹腔置管灌注rmhTNF1500万单位,3d/次,连续4次。结果:48例患者中,显效25%(12/48),有效58.3%(28/48),无效16.7%(8/48),总有效率83.3%(40/48)。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提高15分以上的有24例,提高5~14分的有14例,变化小于5分的有10例。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37例(77.1%)、恶心呕吐5例(10.4%)及腹痛6例(12.5%),均可耐受。结论:rmhTNF治疗腹腔积液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93.
苏晓妹  魏品康  张涛  魏东  程朋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182-1184
目的:建立人胃癌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高转移模型.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裸鼠皮下注射,成瘤后反复传代至形成实体瘤,以第6代瘤源为组织材料,打开腹腔,通过"生物胶粘贴法",用OB医用生物胶将瘤块粘贴在裸鼠胃壁胃大弯血管分布稠密处;待荷瘤鼠出现衰竭体征濒临死亡时,处死解剖检查.结果:术后第3~4 w左右,上腹可触及0.1~0.4 cm结节,5~6 w时逐渐增大;8~10 w时肿块明显增大,局部包块透壁可见,直径约1.0~1.9 cm.此后动物极度消瘦,部分动物腹水形成,活动受限,逐渐衰竭,濒临死亡.解剖后原位肿瘤成瘤率100%,病理学检查胃周淋巴结转移率100%,肝脏转移率72.7%,部分动物腹膜、胰腺转移.结论:人胃癌完整组织块通过"生物胶粘贴法"原位种植于裸鼠胃壁,能较好地重现胃癌的临床转移过程,为人类胃癌生长、转移机制及抗转移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94.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ed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07年在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住院并行腹腔置管灌注rmhTNF治疗的96例肿瘤(结肠癌34例、卵巢癌17例、胃癌16例、肝癌29例)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剂量、组织来源、积液量等因素的治疗有效率分析,判断这些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96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病例共70例(72.9%)。在单因素分析中,rmhTNF疗效在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而对于具有大量积液、KPS评分<60分、 TNF小剂量(500万U)、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P<0.05或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用药前的积液量、给药剂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全部受治患者都无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rmhTNF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一般情况较好的中少量积液患者采用大剂量治疗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95.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和Smad2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激活型Smad(R-Smad)与HCC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原位杂交法(ISH)检测41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TGF-β1、Smad2蛋白、Smad2mRNA的表达,5例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比较正常对照、癌组织、癌旁组织中上述三者表达的差异,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TGF-β1、Smad2蛋白、Smad2mRNA均呈阴性表达。TGF-β1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6%(31/41),在癌旁组织中为95.1%(39/41),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Smad2蛋白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3.9%(18/41),在癌旁组织中为56.1%(23/41),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2mR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0%(25/41),在癌旁组织中为82.9%(34/41),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中TGF-β1、Smad2蛋白、Smad2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癌旁组织中Smad2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吸光值及Smad2mRNA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HCC组织(P<0.05)。结论:TGF-β1和Smad2基因过表达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96.
杜长夫  魏东  李华  葛行新 《中国校医》2009,23(6):692-693
目的探讨开窗式椎体间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退行性下腰椎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式入路,采用自体骨和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下腰椎病变46例,随访8~46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后9~12个月获得骨性融合,临床效果评价:优21例,良22例,可3例,无永久性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开窗式入路并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下腰椎病变的较好方法,具有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彻底及融合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7.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实质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针对出血所致原发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越来越多的研究将重点放在了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脑水肿是脑出血后必然出现的病理生理过程,是最重要的继发性脑损伤之一,与患者预后直接相关.近年来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前试...  相似文献   
698.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杂交瘤技术,从而单抗应用于治疗领域中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大。由于重组DNA技术的进步,单抗现在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项技术可以允许在组建人造单抗或者片段的时候,其大小、形态、效价和效应细胞的功能有一定的改变。用FDA(二醋酸荧光素)证明,现在已经存在着11种单抗制备的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699.
中药阿胶治疗晚期胰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后外周血小板的减少,使部分患者不能顺利完成化疗,以至影响疗效.2003年2月-2005年1月,我科采用健择化疗的同期口服中药阿胶,观察阿胶减轻健择对外周血液学毒副反应及口服阿胶后的临床受益反应(CBR).  相似文献   
700.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外科治疗关晓峰高春芳俞伦新魏东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是造成盆底出口梗阻性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1964年Waserman[1]首次报道4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例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1969年Walace[2]报告44例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