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30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细胞技术层面对其优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文中探讨了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动员后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Mo)来源DC疫苗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行Mo-DC疫苗治疗的59例肿瘤患者,其中32例进行了采集前的rhG-CSF动员,同期27例未动员患者作为对照.动员组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前行rhG-CSF皮下注射(1.25μg/kg×1d或×2d或×3d),动员前后均检测血常规;分析rhG-CSF动员组和对照组采集效率、采集终产品中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数量及活力变化;比较相同采集循环量下2组Mo-DC细胞计数、得率、纯度及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动员组和对照组Mo-DC细胞表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IL-10浓度.结果 rhG-CSF动员3d后外周血Mo计数与动员前相比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G-CSF动员组和对照组采集效率、血小板丢失率和采集终产品中MNC活力差异无统计意义,但相同采集循环量时rhG-CSF动员3d后采集终产品中MNC数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采集循环量时rhG-CSF动员组DC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DC细胞得率、纯度和存活率差异无统计意义.rhG-CSF动员组和对照组DC细胞HLA-DR、CD11c、CD80、CD86、CD83及CD54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DC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12和IL-10表达差异亦无统计意义.结论 Mo-DC疫苗治疗的肿瘤患者采集前进行至少3d的rhG-CSF动员可以有效提升DC疫苗产量,有助于提高疫苗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氯化镧短期重复染毒对ICR小鼠产生的遗传毒性和氧化损伤;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 mg/kg、20 mg/kg、200 mg/kg氯化镧,连续灌胃7 d,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取脏器分别测定丙二醛( malondiadehyde,MDA)、谷胱甘肽( 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结果:高剂量组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镧元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的蓄积量,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剂量组小鼠脾脏、肾脏组织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 P〈0.05);高剂量组小鼠脾脏、肾脏中 GSH、T -SOD 含量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 P〈0.05)。结论:氯化镧经口染毒剂量在200 mg/kg时可在各脏器中蓄积,且可引起小鼠脏器发生氧化损伤和骨髓微核率的增加,提示200 mg/kg氯化镧对小鼠有一定的遗传毒性,氧化损伤可能是其引起遗传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稀土氧化钕粉尘暴露对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2(IL-12)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125只SPF级成年SD雄性大鼠,体重(200±16)g,随机分为染尘组和对照组,采用气管非暴露插管灌注法建立模型,分别用稀土氧化钕粉尘悬液0.8 m L(50 mg/m L)和0.9%生理盐水0.8 m L进行一次性染尘。分别于染尘后第3、7、14、21和28 d各处死15只染尘组和10只对照组大鼠,收集BAL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染尘组和对照组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含量,肺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运用Image-Pro Plus Version 4.5for Windows TM图象分析系统对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实验大鼠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中可见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大量增生,染尘后早期主要以Ⅰ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其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染尘大鼠早期肺组织以炎症反应为主,且随染尘时间的延长炎症反应程度呈现加重的趋势。染尘后不同时间点大鼠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先减少后增加,在第7 d达到最低值后又呈现增加趋势,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稀土氧化钕粉尘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增多,且分布范围扩大。同时BALF上清液中IL-12出现高表达,表明IL-12的含量变化与稀土氧化钕粉尘致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总结了136例小儿鼾症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前宣教、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出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创面与耳鼻喉科观察,认为术前精心准备,术后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96.
张一乐;史苗颜;孙萌;高艳荣;薛艳;吴佳敏;陈麒;张炜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12):69-73
目的观察补肾益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阻肺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予常规用药(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组加用补肾益肺方治疗,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肺功能相关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以及诱导痰液黏蛋白(MUC5AC)、痰液性状评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最终85例患者完成了试验,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②两组年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组间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组FEV1、FEV1/FVC%、FEV1%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组间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组FEV1、FEV1/FVC%、FEV1%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④组间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组痰液MUC5AC、痰液性状评分、外周血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组间治疗12个月比较,治疗组痰液MUC5AC、痰液性状评分、外周血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⑤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安全性指标也未见异常。结论补肾益肺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较好且安全,可更加明显地减少患者年急性加重次数,改善其肺功能及痰液性状,改善气道黏液高分泌,从而延缓肺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异物术后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同时对两组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然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中治愈3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儿中治愈21例,显效4例,有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27/40)。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呼吸道异物术后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疗效显著,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强化对患儿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