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CT技术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者术前行三维CT重建,根据术前CT重建所显示的肾脏血管及尿路情况,判定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是否为肾迷走血管所致,最后与实际手术情况相比较。结果:22例患者中12例经CT重建检查发现存在迷走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处,10例未见明显迷走血管压迫征象。经手术证实,三维重建CT对肾迷走血管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三维重建CT能准确评价肾脏血管的变异和病变情况,对于术前准确合理地预制定肾盂输尿管成型手术方案及术中准确快速地进行血管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63.
患者 ,男 ,43岁。因右腰部钝痛 2个月 ,左脑额叶转移性肿瘤切除术后 1个月入院。 CT显示双肾下极皮质相连 ,右肾增大 ,上中部有 8cm× 9cm囊实性占位性病变 ,其内见钙化 ;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增强后密度略低于正常肾组织。静脉肾盂造影示马蹄形肾 ,右肾显影差 ,集合系统受压。临床诊断为马蹄形肾并发肾癌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术中见肿瘤位于马蹄形肾右中上部 ,直径约 8cm,假包膜完整 ,肾门处淋巴结增大 ,肾下极肾实质相连 ,右侧肾有两支肾动脉及静脉。阻断此血管后将肿瘤完整切除 ,并行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诊断为肾类癌 ,伴环死、囊性变…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猪-人非协调性异种移植中超急性排斥反应(HAR)及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抑制HAR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游离器官血液灌注系统为基础,建立猪-人异种器官移植模型。实验分A、B、C即人血灌注、人血加IVIG灌注和猪血灌注三组,观察HAR的发生并进行血清补体及其活性的检测以及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的研究。结果A组移植器官发生HAR的平均时间为(39.3±11.2)min,B、C两组的移植器官在180min内未发生HAR。A组移植器官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可见广泛微血栓形成和中性粒细胞浸润,B、C两组则无明显的病理改变;免疫荧光研究还发现A、B两组的移植器官沿其肾小球毛细血管有明显的IgM和补体C1q的沉积,A组移植器官则另有显著C3沉积而B组未见;B组加用IVIG前后,其血清补体C3和总补体溶血活性水平均无明显变化;A、B两组移植器官灌注过程中均有大量的血清补体C4消耗。结论IVIG抑制猪-人非协调性异种移植HAR的机制在于,阻止补体激活经典途径中C3和其后的补体活性成分在异种移植物内皮细胞表面的沉积或附着,籍此保护移植物内皮细胞免于活化和损伤。  相似文献   
65.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SCA,通过稳定转染建立高效表达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系。方法:利用PCR扩增出人PSCA全长基因的cDNA编码区序列,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PSCA。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G418加压筛选后得到阳性克隆。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PSCA在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测序及双酶切鉴定,pcDNA3.1-PSCA重组质粒构建正确;稳定转染人PSCA的B16细胞系表达率接近100%。结论:建立的稳定转染人PSCA的B16细胞系能够高效表达PSCA基因,为抗前列腺癌疫苗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套管穿刺并发症的预防(附80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采用直接切开法置入套管预防穿刺相关并发症。方法: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802例,153例经腹腔入路,649例经后腹腔入路。经腹腔途径第一套管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在脐周或腹直肌外侧缘平脐处。切开皮肤1.5cm,依层次切开腹膜,套管鞘直接插入切开的腹腔内。经后腹腔途径第一套管穿刺部位选择在腋中线髂棘上2cm处,切开皮肤1.5cm。钝性分开各层,示指进入扩张后腹腔。套管鞘直接插入后腹腔。其余套管均在直视下穿刺。结果:802例手术套管置入全部成功,无一例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损伤,手术视野良好,无一例患者因套管置入引起并发症而导致中转开放手术。802例直接切开置入第一套管处无一例出现切口出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套管采用穿刺置管,共发生腹壁或腰部穿刺点出血5例,经电灼止血后出血停止。结论: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采用直接切开法置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肾细胞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剂量一效应关系。方法:设计、合成与已知人类基因无同源性的bcl-2反义寡核苷酸(AS1翻译起始端,AS2编码区),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转染不同的肾癌细胞株,MTS比色实验测定细胞活率。结果:单纯Lipofectin、反义寡核苷酸及正义寡核苷酸处理,对肾癌细胞ACHN生长无抑制作用,而转染入细胞内的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多种肾癌细胞的生长(ACHN、RCW和OSRC-2),且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bcl-2反义寡核苷酸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多种肾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8.
目的验证Partin表对预测我国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Partin表入组标准的收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病理分期资料,术前资料通过Partin表推断与病理分期实际结果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artin表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标准病例97例,本组资料与Partin表基础人群相比较,年龄、PSA、Gleason评分高,临床分期晚。肿瘤器官局限性病例比例类似(73.2%vs 73.4%);包膜侵犯病例比重略低于研究基础人群(14.4%vs 22.3%);精囊侵犯率两者比例接近(5.2%vs 3.0%);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研究基础人群(7.2%vs 1.2%)。利用ROC曲线计算器官局限、包膜侵犯、精囊侵犯、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637、0.817及0.570。结论 Partin表对前列腺肿瘤的局限性以及精囊侵犯有一定的预测意义,而对包膜侵犯诊断价值不高,对淋巴结转移诊断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9.
前列腺癌9例根治术前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江平  孟书礼 《人民军医》1998,41(5):263-264
1995年始,我们应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LHRH-A)和抗雄性激素药物,对前列腺癌9例根治术前辅助治疗,有效地缩小了前列腺和病灶体积,并降低了切缘肿瘤的阳性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年龄59~69岁,平均63.8岁。辅助治疗前均经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为B1期5例,C2期4例。B超测量前列腺体积为32.3±21.7cm3,病灶体积为1.2±0.8cm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33.8±15.9mg/L。Gleason评分为4.8±1.5分。1.2 用药方法 均应用醋酸亮丙瑞林(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生产)3.75mg,皮下注射,1次/28d。氟硝丁酰胺(美国先灵葆雅制药厂生产)2…  相似文献   
70.
97例偶发肾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偶发肾癌的特性。方法:对286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相应标准将286例肾癌分为偶发肾癌、有症状肾癌两组。结果:97例为偶发肾癌(33.9%),189例为有症状肾癌(66.1%),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超检查是诊断偶发肾癌的最主要手段;偶发肾癌组体积明显小于有症状肾癌组(P<0.01);偶发肾癌组分期明显低于有症状肾癌组(P<0.001);偶发肾癌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有症状肾癌组;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TNA分期是独立的判断预后指标。结论:偶发肾癌较有症状肾癌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