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肾筋膜扩张器配合输尿管镜在男性输尿管壁段狭窄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30例男性输尿管镜手术中,因输尿管壁内段狭窄或输尿管口粘连,采用肾筋膜扩张器行狭窄逐级扩张。用F8~F12肾筋膜扩张器套装,在导丝引导下由F8扩张器开始依次递增进行扩张,每次扩张3 min,每次增加2个F号码,扩张至F12时,再次尝试入镜。结果采用肾筋膜扩张器处理后,25例进镜成功,5例效果不明显。术中未出现筋膜扩张器扩张相关并发症。结论肾筋膜扩张器在男性输尿管镜术中处理输尿管口粘连或壁内段狭窄,具有临床效果良好、安全、简便、有效的优势。  相似文献   
42.
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研究p53和bcl-2蛋白在膀胱癌中表达,以及与病理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p53和bcl-2的单克隆抗体,以标准的LSAB方法,共分析了131例患者的肿瘤标本。结果:p53染色阳性的肿瘤为86例(65.6%),G3级阳性的比例(84.1%),明显高于G1-2级(56.3%),P=0.0012);浸润型(T2-4)肿瘤阳性的比例(75.8%)明显高于浅型肿瘤(55  相似文献   
43.
肾癌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bcl2和p53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1992年1月至1997年2月,113例经手术切除并经组织学诊断的肾癌标本被纳入本实验。年龄32~81岁,平均57.7岁。男性84例,女性29例(2.9:1),平均随访35.3(3~72)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LSAB方法,微波炉法修复抗原,p53和bcl2特异性鼠抗人单克隆抗体(DAKO,CloneDO7和Clone124),1∶200稀释,DAB作为发色剂,已知阳性肺癌标本作为阳性对照,非免疫血清替代一抗作为阴性对照。10%或以上的细胞核染色或胞浆染色分别作为p53…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水平和总/游离(F/T)PSA比值的变化,探讨其在PV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BPH患者行PV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1h、术后24h和1个月患者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并计算游离/总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h患者血清总PSA值平均为(15.5±8.4)μg/L及游离PSA值平均为(2.8±1.2)μg/L,均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总PSA值(4.2±1.5)μg/L及游离PSA值(0.8±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总PSA值、游离PSA值及游离/总PSA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相比,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是PV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5.
腹腔镜手术时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时肾上腺血管的解剖变异与处理方法。方法:对经腹腔前入路作腹腔镜肾上腺或腺瘤切除术中,游离肾上腺发现7例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并予妥善处理。结果:右侧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为:中央静脉与右下肝静脉汇合后汇入下腔静脉;中央静脉汇入右肾静脉与下腔静脉的交汇处;多支中央静脉。左侧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为:中央静脉与膈下静脉分别汇入左肾静脉;中央静脉与左副肾静脉汇合为主干后汇入左肾静脉。均予仔细分离血管、钛夹夹闭后切断,无一例发生意外。结论:了解并能在术中辨别肾上腺的血管解剖变异,有助于安全地进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接受重复穿刺的PCa患者初次穿刺未检出癌的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癌灶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非癌灶标本(29例)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初次穿刺标本(29例)中P-STAT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对PCa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P-STAT3在PCa患者癌灶标本、非癌灶标本及初次穿刺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1%(27/29)、82.8%(24/29)和86.2%(25/29),在BPH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29),前三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X2=60.123,P=0.000);如以初次穿刺标本中P-STAT3表达阳性作为PCa的诊断标准,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7%.结论 检测穿刺标本P-STAT3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PCa的早期诊断,预测P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飞行员泌尿系结石发生与尿液成分的关系。方法 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对2017年3—12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泌尿科住院的64例结石飞行员和同期192例健康飞行员的晨尿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对2组飞行员的尿液成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钙、磷、钠是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31、1.20和1.04;尿氯、尿镁是结石的保护性因素,其OR值为0.96和0.95。结论 定期监测飞行员晨尿中钙、磷、钠、氯、镁,及早发现结石的危险因素,尽早对高危飞行员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可能会降低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IL-2、IL-7和IL-15联合对T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体外T细胞扩增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T细胞增殖及其功能和特性的影响。取外周血T细胞,用自体的树突状细胞(DC)和EB病毒转化的B细胞进行周期性刺激,用细胞增殖试验、PI和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Cr释放测定及ELISPOT试验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增殖程度、IFN-γ分泌细胞的频率、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活力、细胞的凋亡状态和分化能力。结果显示:T细胞在周期性刺激后,用CD3/28微珠的短期扩增效应最好,但多轮刺激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细胞的扩增最强。Cr释放试验表明,CD3/28微珠扩增的T细胞不具有杀伤活力,高浓度IL-2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其次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ELISPOT显示不同培养条件诱导出的分泌IFN-γ的T细胞频率从高到低依此为高浓度IL-2〉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低浓度的IL-2〉CD3/28微珠。细胞表型分析显示高浓度IL-2和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含有较高比例的CD3+CD8+T细胞。对细胞的凋亡测定表明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获得的T细胞的存活率最高,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比例最低。细胞增殖试验显示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扩增的细胞分化能力最强。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地体外扩增T细胞的方法,其中联合应用IL-2,IL-7和IL-15对T细胞的扩增最显著,获得的T细胞存活率最高,分化能力最强,该细胞同时也含有较高频率的IFN-γ分泌细胞且表现出较强的杀伤活力。  相似文献   
49.
头孢三嗪前列腺内注射治疗淋菌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三嗪前列腺内注射治疗淋菌性前列腺炎高江平,李炎唐,郭建功,张振栓,薛为民,陈宇东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邮政编码100853)淋菌性前列腺炎全身用药常难以奏效。我们自1994年1月~12月,经会阴前列腺注射头孢三嗪(菌必治)治疗淋菌性前列腺炎1...  相似文献   
50.
复方硫酸铝膀胱粘膜下注射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方硫酸铝注射液犬膀胱粘膜下注射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肉眼、光镜等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复方硫酸铝注射液 (0 .5、1.0、1.5、2 .0、5 .0、10 .0ml)犬膀胱粘膜下注射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复方硫酸铝浸润膀胱组织的范围与深度具有剂量依赖性 ;误入血管或穿透膀胱壁可造成血管壁或肌层坏死 ,4周后纤维化愈合 ;镜下可见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白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 注射部位凝固性坏死的直接杀伤作用、局部免疫力增加的间接杀伤作用、促进纤维化的机械屏障作用是复方硫酸铝注射液膀胱粘膜下注射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